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安康日报》四个整版聚焦宁陕……
5月30日
《安康日报》用四个整版
集中报道了宁陕这件事
以生态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宁陕实践
世界首例异地野化放飞朱鹮
十五年来
与一个人一个村一座城一个县的生动故事……
“我在他乡挺好的”
—— 写在世界首例朱鹮异地野化放飞15周年之际
杨宁 摄
杨宁 摄
杨宁 摄
杨宁 摄
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程志林
15年前,我国人工繁育的26只朱鹮在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实施了异地放飞,朱鹮保护由此进入单纯的人工抢救转向回归自然的新阶段。全球首次野化放飞的朱鹮现在怎么样了?笔者走进了宁陕、走近了朱鹮……
4月14日,在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3只朱鹮破壳而出。这是今年繁殖季“宁陕籍朱鹮”首批成功孵化的新生朱鹮。
据了解,今年繁殖季,宁陕监测到朱鹮繁殖巢35个,目前已经出壳40余只。
15年来,经过不遗余力地抢救保护,野生朱鹮种群在宁陕县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放飞的26只发展到了如今的300余只,而宁陕也在保护朱鹮的同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26只朱鹮愉快飞向蓝天
如今,走进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经常能看到朱鹮时而在田埂上栖息,时而在稻田里捉泥鳅,时而翱翔在青山绿水之间……
朱鹮,古称朱鹭,俗名红鹤,是东北亚特有鸟种类,素有“东方宝石”“吉祥之鸟”等美称,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和俄罗斯。进入20世纪,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朱鹮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野生朱鹮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相继绝迹。
20世纪70年代末,朱鹮在陕西洋县被重新发现,保护工作也立即开始,然而在最初几年中,成果并不明显,于是在80年代末,朱鹮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为了拯救和保护朱鹮,恢复自然种群,扩大栖息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陕西启动了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实验和在引入工程。从2003年开始,陕西省林业厅就组织专家学者,对宁陕县野化放飞项目进行专题论证,2005年,寨沟村被确定为朱鹮野化放飞项目实施地。
寨沟村位于宁陕县城以北9公里,四面环山,水田集中连片,水资源丰富,湿地多,草木丛生,并有多种有利用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其中朱鹮伴生种有大白鹭、小白鹭等,均为留鸟。稻田有泥鳅、黄鳝等,可为朱鹮提供食物来源。该村森林茂密,环境幽静,湿地较多,人为干扰小,与朱鹮栖息生态环境比较接近。
2006年12月初,管理用房、大网笼、朱鹮过渡饲养繁殖网笼等朱鹮野化放飞项目主体工程顺利完成,还安装了电视监测系统和购买无线电跟踪系统。
2007年3月,首批从陕西省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楼观台)引进的20只朱鹮顺利运抵宁陕,雌雄各10只。随后,又从洋县引进朱鹮20只。为确保朱鹮野化放飞,宁陕县林业局从省野生动物抢救饲养中心聘请朱鹮技术员一名,抽调四名林业技术人员饲养朱鹮,实行轮流值班,对朱鹮进行昼夜监控,观察记录,定时投放泥鳅,抽调专车一辆保证朱鹮的后勤供应,直到朱鹮在宁陕野化放飞基地活动、觅食、夜宿正常,逐渐适应环境。
2007年5月31日,中国陕西朱鹮野化放飞仪式正式在宁陕县寨沟村举行。中省领导出席了放飞仪式,并打开鸟笼,一起放飞了20只朱鹮,随后,放飞基地的技术人员、宁陕县的群众代表和学生代表又放飞6只。随着放飞的朱鹮翱翔蓝天,标志着朱鹮保护由单纯的人工抢救开始转向回归自然的新阶段,朱鹮抢救保护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山乡已经成为朱鹮乐园
“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能看到朱鹮,感到很自豪。”家住宁陕县城的庞昌盛面对采访时一脸自豪地说到。而这正得益于宁陕对生态的保护和朱鹮保护的宣传。
