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是一个林业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27所,教学点16个,幼儿园(小学附设幼儿班)32所。2011年宁陕县被省政府命名为“双高双普”合格县。2012年10月 “创建省级教育强县”通过了省政府教育强县专家组的前期评估。2013年10月“创建省级教育强县”正式通过验收。
宁陕县教育督导室在省市教育督导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发挥,教育督导工作随着“两基”、“双高普九”、“双高双普”、“ 教育强县”建设的快速发展而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走向成熟,在实施素质教育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促进了宁陕教育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强化督政为重点,着力推动政府履行教育职责
一是健全督导机构,为教育督导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宁陕县认真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和《陕西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建设标准》文件精神,于2012年完成了省级标准化督导室建设工作,按规定落实行政级别,落实工作待遇,具体负责制定和实施教育督导规划,研究相关政策措施,指导、督促各镇和学校开展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教育发展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现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编制总数为3人。督导室内设督政股、督学股、办公室。配备了11名特邀督学,35名专兼职督学。县政府把教育督导经费纳入全县教育投入统筹解决, 2010至2011年分别列支5万、10万元,从2012年起列入财政正常预算,每年10万元;二是完善督政机制,实行目标考核。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印发了《关于落实党政领导推动教育优先发展责任的通知》、《关于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县直部门(驻宁单位)支教帮校工作的通知》。将教育工作纳入镇、县直部门(驻宁单位)工作考评和党政领导任期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发挥职能作用,经常深入到全县各镇、各部门、各学校,进行调研,不断完善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认真开展督导评估工作,增强督导评估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突出督查重点,确保教育督导工作出实效。我们始终把管理体制、教育经费管理与使用、教师队伍建设、控辍保学、职业教育、教育发展环境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大权重分值,充分发挥了督导的激励导向作用。
二、以316工程督导评估为抓手,着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我县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全县49所学校开展了学校发展水平316工程督导评估,其中优秀12所,良好22所,合格12所,不合格3所,对不合格的学校进行了重点跟踪限期整改,对所评估学校存在的问题下发了整改意见书,并对整改反馈情况进行了复查,通过“316”工程的督导评估,有效提升了校长的管理水平,更新了教育观念,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在第一轮评估中共推荐表彰县级优秀学校12所,市级4所,省级2所,为“双高双普”达标,创建教育强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3年,在第一轮316工程督导评估的基础上,启动了学校素质教育316工程督导评估工作。目前,已评估学校16所。
三、以创建省级教育强县为契机,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宁陕县在2011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双高双普”合格县后,坚持教育发展不停步,认真整改在验收时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努力提升“双高双普”水平,及时启动了向教育强县奋斗的新目标。为实现教育强县目标,宁陕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认真履行工作职能,一是认真调研。组织人力对全县教育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并对照《陕西省教育强县(区)评估指标体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整改意见,报县政府决策;二是抓好培训。为确保“教育强县”顺利通过验收,宁陕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县教育创强培训会,邀请教科所副所长、省创强专家组成员到我县作教育创强专题辅导报告。组织教体局机关分管领导、业务骨干、部分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一行,到彬县参观学习。并分别组织召开了创强档案培训会、图书管理员培训等多项单项培训;三是加强过程督导。宁陕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将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作为责任区督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加快教育强县创建步伐;四是加强宣传。自创强工作开展以来,先后举办教育创强简报23期,及时反映宁陕教育创强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