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向博 通讯员 杨卓 文/图)见到黄章友时,他刚把《我的脱贫故事》写完,不会用电脑的他只能用手写,歪歪扭扭的字铺满了密密麻麻的两页纸。 
     作为这次宁陕县城关镇举办的脱贫攻坚扶贫扶志宣讲团的成员,黄章友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能给大家分享他的脱贫故事,引导和鼓励更多的贫困户坚定脱贫信心,害怕的是从来没上过讲台的他有些紧张,害怕讲不好,讲稿反反复复的改了很多遍。 
     出生于1973年的黄章友,是宁陕县城关镇八亩村人,家中5口人,87岁高龄的岳母和他们同住,大女儿在渭南读大学,小女儿在读高中,黄章友年幼时不幸手指受伤,因为家里太穷,没有及时就医导致身体一直虚弱落下残疾,2015年他被评为贫困户。 
     被评为贫困户的黄章友心里并不是滋味,在他心里“贫困户”不是一个光荣的称号,可生活的窘迫与贫穷的阴影一直让他无能为力,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两个孩子要上学,加上身体一直虚弱的黄章友不能选择外出打工。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的帮扶下,黄章友的两个女儿先后享受到雨露计划,贫困生寄宿生补助等优惠政策,他申请了扶贫贷款,不仅养起了蜂,还发展起食用菌、魔芋、雪莲果、猪苓等产业。 
     2016年,黄章友打听到一个挣钱的门路,在得知秦南菌业公司统一制袋,统一销售,不用投入本钱,零风险的前提下,他带领村上的7户贫困户来到该公司承包了3万袋香菇袋料。为了增加收入,黄章友和妻子商量,妻子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经管地里的产业,他一个人在离家50公里的旬阳坝村看香菇,一年时间虽然辛苦,到年底一算账,黄章友和妻子笑了,仅旬阳坝种香菇一年就收获了3.9万,另外家里的蜂蜜、雪莲果,养的鸡和猪的收入还有一万多。2016年底,人均纯收入九千的他脱贫了,还被县上和镇上表彰为脱贫攻坚自强标兵。 
     脱贫后的黄章友更加勤奋了,2017年他在八亩香菇产业园里继续种植香菇,从原来的土坯房搬迁到八亩村安置点的楼房里,2018年的他在马合营的老家种了3亩魔芋,800多斤猪苓,20箱蜂,除了发展产业,夫妻俩还在小区鞋厂上班,虽然工资不高,但是每月都有固定收入。 
     “虽然我现在脱贫了,我要向别人帮助我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摒弃‘等、要、靠’思想,靠自己的勤劳脱贫致富”黄章友说。
原文链接:http://www.yangguangbao.com/ygb/20181029/html/page_07_content_0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