为了给朱鹮创造良好的野外繁育环境,宁陕县不断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环境友好、节约集约的发展意识,严格执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全面整改生态环保问题,巩固整治成效。持续开展秦岭“五乱”整治,提升网格化监管成效。落实河长责任制,完成河道划界,全域禁渔禁捕,加强污水处理运营监管,确保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大力开展蓝天保卫专项行动,治理建筑施工扬尘,开展散煤、餐饮油烟、烟花爆竹燃放整治,禁烧垃圾,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该县创新推行林长制,完善森林资源监管模式,建成了县、镇、村三级管护网络,建立了森林资源网格化监管平台,将全县森林划分为1100个网格,每个网格各落实1名生态或天保护林员负责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员、管理员可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上传、查看有关信息,实现了全县森林资源监测大格局、全时段、全覆盖。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森林资源进一步得到了有效保护。
该县还加大朱鹮保护的宣传,为朱鹮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2016年,一名群众在长安河县医院段发现一只朱鹮受伤了,马上给管理站打电话,经工作人员仔细检查,发现是朱鹮的左翅受伤了,在确诊伤情后,工作人员将朱鹮带回基地进行救治。
宁陕县大力推行有机水稻种植、改善县域内河流水质等一系列措施,确保县域内朱鹮种群健康繁衍。2008年,有2对朱鹮组建了“家庭”,繁育4只朱鹮,出飞3只,成为全球首例异地野化放飞的子一代朱鹮,2010年又成功繁育3只子二代朱鹮。15年来,宁陕县的朱鹮种群不断壮大,并扩展到周边市县。
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站长李夏介绍说:“现在宁陕野生朱鹮种群数量已达300只左右,而且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大,扩展到周边的石泉、汉阴、佛坪、洋县,最北到镇安。”从野外朱鹮筑巢和繁育逐年增加,以及朱鹮范围的扩大等情况来看,宁陕已成为朱鹮的“栖息乐园”了。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表面上看我们保护了朱鹮,实质上朱鹮给了我们更多的回报,全程无公害种植,虽然产量有所影响,但我们的生态价值提高了,而且朱鹮得到了保护,产品价值也跟着提高了。”宁陕县绿宝生态农业合作社副理事左弟兵说。
宁陕县绿宝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十分看好寨沟村的生态环境,将该村土地全部流转,种植水稻,所生产的大米在“朱鹮稻米”的品牌加持下,产品畅销全国。
而在2007年之前,与其他山区县一样,宁陕也曾走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道路。在认识到对生态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只能带来恶果,绿水青山才是正确的发展后,宁陕县确立了“生态立县、文旅兴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经济发展也从以前的“木头经济”“石头经济”转向“林下经济”“生态经济”。
该县加强对生态的保护,坚定如铁治理“五乱”,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完成秦岭违建、矿山关闭退出等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八改四清四化”农村环境提升工程。保护物种多样性,高质量建设各类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管护天然林240万亩,封山育林22万亩,森林覆盖率年提升0.4个百分点,空气优良天数和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前列。
宁陕县坚持围绕“菌药果畜”发展山林经济,实施产业振兴“十百千”工程,壮大10个龙头企业、建设提升100个农业园区、培育1000户产业示范户,生态农林产业覆盖面达75%以上,建成一批食用菌、板栗核桃等生产基地和专业示范村。统筹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集聚集约发展,依托宁陕恒口飞地园区和县域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包装饮用水、线束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工业。
