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实施的第四年,为了全面掌握宁陕新农合工作的发展态势和农民受益情况,巩固和提高新农合运行质量,由县政协副主席张海庆同志带队,我们先后深入到龙王镇、太山庙乡、汤坪镇、四亩地镇等地,对镇政府、卫生院、部分村卫生室、农户就新农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宁陕的新农合工作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意见建议。
一、调查情况
(一)样本数量及调查内容
本次调研共选择四乡镇、八个村,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
调查内容设置10个方面的的问题,即:一是基本情况,包括家庭人口、参合人数、交纳资金情况;二是受益情况;三是首选医院;四是最不愿意去的医院;五是住院补偿公示情况调查;六是对合疗机构满意度测评;七是对农民是否持续参合态度的调查;八是对新农合存在问题的调查;九是征求对合疗的意见和建议;十是新合疗政策知晓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结果
调查方法采取走访座谈、查阅相关资料,听取党委、政府、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工作介绍、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个方面对新农合工作的意见建议,全面、真实、客观地了解新农合工作的发展状态,特别是参合农民的意愿,在此基础上归纳汇总形成报告。
据100份问卷调查表汇总统计,100户中应参合人数为413人,已参合人数404人,参合率为97.8%;认为目前个人缴费数额合理的占97%,认为不合理的占3%;100户中有51户报销医药费68765元,认为能及时报销的占100%;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医疗质量满意的占96%,基本满意的占4%;对报销比例满意的占97%,不满意的占3%,看门诊首选乡(镇)卫生院的占69%,选村卫生室的占29%,选县医院的占2%;住院首选乡镇卫生院的57%,选县医院的占39%,选县外医院的占4%;有50%的农户最不愿意去县外医院就诊,16%的农户不愿意去县医院就诊,4%的农户不愿意去乡镇卫生院就诊,30%的农户不愿意去民营医院就诊;经常看住院补偿公示的占40%,偶尔看的占41%,不看的19%;对新合疗经办机构满意的占83%,基本满意的占17%;愿意持续参合的占96%。不愿意持续参合的占4%;对新合疗政策知道的占30%,知道一些的占68%,不知道的占2%。
调查中,农民还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一是部分参合人员认为慢性病(特殊门诊)报销比例偏低;二是要求把椎间盘突出纳入慢性病报销范围;三是在县外看病报销时限太严格,不方便办理;四是汤坪镇属大镇应增添医疗设备,配备合格医护人员(目前只有一名医生);五是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控制药价;六是希望县医院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七是希望强化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医护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让更多的人参合。
二、新农合运行的态势及经验
据县合疗办提供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我县的参合率分别为98.65%、98.8%、98.87%、98.37%,位居全市第一。四年来共筹集新农合基金2284.447万元,截止2010年3月底共有68542人次在新农合制度中受益,合疗基金支出1293.53万元。其中2007年筹集合疗基金292.375万元,支出203.8万元,基金结余88.58万元;2008年筹集合疗基金526.842万元,支出280.13万元,基金结余244.82万元;2009年筹集合疗基金590.97万元,支出711.1万元,基金超支120.13万元。截止2009年底基金累计结余177.83万元。2010年筹资874.26万元,1-3月基金支出98.5万元。
据调查,我县2009年合疗住院人数较2007年增长了65%,达到3759人次;报销补偿费用较2007年增加432.4万元,达到 711.1万元;次均补偿达到1372元,较2007年增长了497元,综合补偿率为47%,较2007年增长10%。2009年参合群众受益面达到81%,较2007年的3.5%提高了77.5%。我县人均住院费用在全市评比中位居前列,2009年被评为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先进县,受到省政府表彰。
通过抽样调查和以上数据表明,我县新农合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几年的艰辛努力,现已步入健康发展之道,成为惠及全县农民的民生工程。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认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是政府重视、部门配合、措施得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农合工作,把新农合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主要领导任主任,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和民主监督委员会,并把新农合工作列为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各乡镇政府把新农合工作纳入为农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层层落实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大力配合,积极参与,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保证了新农合工作稳步推进。
