近年来,中共宁陕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坚持立足优势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以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为目标,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强环境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培植支柱产业、扶持骨干企业,实施重点项目投资带动等措施,使全县工业经济逐步走出 “天保”工程所带来的困境,连续三年实现高位增长,初步形成了“绿色矿产、水电能源、健康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呈现出快速、健康、稳步发展壮大的良好势头,以不争的事实诠释了“小县也敢创大业”、“小县也能发展工业”的新思路。
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工业企业总量增加,经济效益稳步提高。2008年末,全县各类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26个(其中,企业41个、个体工商户185个),从业人数2248人(其中,企业1529个、个体户719个)。全县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29200万元(不包括省市驻宁的国有企业工业产值4800万元,以下口径相同),比上年同期增长35.81%;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91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61%;完成工业增加值240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6%;实现利润总额363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2%;劳动者报酬33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1%;上交税金达到158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8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3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120万元、工业销售收入13160万元、工业增加值10880万元、利润总额2220万元、劳动者报酬1865万元、上交税金139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380万元),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比上年同期增长翻一番的目标顺利实现,使我县工业经济增速一直稳居全市县区的前三位。
(二)规模企业运行良好,支撑作用逐步增加。2008年末,宁陕矿业、秦岭石材、潼鑫钼业、鑫裕铁矿、宁陕水电、松夏菌业等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分别超过1000万元。松下菌业被省中小企业促进局确定为全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成长工程重点企业,并实行挂牌保护。全县规模企业总数达到6户,涵盖“绿色矿产、水电能源、健康食品”等三大领域。实现工业产值24120万元、增加值10880万元、实缴税金1395万元,占我县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实缴税金的比重分别达成82.6%、72.53 %和87.95%。秦岭石材公司的“夜蓝钻”装饰面板被安康市政府授予全市名优特产品,实现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标。
(三)矿产开发方兴未艾,发展前景形势喜人。我县始终把发展绿色矿产工业作为实施县域工业突破发展的主导产业,通过“内引上规模、外联增活力”,实施矿产资源整合,使矿产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县域工业经济支柱。呈现出规模经营的新特点,步入了良性发展之路。截止2008年末,全县在册矿产开发企业50个。主要分布在旬阳坝、江口、广货街、金川、皇冠、太山庙等乡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钼、铁采掘加工业已成为绿色矿产工业的排头兵。宁陕矿业、潼鑫钼业通过实施节能减排、改进工艺流程,扩大生产能力等手段,使生产规模增加2.5倍,新建可使用5-7年的尾矿库已试运行;鑫裕铁矿的500吨选厂即将建成; 银达铁矿的500吨选厂即将投入使用;宏锦达和久鑫铁矿发展前景良好,有望纳入规模工业管理之列;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我县钼矿精选能力从日选400吨提高到日选1200吨,铁矿精选能力从日选300吨提高到日选1750吨;每年将新增产值15000万元,新增税收860万元。
(四)水电项目前景看好,成为又一支柱产业。2008年全县已建成小水电站21个,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00万元,八宝、月太、沙梁子等一批上规模的电站相继建成投入运营,新增装机7260千瓦,年发电3880万度,实现工业产值1050万元,首次突破千万元大关。在建的观音砭、花岩、金鸡河、迎春、黄草坪、大花坪、铁炉坝、太山、梨子园、骆驼垭、太山等水电项目预计2009年底全部建成运营,建成后每年可新增发电能力33328万度,新增工业产值8998万元(按年发电8000小时*0.27元测算),新增税金540万元。
(五)食品加工起势良好,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我县始终把健康食品的培育与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截止2008年底,全县食品加工企业中产值达50万元以上的有秦宝公司、秦南菌业、明强公司、秦岭长春酒厂、永兴食品、惠康食品、正旺食品和健安食品等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粮食加工、酒类加工、山野菜加工、传统食品加工等四大类健康食品产业。传统特色产品产销两旺,食用菌、山野菜、蜂蜜、豆制品等健康食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资源优势开始转化为经济优势。健安公司的“秦岭印象”核桃油、食用菌等系列产品,通过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和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是安康市首家取得这两种认证的企业。秦岭长春酒、秦宝豆干、白云山泉等一大批产品顺利通过“QS”认证。宁陕品牌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逐步扩大。通过发展健康食品加工业,提高了农产品综合利用水平,扩大了经济总量,增加了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六)工业企业对财政的贡献实现历史性突破。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工业企业上交税金达到1586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33.55%,占国税、地税缴入国库税金3,145万元的50.43%(其中,占国税入库税金的74.48%),比上年同期增长29.82%。纳税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宁矿公司,纳税在300万元以上有潼鑫钼业、鑫裕铁矿等企业,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占非公有制企业实缴税金的比重上升到57.55%,首次超过“第三产业”,成为对财政收入贡献最大的产业。
(七)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县域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全县工业企业中,除省驻宁的县电力局和自来水公司属国有企业外,其它全部属于非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骨干和主力,在加快财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和城镇居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挑起了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大梁,为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企业规模小,开拓市场竞争乏力。2008 年我县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在全市十县区排名前三位,虽有6家规模以上企业,但与邻县相比,不但企业少,而且规模小,经济效益不佳,没有上亿元产值、1000万元以上税收的大企业支撑,形不成龙头企业。产品也是属粗放型、原料型,科技水平低,产品链条短,尤其是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低,有的还在出卖或变相出卖资源。多数企业生产工艺水平不高,管理不够规范,有的企业行政许可手续不齐全,环保设施建设滞后,企业产品等级不高,无品牌效应,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实现突破发展难度大。
(二)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产品整体竞争力弱。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农产品深加工是有效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从我县健康食品主导产业状况看,虽然在豆制品、食用菌加工上有所突破,但是产业化“龙头企业”没有形成,畜牧、食用菌等主要农产品及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初加工转化率低,精深加工更是弱项,产业增长方式粗放。