该县坚持全域旅游引领,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培育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健身养生等体育旅游,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创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打造“秦岭人家”和“子午驿站”乡村旅游品牌,形成“畅游绿都宁陕、重游子午栈道”精品旅游线路,提升“秦岭之心、绿都宁陕”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国之大者’,当好秦岭卫士,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在践行‘两山’理论上当示范、立标杆、树品牌。”宁陕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锦政表示。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朱鹮与白鹭齐飞,青山共水天一色。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发展生态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珍稀野生动物野化放归提供了生存环境,继朱鹮异地野化放飞后,2017年6月29日,世界首次林麝野化放归也在宁陕举行,13只林麝被放归山林。
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宁陕县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绿色工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面对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生态环境保护和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问题的冲击,2021年县域经济全省排名仍前进11位,喜获“争先进位县”。成绩的背后,是宁陕主动适应环境条件变化,准确把握产业转型要求,立足生态定位,把握比较优势,坚定走以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成果。
2月28日,中共宁陕县委印发了《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态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1号”文件。
“印发的该意见再次坚定了全县上下绿色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当好秦岭卫士是‘国之大者’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广货街镇党委书记李杉林说。
秦岭自然生态是宁陕最大的资源优势、最大的发展潜力、最重要的民生福祉、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宁陕县继续实施“生态立县、文旅兴县、产业富民”战略,协调推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宁陕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园地共建”的基本原则,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切实担负起秦岭生态卫士的神圣使命,让秦岭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
该县把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作为转型发展重大契机,主动融入秦岭国家公园建设,以建设“生态经济先行区、秦岭国家公园门户区、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两山’实践创新引领区”为目标,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发展路径和模式。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和国家秦岭公园区划,优化生态空间布局,严守生态安全底线,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探索构建圈层保护发展模式,分区承载核心保护、研学科考、康养旅游、传统利用等功能,布局发展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生活服务等配套产业,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兼顾国家公园、政府、在地居民三个主体,推动建立国家公园与在地居民保护与发展共建共享机制,同步落实生态保护与发展责任。
“我们将坚定生态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动摇,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践行五项要求,再接再厉,奋力谱写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安康市政协副主席、宁陕县委书记郑红丹如是说。
在全新的“生态经济”时代,宁陕县将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产品价值转换,让生态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红利,让城乡因生态而美、产业因生态而兴、群众因生态而富。
