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龙艳 李兵

近年来,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立足资源禀赋,通过“村企联建”模式,盘活闲置资源,提升产业内涵,把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呈现出一片生态美、产业兴、群众富的新景象。

走进渔湾村,小桥流水,民居民宅错落有致,青石小路蜿蜒伸展,烟雨蒙蒙之际,炊烟袅袅之时,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田园风光别有一番韵味。生态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区位独特,为渔湾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渔湾村党支部书记黄晓勇说:“以‘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机制,吸纳‘新鲜血液’,激发内生动力,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同时,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浓郁的乡土文化发展特色乡村游。”

该村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综合治理,提升了水、电、路、渠、桥等基础设施,恢复农田100余亩,并引进了西安海和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实施渔湾逸谷田园综合体项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村按照“不砍树、不拆房、不占田、不迁人”原则,基于地域特点开展乡村建设,提升村庄人居环境,不断完善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并本着以原味乡村为底色,对空置老宅进行保护性设计改造,修旧如旧;把废弃的水电站设计改造成生态社区中心,变废为宝;将河岸、田边等多余空地打造成开放的活动空间,物尽其用,最大程度保留陕南秦岭村落特征,实现“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同时,植入天空下自然书店、鹿柴咖啡馆等公共建筑,将原本单一带状的“分割线”,变成有机多元的链接带,在尽情展示特色村落原始风貌的同时,融入简约、时尚的现代设计元素,赋予了乡村新的活力。

不仅如此,渔湾村还依托“乡村”和“乡愁”等要素,倾力打造“渔湾逸谷”田园风光品牌。在村庄建设上,保留原生态文化本色,打造出“笑脸墙”、文化廊道、文化广场,突显文明乡风;在产业发展上,山上种林果,山下种水稻,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渔湾标志性文创产品,提升附加值;在景观打造上,村中亭台水榭、民宿餐厅、街灯标识等,既怀旧复古,又时尚高级,线条干净利落;在文化提升上,建成乡村图书馆、乡村大学堂、农耕体验地、文化展厅等艺术空间,让游客休闲观光之余,充分感受独特的乡村文化魅力。

“以一山一水、一层一瓦为‘点’,以传统文化、乡情乡愁为‘线’,通过多重手法‘串珠成链’,不仅营造出婉约江南的意境,也打造出一处建筑、田园、游客可以同步进行‘多维呼吸’的公共空间。”宁陕县渔湾逸谷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应兵介绍,在这里,生态与人文、田园与休闲、产业与空间界线分明又相得益彰,化解了新旧隔阂,提升了乡土文化自信。

目前,渔湾村已建成鹿柴山集精品民宿、汉唐驿山居青旅、格兰篷田野轻奢帐篷营地等项目,打造出朱鹮保育稻田、山地竹林、荷塘湿地、渔湾逸谷生态社区中心、陕南乡村田园等自然人文景致。有序盘活了村民闲置宅基地17处,整治撂荒土地100余亩,建成猕猴桃采摘园区100亩,种植100亩水稻建成稻田观光园区,形成以特色种植、农耕体验、休闲观光、民宿餐饮为主体,以三产融合为内涵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渔湾村年旅游综合产值达13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至50万元。

黄晓勇表示,渔湾将在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的引领下,继续优化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产业品牌,加快构建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休闲农业为核心、民宿酒店为抓手、康养度假为亮点、科普教育为助力的生态循环特色产业体系,努力建成生态富民的示范村、美丽乡村的样板点、未来村庄的先行地。

文章来源:安康日报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1671&eid=12071&sid=7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