(三)工业企业融资困难,政府扶持手段乏力。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县钼矿工业企业经济利益下滑,出现了项目建成投产后的首次亏损,产品有价无市,国际经济形势影响和制约县域工业的发展。加之,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政府调控扶持能力不强,财政及信贷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缺乏,融资贷款手续复杂困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又一个“瓶颈”。企业主管部门扶持全民创业缺乏有效手段,难以在创业辅导、人员培训、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方面为工业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
(四)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制约部分工业项目实施。受产业政策影响制约,一是我县现有矿产采掘业,特别是矿产冶炼业等有条件上的工业项目,大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等制约,有的企业面临关停,有的企业不能获得行政许可。二是我县工业预留用地少,导致在项目选址中,与基本农田、林地以及其它用地发生冲突。三是项目审批以及相关前期手续较多,给企业增加了经济负担,项目实施困难。在项目前期工作中,在办理项目立项、环保评价、地质灾害评估、水土保持评估、土地及林地占用方案等相关手续就得花上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给企业增加了很大负担,制约了一些项目的引进和建设。
(五)诸多因素制约工业经济发展。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滞后,工业储备项目少,可行性低。受资金制约,工业项目论证储备滞后,未做到储备一批、开发一批、招商推介一批,严重影响招商引资,制约了工业发展速度。抓工业、服务工业责任分解落实不到位,权责不对等。主要责任落在县中小企业促进局,而县中小企业促进局有责无权,主要靠协调和服务。有行政审批权的部门又缺乏责任压力,难以形成有效的抓工业机制。少数部门支持工业,服务工业的意识不强,重管理轻服务,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
三、对策和建议
按照中共宁陕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突破发展的决定》
中确定的宏伟目标,到“十一五”末,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70%以上。建成3个工业园区和10个以上规模企业,其中产值过亿元企业达5个以上,努力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工业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工业经济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达到全市中上水平。因此,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务必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索,才能促进县域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深入解放思想,坚定发展工业的信心。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县耕地资源有限,农业只能解决农民温饱,对地方财政增长没有直接贡献。实现突破发展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是实现工业振兴。要继续按照大力培养绿色消费市场的理念,努力打造工业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当前,要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理清工业发展思路,努力营造工业大发展的声势,坚定发展工业经济的信心,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工业,为振兴县域工业经济出谋划策,进一步转变政府服务职能,凝聚发展合力,为全县工业振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落实扶持政策,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11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进一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市委、市政府结合安康的实际印发了《实施意见》。2008年11月以来省政府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园区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加快县域工业化发展纲要》(2009-2012),从政策措施上进一步鼓励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县委、县政府要及时依据政策,学习借鉴外地的好经验,巩固现有的成功决策,结合县情,制定加快工业经济突破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项目准入、土地征用、资金瓶颈、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创业培训等方面的难题,促进工业企业快速发展。
(三)加快园区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按照县政府批准的《中国宁陕秦岭旅游产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尽快完成建设项目报批,积极争取省财政项目资金扶持,尽快完成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配置,加快建设水、电、路、防洪堤等相配套的基础设施项目,为引进企业入园投资兴业打好基础。将投资旅游产品、健康食品、农产品加工的相关企业优先迁入园区。充分发挥园区技术密集、优势互补和“孵化器”的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四)整合人力资源,鼓励引导全民创业。合理利用县上党政机关人才资源密集富裕优势,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积极引导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从事与职权职务无关的第二职业。鼓励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以上,或者工龄满30年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退休或离岗自主创业。离岗创业期间工龄连续计算,按规定正常晋升工资,不占单位编制,到达退休年龄时,再办理退休手续,享受退休人员待遇,解决工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制约。
(五)培育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当全社会对外来投资者采取一种欢迎、鼓励、宽容、保护的社会氛围,外来投资者的信心才能不断增强。招商要从过去政策招商向环境招商转变,打造最佳投资环境,营造吸引客商的磁场。要不断优化投资兴业环境,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优势产业项目落户宁陕。要利用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宁陕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将其资本原始积累的宝贵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人才资金带回宁陕,大力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旅游产品加工企业,为培育绿色消费市场开发具有竞争实力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滚动投入、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六)加强组织协调,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工业经济领导小组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涉企单位领导的考核,不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对相关部门的行风政风进行民主评议,促使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为宁陕工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发展宁陕县域经济,希望在工业,重点在工业,难点也在工业,发展宁陕的工业经济,困难与机遇同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坚定信心,抓住对口扶持的有利时机,大胆实践,迎难而上,就一定能实现工业突破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宁陕县中小企业促进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