15年朱鹮的保护历程,不仅让宁陕的山更青水更绿,也加快了宁陕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来源:安康日报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1552&eid=11223&sid=70549&idate=1_2022-05-30
小城故事
杨宁 摄
杨宁 摄
靳勇 摄
杨宁 摄
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程志林
15年前,有着“吉祥鸟”之称的朱鹮落户宁陕。从此,这座位于秦岭腹地的山城就与朱鹮结下了不解之缘。15年来,小城里的居民们用自己的质朴感情,演绎着一座县城与一群朱鹮的温暖故事……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仲夏时节,在位于秦岭腹地的宁陕县城,几只朱鹮正在长安河里结伴觅食,粼粼的水波映衬出它们美丽的身影……
自朱鹮落户宁陕以来,在这座群山环绕的山城里,居民们把朱鹮当朋友,人与朱鹮、朱鹮与城之间,和谐相处、朝夕与共,流传着一个个人、城、鸟的生动故事。
城里来了吉祥鸟
“第一次见到朱鹮,真的漂亮得很。”回忆起首次看到朱鹮的情景,现年70岁的钟家鑫依然记忆犹新。
那是2007年8月份的一天,晚饭后,钟家鑫出去锻炼,走到县城拱桥时,突然看到河里的石头上,站着一只鸟,“羽毛是灰色的,还有白色,嘴很长还是红颜色的。”钟家鑫说。
后来,钟家鑫每次出门锻炼,都特别注意往河里看看。后来也很少见到过,听说那鸟对环境特别敏感,环境不好,它还不来。
钟家鑫口中的河,是穿城而过的长安河。“以前的长安河有白色污染,还有污水排放。”居住在县城的居民肖成红说。2007年,宁陕开展县城环境综合整治,长安河环境问题被列为重点整治内容。“开始在长安河两侧修建排污管道,用水泥管铺设的。”县住建局副局长刘小军说。生活污水、雨水都经过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朱鹮在长安河县城段出现,也引起了林业部门的重视。2008年的冬天,气温异常寒冷,为了保证朱鹮能安全越冬,县林业部门专门购买了泥鳅,在长安河县城段进行定点投放。“我们在朱鹮经常来的这几个点,分批投放了泥鳅等食物,保证朱鹮能正常觅食。”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站长李夏说。
人工投食有效弥补了冬季朱鹮觅食短缺。宁陕县还先后实施了3轮县城“五个一工程”,优化人居环境,对县城进行绿化、美化、净化和靓化,县城面积由1.9平方公里增加到3.1平方公里,连续两年被省政府评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2009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卫生县城”。随后又相继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
经常能看到朱鹮
“现在基本上天天都能看到朱鹮,感到很自豪。”提及朱鹮,家住宁陕县城的庞昌盛一脸自豪地说。
现在,走在宁陕街头,河道里、天空中不时有朱鹮飞过或觅食或嬉戏,人们对此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为了保持县城段长安河良好的环境,宁陕县加大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对县城河道垃圾杂物进行清理,购买垃圾清扫车,增设垃圾收集点、定时定点清运,让垃圾不落地,既保持良好的市容市貌,又为朱鹮营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
为了给朱鹮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宁陕县不断加大朱鹮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让保护朱鹮成为群众的自觉。2016年12月一个傍晚,宁陕县城一位居民正在城区长安河县医院段散步,发现一只朱鹮长时间站立在河边石头上,四处张望却无法飞起来。当时已近傍晚,但这只朱鹮丝毫没有要飞回夜宿地的迹象,于是该居民迅速联系县朱鹮保护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带观测设备赶到,经过20分钟仔细观察,确认受伤朱鹮系今年野外自然繁殖的亚成体朱鹮。随后,工作人员将朱鹮带回基地进行救治。
2007年4月,在朱鹮野化放飞基地,一只雌性朱鹮在求偶争斗中被击败,导致难产,危在旦夕,被送往宁陕县医院进行抢救。
朱鹮在县城经常出现,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在县政协会上,有委员提出了《在县城长安河、东河、渔洞河沿岸科学设立朱鹮、白鹭等候鸟人工投食点》的建议,被林业部门采纳。宁陕还加强对电鱼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开展鱼苗增殖放流活动,修复长安河渔业生态,保证朱鹮的食物来源。
