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林权制度改革的调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宁陕是全省重点林业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潜力在山,农民增收的希望在林。但林权制度改革政性强,量大面广,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搞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是林业工作的新的问题,为切实做好我县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省上统一要求,县委、县政府抽调人员,组成四个调研组,赴四个不同类型的村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全面了解掌握实际情况,为实施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县情村情

    宁陕地处秦岭南麓,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人口74万人,辖14个乡镇,98个行政村。全县现有森林面积5342181亩,林分蓄积2970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02%,居全省之首。被国家确定

    为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重点县。境内有宁东、宁西2个林业管理局,国有林面积2280576亩。县属森林面积2157616公顷,县属国有林83101公顷,集体林面积2074515公顷,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941万亩,封山育林面积75万亩。1983年林业三定以来,建立了四荒地和林木流转机制,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县内外有志之士纷纷投资开发当地荒山荒坡。建起了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林产品基地。“九五”期间,全县山地流转1185万亩,其中单位承包,租赁购买荒山造林共042万亩,招商引资320万元,建立1000亩以上的板栗林场2个。特别是近五年来,全县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紧紧围绕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林业产业化建设两大目标,切实组织实施天然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绿化造林等重点工程,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累计发展板栗21万亩,核桃65万亩,其它经济林特园达到9万亩。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经济林特园的丰产管护,每年平均完成板栗丰产管理10万亩以上,产量和效益迅速增长。每年义务植树30万株,5年共培训村级林业科技骨干45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万余份,有力促进林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为使调研工作全面有效,县上确定林产品基地发展较早的金川镇六里村,四荒地开发突出的城关镇校场村,股份制合作典型的四亩地镇严家坪村,国有林与集体林交界的皇冠镇南京坪村为调研重点。涉及的四个村,共5922243人,有耕地面积2022亩,有林地面积618万亩,其中集体林面积2907万亩,各村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上,其中林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0%左右,可以说林业是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通过调研,使我们认识到八十年代初开始,实行林业体制改革。开展林业三定,建立了四荒地和林木流转机制以后,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活力与生机,突出表面在四个方面:一是增强了林业发展的活力。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规模又小,不利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政府引导,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加快了山地和经济林的发展。二是调动农户造林的积极性。改变了过去山林归集体所有,营林生产与群众利益结合不紧密,造林政府发动,村民出工不力,致使造林成活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状,通过建立合法稳定的承包,租赁关系,增强了村民和社会各界投资造林的信心。三是强化了森林资源管理。山林改革实现产权明晰,权责分明,山林权属和群众利益紧密结合,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目前,凡是分包到户的森林资源,都形成了山山有人管,人人都是护林员的局面,盗砍林木,滥占林地的现象明显好转和收敛。四是促进了农村稳定。金川镇六里村大胆尝试率先对集体林地定价拍卖,大多数农户买到不同数量的林地,在保持林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林地使用权,经营权实际到户,使广大林农务林有其山,最大限度减少了林地林木权属争议和盗伐案件的发生。村集体有了一定收入,林地得到有效管护,群众增加了收入,农村更加祥和稳定。

    二、存在问题

    上个世纪林权制度改革以来,虽然林业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改革不彻底,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着林业经济的发展。

    1、林木、林地产权不明晰。集体林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分配权,林木处置权不明确,村委会与农民的权、责、利不清。除自留山外,多数集体林没明确承包经营权,林地经济效益难以发挥。既是到户的自留山和部分责任山,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未发放合法证件,农户心里没有底,农户生产积极不高,农户每年仅仅是依靠山林提供一些烧柴和自用材,谈不上有多少经济效益。

    2、林地四址不清,指山为界,证地不符。在上次林业“三定”中,因客观原因造成指手为界。所以目前多数地方界址不清,证地面积不符,尤其是部分农户的证件丢失,无据为查,群众只知道大概位置,具体地点不清。

    3、集体林管理不到位。村集体林虽然落实了管护人,但是管护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素质不高,同时,也没有解决好集体林收益分配问题,管护治理流于形式,部分林地时有被盗伐现象,造成集体林地资源难以正常管护。

    4、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宁陕是典型的林业大县,地方财政和农民的收入希望在林,天保工程实施后,只注重了生态效益,而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如何来保障,如果国家没有配套的地方扶持和惠农政策,也会造成集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矛盾,而产权制度改革也会带来许多阻力。

    5、历史遗留问题多,困难大,任务重。境内国有林与集体林权纠纷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加上撤乡并村,乡镇与乡镇,村与村、组与组之间的四界不清的问题非常突出。还有外迁户、绝户的农户自留山以及县内外单位和个人以承包、租赁、购买、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开发的林地,如何来界定和处置,情况比较复杂等诸多问题,给这次林改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对策建议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惠农政策的重要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件大事,事关改革发展和大局稳定,为此,我们认为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强化政策宣传。林权制度改革涉及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通过召开会议,发布通告、张贴标语、宣传画、办墙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及相关政策,法规,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群众吃透政策,消除凝聚,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二要深入调研,分类指导,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次生产资料的再分配,是村组内部利益进行的一次再调整,责任重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拿实施方案,组织推动,方法步骤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三要尊重群众意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拿方案,定基调要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由群众说了算。杜绝“暗箱操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广泛发动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性和监督权得到充分发挥,避免和减少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生,使改革能够顺利推进。

    四要勇于创新,抓好配套改革。集体林权改革虽然是家庭承包责任从耕地向林地的延伸,但远远要比土地承包到户复杂的多。应采取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鼓励引导推进股份制经营,合作经营,大户经营等新型承包林地的经营形式,放活经营权,最大限度地盘活林地资产,增强集体和农户的收入。

    五要尊重历史,维护农村稳定。我县集体林地情况千差万别,要按照有关政策妥善处理,要以稳定为前提,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认真区别对待。通过具体细致的工作,将各类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林权改革顺利开展和农村的大局稳定。

    六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力量抓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宽,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县乡镇党委、政府必须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统一部署,建立起“县上领导,乡镇组织,村组实施,林业服务,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及时成立相应机构,拿出方案,抽调人员,集中精力,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先易后难,稳步推进。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政策水平的工作队伍,深入乡镇村组抓好落实。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督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顺利完成改革任务。

                                       (作者系中共宁陕县委农工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