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一场大雨过后,安康市宁陕县山间雾岚袅袅,整个小城宛如仙境。这里,农村人均林地面积达50余亩,是全省的2.7倍、全国的4.5倍。
“今天不用去巡山,就在地里给种的中药材除除草。”记者一行到达时,城关镇月河村村民杨停学正在地里忙活,“现在的好日子是享了政策的福。日子有奔头,我这心里很踏实!”
杨停学一家三口人,原本靠着勤劳的双手,日子还算过得去。2011年,两份诊断报告,如同晴天霹雳落在这个家庭:杨停学的妻子和儿子先后被确诊为肾炎。巨额的治疗费很快花光了家里所有的 积蓄,把这个家庭逼向贫困的边缘。2015年,杨停学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杨停学家享受到一连串政策带来的福利:妻儿看病住院的费用按医疗政策标准进行报销;无息无抵押的5万元“脱贫贷”贷款用以支持发展天麻、猪苓和食用菌种植;2016年12月,他还被聘为县上第一批生态护林员,这是县里安排的扶贫公益岗位,一年工资收入7000元。
从昔日的伐木工到现在的生态护林员,这一戏剧性的身份转变让杨停学颇为感慨。
宁陕县域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0.2%,历来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俗话说,“靠山吃山”,宁陕县人则是“靠林吃林”。20世纪90年代,整个宁陕县有林场108家,从事木材加工等相关行业的人员最多时达4万余人。“‘向上要票子,上山动刀子’是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宁陕县林业局局长卢益建回忆说。
杨停学就曾是伐木大军中的一员。年轻时,杨停学一天能伐木4立方米,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壮劳力。“村里的青壮年都去山上伐木,一年辛苦到头才能赚3000元。”杨停学说,靠伐木吃饭的日子并不好过。
为了增加收入,不少村民就地发展椴木香菇种植。树干横竖搭起来层层堆放,需要20棵树的主干才能做成一个香菇架。杨停学说:“一亩地大约长100棵树,每家做50架香菇,就需要砍10亩地的树。
一架香菇的利润约50元,如果种成功了一年能收入2000多元。菌种不好或者养护不当,还要亏钱。”
一架香菇的利润约50元,如果种成功了一年能收入2000多元。菌种不好或者养护不当,还要亏钱。”
伐木给生态带来的破坏日益显现。在杨停学的记忆里,山洪、塌方、泥石流暴发的频率逐年上升。2002年6月8日和2003年8月28日,是宁陕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强降雨造成山洪暴发,损失逾亿元。
1998年,国家作出天然林禁伐、限伐的决定。“木头经济”难以为继,群众断了生路。宁陕县利用山里丰富的稀有金属矿资源,走矿产加工的路子。当时,全县有60多家采矿点,进入“石头经济”阶段。
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宁陕县集重点林区、主体功能生态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于一身,生态保护的责任重大。
在新的发展要求下,作为贫困县,宁陕人再次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经济转型升级,打出四张牌:“生态+政策”“生态+就业”“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针对贫困群众,宁陕县特意出台生态公益林补偿和护林员补助政策,保障每户贫困户至少享受其中一项。
巡山、防火、防猎、防盗伐……砍了半辈子树的杨停学,现在的任务是守好这片山林。做好这份工作,他每年能获得生态补偿金2000余元、生态护林员工资7000元。像他这样的生态护林员,宁陕县共有844名。
为了让群众掌握致富技能,宁陕县生态护林员岗位要求每人必须掌握一门林业致富技能,还要把不低于40%的工资用于发展林业产业。按照县里研究制定的“山上建园、空中养蜂、林下种药”的产业发展思路,杨停学也好好谋划了一下自家的产业脱贫方案。
2015年,杨停学通过“脱贫贷”贷款5万元,种下白芨、重楼、猪苓等中药材。他虚心向林业技术队学习技术,认真细致地管理,中药材长势喜人。
坐在屋门口开阔的水泥院坝上,杨停学向记者算了一笔账。药材3年为一个收获期。今年,他家种的2.5亩白芨、1亩重楼、0.5亩猪苓全部卖掉,大约收入20万元;40余箱中蜂收获的蜂蜜,收入约3万元;卖生漆收入约4万元;再加上各类生态补助9000元,今年杨停学家大概有近28万元的收入。
如今,特色干果、林下药材、苗木花卉、林麝养殖和森林旅游5大林业产业已经成为宁陕县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从2008年到2018年,全县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48%提高到75%以上。通过生态保护和建设激活释放生态红利,目前,全县林业产值突破14亿元,贫困人口发展林业产业总收入达247万元。
2017年年底,杨停学一家顺利摘下贫困帽。今年年初,他还花了10多万元购置了小轿车,方便带家人看病。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绿水青山间,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摆脱苦日子,迎来了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