朱鹮的野化放飞,也激发了宁陕中学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兴趣。2008年,该校任英飞、吴慧璇、王自奇三人通过跟踪观察发现,野化放飞后的朱鹮不仅不怕人,且对与人同时出现的天敌也不躲避,完全不像一个能自主生存的物种。三人经过深入研究分析,归纳出我国动物保护学空白领域的“印随错位”现象,并设计制作了有一定实用价值的“朱鹮保姆”模型,撰写的《“野化放飞”说“印随”》一文,获得了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在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有一对朱鹮夫妻名叫“梦梦”、“阳阳”,是宁陕梦阳药业饮片有限公司认养。“梦阳药业通过保护朱鹮的公益行动,对保护朱鹮的相关知识进行宣讲,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朱鹮保护环境的工作中来。”宁陕梦阳药业饮片有限公司总经理石文超表示。
朱鹮在城里安了家
5月,正是朱鹮繁育的时节。作为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站长的李夏,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观测朱鹮孵化的情况。“县城第二幼儿园对面的树上有一个巢,这几天正是朱鹮孵化的时候。”李夏告诉记者。
“过去长安河可以说是‘脏乱差’。经过治理后,水变清了,长安河变美了,朱鹮也开始‘落户’长安河。”说起宁陕县水环境的变化,居民陈立不时露出笑容。
“实施了长安河三星段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修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道,让长安河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二类标准。”县住建局局长高山说,还开展水生态修复、拓宽加固、岸坡种绿、加装护栏等举措,不仅让长安河的水质得到了提升,而且整个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经过不间断的环境综合整治,不仅长安河的水质得到了提升,而且整个河道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吸引了朱鹮、白鹭在城区安居筑巢,到河里悠闲地嬉戏、觅食。
结合全域旅游发展,为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县城,宁陕县按照科学定位、合理承载、务实建设的原则,结合县城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充分利用改造后污水主管网顶部空间,在长安河修建滨河环形健身步道。
该县还以“美丽县城”建设为载体,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加大市政设施更新维护力度,打造健康步道等生态景观廊道,进一步提升县城品质形象。
“现在水变清了、天变蓝了、空气也好,公园建多了,有了健身步道,绿化各方面都很好。”宁陕县城居民肖成红说。这些年县城变化很大,下班了,吃完晚饭带孩子走一圈,也有锻炼的地方了,特别适合居住。
如今,在宁陕这座小城随着城北公园广场建成,滨河公园提档升级、环山公园修缮提升等一系列城市绿化行动,初步形成了绿树成荫,城园相融,绿水相间,人与自然、与朱鹮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态环境。
来源:安康日报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1552&eid=11228&idate=1_2022-05-30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杨宁 摄
杨宁 摄
杨宁 摄
党永霖 摄
杨宁 摄
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程志林
15年前,被誉为东方“红宝石”的朱鹮从陕西洋县“移民”到有绿都之称的宁陕县。26只人工繁育的朱鹮飞向蓝天,快乐地繁衍生息在这个小山城……
“你看,那里有两只朱鹮在觅食。”4月21日,顺着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善红指引方向望去,两只朱鹮正在莲藕田里觅食,不远处几名群众正在田里忙着劳作,两者互不打扰,一幅人与朱鹮和谐相处的景象。
现在,在宁陕县城关镇寨沟村,经常能看到朱鹮时而在田埂上栖息,时而在稻田里捉泥鳅,时而翱翔在青山绿水之间,已然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村里来了朱鹮
“羽毛白里透红,长着长长的红喙。”想起初次见到朱鹮的样子,寨沟村村民邓成举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不知道这只“怪鸟”是国宝。
寨沟村位于宁陕县城关镇北9公里处,全村4个村民小组391户1106人,四面环山,水田集中连片,森林茂密。由于该村环境幽静,湿地较多,人为干扰小,与朱鹮栖息生态环境比较接近,在经过省市专家的多次论证后,被确定为朱鹮野化放飞基地。
