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关”文化,中国战争和历史总是与它密不可分。吴三桂一怒为红颜为山海关,杨家将大破辽兵的雁门关,郑成功一战成名的仙霞关,春风怨杨柳的玉门关,玄宗幸蜀的剑门关 。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风吹雨打,留下了众说纷纭的故事。宁陕五郎关自北宋以后开始这样的名称,这源于两种不同的传说。

 

    北宋年间,辽军进犯西北,妄想由此取道汉中,杨家将杨五郎应朝廷之名,率兵将五千余人,防守宁陕和石泉的饶丰关,并在宁陕老县城以西十里处安营扎寨,因地制宜,依山傍水,修建关卡,屯兵操练。与宝鸡大散吴遥相呼应,互为犄角,有效巩固了北宋王朝的西北防线。杨五郎在次驻扎一年,秋毫无犯,令士兵操练之余,帮助百姓开垦耕种,栽麻纺线,深受百姓爱戴,为纪念杨五郎功绩,关隘被百姓称为“五郎关”。.

另一种说法,说是宋朝末年,兵匪四起,劫掠百姓,波及乡野,有富户王氏五兄弟武艺精湛,义薄云天,出资并率领乡勇修关卡,防御盗匪,让此地二十多年平静安定,有“五郎关”来历之说。

 

    不管是哪一种传说和来历,关隘下的基石和川流不息的长安河,似乎印证和诉说这不尽的传奇故事,经历风吹雨打,关卡在上世纪初已破败不堪,杂草丛生,一派凋敝之象,现经政府修整,重现当年之貌,远望气势恢宏,雄奇壮观,近看雕梁画栋,文化深远。关隘与环山公园相连,成为人们闲暇锻炼的天堂,赏云观雾的佳处。

   随着长安河而下,漫步县城老街,颇具川文化右老砖术结构,青砖黑砖,昭示着当年的繁华盛情,已是陈迹斑斑,街道上香飘四溢,各色小吃,热气腾腾,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行不多久,来到五郎关之下,初春的关隘,道道吐着新绿,处处绽放鲜花,登上关门,凭栏眺望,林海苍莽,群山耸翠,让人感觉每个肺泡都清新起来。沿关门步入环山公园,鹅黄的鸡蛋花,在清风中颔首微笑,嫩绿的羊胡子草如少女的发髻,梳理得整齐光滑,前来踏青郊游,身心愉悦,深吸一口,神清气爽。

 

    初夏时节的五郎关,灰绿,碧绿,翠绿,新绿,由远及近,汇成一片绿的海洋,清风吹拂,满山绿廊翻滚,犹如汹涌的波涛。盛夏夜晚,四下热浪尚存,走上关门,漫步公园,凉风习习,丁香花香飘四野,朦朦胧胧,织成睡莲一样柔软的梦。

   到了中秋,再探五郎关,只见“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黄叶随风如同飞舞的黄蝴蝶,落满山路,簌簌作响,野猕猴桃沉甸甸的挂满枝头,青石板上板栗随处可捡,几只松鼠在树上觅食松果,听见笑语,飞窜而去,拾捡几枚松果,砸开取食,满嘴松香,带着丰收的韵味,满载而归的喜悦充满心田。

    深冬的五郎关,是诗情画意,是妙趣横生,山风凛冽,白雪皑皑,一群麻雀在枝间跳跃翻飞,偶尔触碰树枝,积雪如粉飘散,在阳光中显得晶莹剔透,集几把白雪,随手捏一个雪娃娃,冷得撕心裂肺,却仿佛找回童年的趣味。

    又是一年春意盎然,五郎关下,一副人勤景美的锦卷,正在宁陕大地徐徐展开,正是雄关山色,一时都归壮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