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在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有一群3岁左右的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但是在这之前,他们要迎来人生中的第一场“毕业典礼”。
这些孩子都是宁陕县“养育未来”儿童早期教育的第一批“毕业生”,不到三岁,他们就进入了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开始了人生的“第一堂课”。
自2018年4月“养育未来”项目在宁陕县落地实施以来,在各方推动下,通过发展服务方式和机制创新,宁陕县1400余名婴幼儿基本实现早教全覆盖,也为中国贫困地区0至3岁孩子提供早期发展机会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父母才是学生
在宁陕县城南养育中心,回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家长们抱着孩子围坐成一圈,岳友林举着绘本坐在中间,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念着童谣,一边用肢体动作演绎着故事。
岳友林是宁陕县26所养育中心里唯一的男养育师。成为养育师后,岳友林反复在家里跟着故事机和手机软件练习讲故事,他总是将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来到中心,来这里面对自己的“学生”——一群正在学习如何带娃的家长。
作为养育师,岳友林想让更多家长认识到陪伴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男性也能带好孩子,让“父爱”更好地护航孩子的成长之路。
如何让家长学会带孩子,这是一个大课题。事实上,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有很多家庭,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外出务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带,不会科学养育,过分溺爱。一些在家的年轻父母,由于受文化水平限制,也缺乏科学有效抚育幼儿的方法,很多0至3岁的孩子在“只要吃饱穿暖不生病就好”的观念下抚养,造成儿童成年后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低的恶性循环。
“大量研究表明,0至3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发展状况影响着儿童的未来。但在贫困山区,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不知道怎么科学地抚育幼儿。”宁陕县教育体育局和科技局长石功赋说。
在太山庙镇长坪村养育中心,80平方米的空间内设有两间教室和一间娱乐室,教室里有很多储物柜,每个储物柜都标有数字组合,如1—36或3—45。这些数字中第一个数字代表年龄,第二个数字代表周。例如,标有2—37的储物柜包含玩具、故事书和教学用具,供2岁儿童和一年来第37周的父母使用。
活动中心配备了符合0至3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248个亲子活动和相对应的玩教具,针对儿童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四个领域,精心选购230余类800多本绘本,供不同月龄的儿童阅读。为每一个儿童量身定制《分月龄课程表》,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推广分月龄开展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亲子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我原来想着开店做生意,把娃娃留给老人照顾,只求‘吃饱、玩好、别摔着’就成,没想到这里面学问大着呢!”自从带2岁女儿来养育中心参加各种活动后,梁红远的想法有了变化。“养育未来”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更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很多家庭固有的育儿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家长们的素质。
老师也是家长
将玩具和绘本收纳进透明的袋子里,戴上硅胶制的粉红色工作牌,石红兰和往常一样踏上了家访的路。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拜拜,小手小手藏起来……”在宁陕县广货街镇元潭村黄草砭组的孩子唐安泽家中,石红兰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给唐安泽做着拍手舞。每跟孩子交流完一个环节,石红兰都手把手地将教授内容和知识教给看护孩子的家长。
石红兰是宁陕县广货街镇元潭村定点服务点唯一的养育师,服务辖区实际常驻的8个孩子。目前,宁陕县已经设立了20个养育中心,这些中心的设置前提是周围3公里范围内,幼儿数量须达到15名以上。结合宁陕县山大沟深的地理环境,还建立了6个类似元潭村的养育服务点,共服务偏远山村宝宝80个。“通过这26个点,全县68个行政村、12个社区已实现全覆盖。”宁陕县儿童早期发展管理中心主任李明军介绍。
在成为养育师之前,石红兰参与了0至3岁儿童早期发展规律、亲子沟通技巧、一对一亲子课程、集体活动、早期阅读活动、养育中心运营与IT系统操作等7个课程的专业培训,成绩合格了才上岗。石红兰也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在上课之前她会先与自己的孩子进行情景练习、进行沟通。
“有些孩子已经快3岁了,还不会区分颜色。经过一对一的上门辅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养育师的几个月来,石红兰深刻感受到早期教育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每次到各个孩子的家中,她会首先问家长们是否给孩子讲过课,她最担心的事是父母觉得上课没有用。“我希望我们这里的家长能跟孩子一起玩耍,而不是把孩子放到一边玩手机。”
对此,宁陕县城北养育中心养育师张芳感同身受。“我们引导家长从生活点点滴滴中改变,通过学习互动、集体游戏、情感交流等方式将改变传导给孩子,从而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秩序感。”张芳说。
“通过参加家长培训和中心活动我才明白,我们在孩子的养育中做的远远不够,甚至有些养育方法都是错误的,对于孩子的早期教育我们家长需要学习的还很多。”城南养育中心李云汐妈妈说。
作为探索乡村贫困家庭孩子早期发展的公益项目,“养育未来”项目有别于提供硬件设施、物质帮助等短平快的慈善支持,这个项目更专注于对孩子科学养育的投入,促进婴幼儿认知、语言、运动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帮助贫困农村儿童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孩子就是未来
“公交车的轮子,转转转;公交车的雨刷,刷刷刷。” 4月15日,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养育中心正式开课,课上养育师与宝宝做起了亲子律动小游戏,数十位妈妈带着孩子上了第一节课。
江口回族镇养育中心是宁陕县目前最后投入运行的中心之一。 4月20日前,宁陕县20个养育中心和6个养育服务点全部建成并进入运行阶段。
现在,由养育师组织家长及幼儿在活动中心集中开展活动,由养育师采取家庭小组的方式集中开展活动,由养育师开展送教上门开展一对一的家访指导的三种模式,使0至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覆盖了全县11个镇1400余名孩子。
“养育未来”宁陕整县模式项目的实施,不仅填补了宁陕早期教育的空白,更是农村贫困地区整县推广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方式、机制的创新。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局长石功赋介绍,“养育未来——儿童早期发展宁陕整县模式”项目,采取“政府主导、公益支持、学者参与、家长配合”的运行模式,凝聚合力,推动项目落地生根。
项目实施一年后,成效明显。2019年4月,“养育未来”项目组对全县近1000名3岁以下孩子做了调研,初步评估结果显示,过去8个月和家长一起上过课的孩子,在沟通表达、精细运动、综合发展水平等能力上,相比于所在区域同龄孩子的平均水平效果翻倍。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0至3岁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坚持儿童成长早期干预的基本方针。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顶层设计上为0至3岁儿童的照护规划了路径。
“解决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问题,是宁陕县教育短板的突破口。”在宁陕县委书记张益民看来,人口素质提高了,贫困落后的局面才能有转机。“‘养育未来’项目实施培养出的这代娃娃,从0岁开始就接受科学的养育,他们有可能成为宁陕人口素质的转折点。”
下一步,宁陕县将通过项目实践,继续探索山区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功做法和长效机制,深度提炼总结可复制、可借鉴的宁陕模式,科学评估验证,为今后国家开展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提供决策依据及有效方案。
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103&eid=682&sid=4670&idate=1_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