2007年5月31日,在这里开展世界首例朱鹮野化放飞工作,寨沟村也成了朱鹮的 “新家”。当时,还是村上文书的邓成举也参加了放飞工作,他说:“当时,我心里还是有些抵触,保护个鸟对我们有啥好处?”
以农林为主导产业的宁陕县,大部分农民靠耕种为生,而朱鹮对栖息地的环境质量要求很高,必须严格禁止农民向稻田喷洒农药化肥,这就导致朱鹮保护与村民生产生活之间发生了矛盾。
“朱鹮主要以稻田中的泥鳅和昆虫为食,为了保护这些国宝食物链的安全,县上就要求我们在种植水稻时,不能用农药和化肥。”寨沟村原村党支部书记乔卫斌说。由于不能用农药和化肥,水稻产量受到了影响,每亩下降了30%。
“村上群众有抵触、有意见,为了不让朱鹮在自己的稻田觅食,有些村民就在稻田里挂上红布。”邓成举说,主要是朱鹮在稻田觅食,容易踩坏刚刚插上的秧苗。
“朱鹮放飞的头几年,当时来村委会‘找麻烦’的村民可不少。” 乔为斌说。
随后,朱鹮管理站也积极争取,为寨沟村修复灌溉水渠,引导村民进行有机农产品和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乔为斌介绍说:“因为朱鹮,游客来的也多了,带动了村民鸡蛋、腊肉等农副产品的销售,让村民在朱鹮保护中受益,大家保护朱鹮的积极性也慢慢提高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朱鹮是国宝,要保护。”寨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善红说,去年冬天,村民乔为艳发现有只朱鹮卧在路边,发现是翅膀伤了,马上给朱鹮管理站打电话,朱鹮管理站很快来人把朱鹮带回进行救治。
村里面貌变了
如今,漫步寨沟村,村道宽敞洁净,民居白墙黑瓦,简约大方,一派田园风光。
“我们村上这几年是大变样了,楼房都多了起来。”说起村上的变化,寨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善红一脸的高兴。
据张善红介绍,朱鹮没有来村上前,村上只有一条通村路,路窄不通车,还是土路,村里只有两三家盖了楼房。
一切的变化都从朱鹮来了以后开始,首先是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宁陕县多方筹措资金近200万元,加快了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一条从村口到朱鹮管理站的水泥路连通了每家每户。不仅如此,为了村上旅游发展,村上还修了第二条水泥路,两条路之间实现了连通。村民们高兴地说,村里通了“二环”。
随着水泥路的建成通车,村民的居住条件也改善了,“以前路不通,车进不来,村民想修房子材料进不来。”张善红说,水泥路修起后,村民们纷纷盖起楼房来,现在大部分农户家都是楼房,有的村民还准备发展农家乐。
在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寨沟村积极改善环境,“村上有护河员、保洁员、护林员,每天对河道、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巡护山林。”张善红说。现在村上的环境也变好了,周围的山越来越绿了,吸引了西安的游客过来玩,都在拍照留影,觉得很美。
“县林业局还准备给村上道路两旁进行绿化,还要装上路灯,这些都是因为朱鹮。”乔为斌高兴地说。这些年村民与朱鹮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村民赵友全以前因为朱鹮踩坏了秧苗,对此非常抵触,经常到村委会去要求给补偿。后来,经过县镇村的不断宣传,也慢慢意识到保护朱鹮的重要性。现在,赵友全动员儿子赵玉林参与到朱鹮保护中来,经常跟着管理站工作人员外出开展朱鹮的野外巡护,由于与朱鹮近距离接触得多了,赵玉林也逐渐喜欢上了朱鹮,不仅自己保护,还积极给其他群众宣传保护朱鹮。
村民龙华平,家里唯一的柴山林的松树上,“住进”了一对朱鹮,为了让朱鹮安心繁衍,村干部就告诉他,让他不要在柴山砍柴了,会打扰到朱鹮的繁殖,龙华平积极配合,找到自己的哥哥商量,在他哥哥家的柴山林里砍柴。
“过去每天早上听鸡叫,现在是听朱鹮叫,去拍照,发个朋友圈,已经成了村民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张善红说。随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一些野生动物都纷纷回来了,去年冬天,村口的河里还出现了鸳鸯、苍鹭。
家门口能挣钱
“准备把这些田收拾出来,种上莲藕。”4月21日,宁陕县绿宝生态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黄兴建说。
2013年,正是看到寨沟村良好的生态环境,黄兴建成立了宁陕县绿色生态农业合作专业合作社,在寨沟村从事有机大米的种植。合作社跟村上合作,由合作社将村民的土地进行流转,合作社免费向群众提供种植和技术指导,群众进行耕种,然后合作社与村民签订收购合同,对村民的水稻进行收购。“我们以每斤2.3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这样的价格比市场价要高。”黄兴建说。
“全村现有380亩水田,加上一些旱地,共有500亩,合作社全部流转了。”张善红说,以前村民自己种,每亩最多只能挣200至300元,现在每亩流转费500元,村民还可以在合作社务工,还有务工费。
“以前种田,自己还要投入,每亩收入减去投入,就剩下几百元了。现在有了合作社以后,我们把田流转给了他们,不用种,每年还给流转费和分红。”寨沟村村民谢祖益高兴地说。今年70多岁的谢祖益家里有三口人,儿子有残疾,孙女刚毕业。他将家里3.7亩水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流转费1850元,儿子平时就在合作社务工,去年务工收入9000多元,年底了合作社还有600元的分红,收入突破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近4000元。
黄兴建说:“今年计划栽种莲藕35亩,有机大米350亩,实行稻鱼共生,再放养些泥鳅、黄鳝。”合作社将依托寨沟朱鹮基地的生态、田园、自然等优势,发展高端民宿、田园康养稻田艺术、农耕文化、亲子体验、体验式消费,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我们也准备发展民宿,搞旅游。”张善红说。这几年随着来看朱鹮的游客多了,一些群众就看到了商机,开始试点做农家乐了。村民易炳春,家里是楼房,位置也好,陆续接待了一些游客。“今年再打一年工,挣点钱,明年回来,把房子收拾一下,准备开农家乐。”村民张善红介绍说。
对于寨沟村下一步发展,“村上被镇上确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加上国宝朱鹮、党性教育基地、十八丈瀑布。”谈到村上的发展和未来,张善红胸有成竹地说。他们将依托这些资源,大力发展康养旅游,发展民宿,真正把村上的旅游产业发展起来。
来源:安康日报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1552&eid=11229&idate=1_2022-05-30
什么样的动力和情怀让他十五年如一日地坚守?让我们走进秦岭腹地的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走近这位“守鹮人”,探寻他——
坚守的理由
杨宁 摄
党永霖 摄
杨宁 摄
党永霖 摄
党永霖 摄
靳勇 摄
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程志林
15年前,在前途和理想之间,他选择了与鸟为伴。
15年来,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他选择继续守望和初心不改。
15年中,他行程24万公里、科普宣传达3万余人次,见证了50多个朱鹮家庭的建立,310只朱鹮宝宝出生。
15年里,他用自己的坚守,让朱鹮在秦岭腹地的宁陕落户生息、自由飞翔。
他就是陕西省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站长李夏。
与朱鹮结缘
“这几天正是朱鹮孵化的时候。主要任务是观测孵化情况,还有防蛇。”4月18日中午,结束朱鹮野外巡护的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站长李夏边停车边说。
在准备好冲锋衣、牛仔裤、运动鞋加上摩托车,一副野外工作的标准装备后,李夏讲述起了他与朱鹮的15年。
今年40岁的李夏,2004年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宁陕县林业局广货街镇林业站工作。两年后,作为一个年轻人,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缺少挑战性。让李夏一度感到了迷茫,想到了辞职。而后不久,一次工作调动却让他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为拯救和保护世界最濒危的珍稀鸟类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2007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陕西省在宁陕县启动实施了朱鹮野化放飞试验和再引入工程,成立了宁陕县朱鹮异地野化放飞实验基地管理站,李夏从林业站调到了朱鹮管理站。这次调动让他与国宝朱鹮结缘。
“我第一次见到朱鹮是2007年3月8日,也是我到管理站上班的第一天。当天,从汉中洋县首批‘移民’的10只朱鹮也来到管理站。”回想与朱鹮初次见面的时间,李夏现在仍然是记忆犹新。
5月31日,是朱鹮野化放飞的日子,首批26只健康的人工饲养朱鹮迎来了它们一生中第一次“任性”飞翔。与此同时,李夏也开始了对它们监测、跟踪和保护的艰辛历程。
“那时候,每天起来看到朱鹮,都面对着挑战。”李夏说,正是这样的挑战,让李夏对工作产生了热爱。
从此以后,为了掌握朱鹮在野外的生存状况,每天天没亮,李夏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沉重的监测设备,沿着山沟、河流寻找着朱鹮的活动踪迹。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坡,山高沟深,无线电跟踪设备受到了极大限制。有时由于山体的阻挡,即使朱鹮就在不远处,还是收不到任何信号,以至于监测的效率很低。经过反复摸索,李夏逐渐找到了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无线电跟踪方法,先后监测到了所有佩戴无线电跟踪设备的朱鹮,并逐步掌握了它们的活动规律及生存状态。
再难也要干
“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它们的未来会怎样?” 工作初期,面对这些问题,让李夏陷入了迷茫。
由于是首次野化放飞,没有资料可以参考,一切都需要李夏自己去摸索。“可以说,我们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李夏说。
加上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对保护朱鹮的意识不强,给朱鹮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最开始,我是见到村民绕着走,路过县城绕着走。”李夏告诉记者。
最初听说要放飞朱鹮、保护朱鹮,当地村民还有抵触情绪,“国家钱真是花不完了,花钱养鸟!” 因为朱鹮需要经常到附近的田地里觅食,会对作物造成一定损失,李夏经常被寨沟村民围起来。“有的会说自己秧苗被踩了、玉米被毁了,虽然经过自己的一番解释,最后都安全走了。”李夏说。可能是群众表达心中的不满,但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每次见到村民时都绕着走。加上自己成天山里跑,整天一身汗,怕遇见熟人。野外监测时,只在县城周边开展工作,就算是从县城过,也选择是在人少的时候。
李夏说:“最初,最大的难题是去哪里找它们,有时候跑两三天连朱鹮的影子都看不到。”为了找到朱鹮,经常背着设备漫山遍野地跑,经常是早出晚归。
在建站初期,一切条件都很差,到站上唯一的路还是土路。“每到下雨,路就走不成,骑摩托车也不行,只能步行,脱了鞋光着脚一步一滑地走到站里。”李夏说。与此同时,随着基地人员陆续离开,面临的困难日益增多。出于对工作的热爱,这些困难都没有让李夏产生退却的念头。在开展朱鹮救护的过程遇到的一对兄妹,让李夏更加坚定了干下去的信念。
2008年的一个周末,李夏接到城关镇汤坪村的一个电话,称一只朱鹮落在自家的院子里。李夏火急火燎地赶往现场,原来这只因降雨饿了好几天的朱鹮,意外飞到了他们家院子的角落,上初中的黄姓兄妹找螃蟹、挖蚯蚓喂朱鹮,两人一直守着朱鹮,等到李夏来了才放心离开。“连老百姓都这样爱朱鹮,我没有理由懈怠。”李夏暗暗下定决心。
朱鹮孵化期间,蛇对朱鹮的危害是李夏最担心的。为了防蛇,他想尽办法,“给树干刷油、包塑料膜都干过。”李夏说。最终通过长期观察摸索,他找到了一种有效的防蛇办法。
乐为守鹮人
4月14日,在朱鹮野化放飞基地,一只小朱鹮破壳而出。
李夏说:“经过这些年摸索,摸清了人工繁育,如何降低和减少朱鹮对人的依赖,恢复自然繁殖的能力。”
宁陕现在算是放飞点中最成功的一个。现在,野外朱鹮种群已达300多只,种群年龄结构、雌雄比例越来越接近洋县原生的朱鹮种群状态。而他也通过自学,逐渐成了研究朱鹮的专家,发表了多篇论文,经常被邀请去讲课。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李夏一年很少在家,家庭的支持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李夏的爱人是一名教师,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爱人今年带高三,站上也离不开人。”李夏说。眼下是朱鹮繁殖的关键期,也是高考的冲刺时刻,两人都忙,有时孩子都没有人去接,即使是这样,爱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过一句怨言。
“我爱人说,看上的是我工作认真负责,人踏实,才决定跟我。”李夏笑着说。人家谈恋爱都是爱电影,和我谈恋爱是看鸟。最让李夏感动的是,有次吃饭时,妻子对孩子说,你们以后考大学也学生物,和你爸干一样的工作。
更让李夏感到欣慰的是,近年来,随着宣传工作的不断普及,人们保护朱鹮的意识也提高了,也越来越理解并尊重他的工作。“最近几年,村民见到我都主动打招呼,很多时候村民发现行动不便的朱鹮,都会打电话给管理站。”李夏说。县上也给了很大的投入,基地所在的寨沟村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原来的土路现在成了水泥路。“不管是野化放飞前期还是野化放飞期,省市县领导、专家学者各级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才让这项工作开展下来。”李夏补充到。
从事保护朱鹮15年来,不管是夏阳冬雪,李夏从未间断。“我与朱鹮之间是平等关系,不是我照顾它,我们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李夏说。在他的眼中每一只朱鹮他都知道他们的“故事”,已经不是单纯的一只鸟了,从它们的身上,也让我学到了责任。朱鹮在残酷的环境下,都在克服困难努力生存,更何况是人呢?
“现在,看朱鹮、保护它已经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为此,他还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心境:“年少轻狂一杯酒,栉风沐雨十年情。初发之心终不悔,此生愿为守鹮人。”
来源:安康日报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1552&eid=11230&idate=1_2022-05-30
- 上一篇 > 宁陕县10名“文化旅游形象大使”新鲜出炉(附名单)
- 下一篇 > 吉祥朱鹮 美丽宁陕|我在他乡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