二是形式多样、覆盖广泛、宣传到位。县、乡采取网络、电视、展板等多种形式,积极向农民宣传新农合各项政策,编印了《新农合政策宣传手册》、《参合群众须知》、《致参合群众一封信》等宣传资料发放到户,使参合农民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新农合各项政策,据调查群众对新农合政策知晓率达98%以上。
三是积极探索、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为保证新农合工作的规范运行,县合疗办先后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理各项工作;全面实行了“直通车报销”制度,方便了参合群众报销,保证了补偿资金及时到位;根据新农合基金运行情况和筹资额度的增加,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对新农合补偿方案进行了四次优化调整,不断完善报销规定,全面开展了门诊统筹报销,扩大了参合农民受益面,提高了群众满意率。
四是强化监管、严控把关、规范运行。一是合疗办严格按照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的规定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行为进行监督审核。二是加强监管,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三是乡镇认真落实公示制度,确保参合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四是基金管理实行“收钱不管钱、管钱不用钱、用钱不见钱”的管理原则,严格执行专款专用、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三户两印”和双审双签制。五是定期不定期地深入定点医院和住院报销患者家中现场查询,掌握定点医院对政策执行情况,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三、新农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政策宣传不透彻。参合农民及基层干部对相关政策了解不全面或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影响了参合农民的信任度。在宣传时,由于只注重新农合制度优越性宣传,忽视了互助共济性质的宣导,使部分参保群众形成一种“付出多少回报多少”的自利受惠心理,互助精神体现不足。部分乡镇未及时将合疗办每月提供的住院补偿、个人补偿情况向各村公示,造成参合群众和村干部对补偿及享受报销情况不了解,甚至误解。
2、筹资机制不健全。目前筹资工作采用的是“年底集中收缴”的方式,筹资时各乡镇干部职工同时出动,深入千家万户收缴,基金筹集成本较高。加之部分农民的参合意识不强,增加了筹资的难度。有的乡镇部分村由集体为农民代缴合作医疗基金,致使部分农民对合作医疗政策不了解,对续保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3、管理体制不完善。新农合是政府主导的医疗保障制度,各级政府是新农合管理的主体。但我县管理体系仍不完善,乡村两级政府只负责每年的筹资任务,平时对新农合缺乏监督管理,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无办公场地、无办公经费。现在乡镇合疗管理都由乡镇卫生院代管,这样就出现了“医院管医院、医院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局面。新农合实施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民生工程,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缺少了乡村两级政府的监督管理,会影响到新农合的健康持续发展。
4、管理手段需改进。我县新农合管理仍采用的是手工操作,准确率不高、工作效率低下,不能适应新农合工作需求。
5、医技能力待提高。根据政策规定,乡镇卫生院作为农民一级医疗机构,补偿标准高于县级及县外医疗机构,是农民首选的医院,但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不完善,医生太少,医疗技术不高,服务水平跟不上,农民患病后,难以从乡镇卫生院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群众反映强烈的药品价格不统一、药价高,影响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6、医务人员报酬低。乡镇卫生院普遍反映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月工资不到1000元,与同期毕业分配到教育、计生等部门工作的同学有明显的差距,导致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工作不安心,服务意识差。医疗机构有明显的趋利行为(如药价高、乱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7、慢病补偿需完善。在调查中农民反映特殊慢性病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报销时限等还不尽合理,新农合制度还不尽完善,需进一步提高报销比例、简化报销程序,加强基金管理,方便群众报销。
四、对新农合工作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着力在宣传新农合政策的针对性、多样性、细致性、明确性上下功夫,做好典型事例的宣传;紧紧围绕如何树立和提高农民的互助共济意识、疾病风险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医疗机构服务意识;要抓好日常宣传与重点时期的宣传相结合,树立参合农民受益典型,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让新农合政策在广大农民群众心中生根开花,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农民的参合率。
2、积极探索长效筹资机制。在乡镇合疗办设立新农合缴费窗口,改突击收缴为常年接受新农合缴费,或建立代缴代扣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便捷高效的筹资新模式。
3、进一步核实农业人口基数。人口基数是新农合事业的基础,其数字的准确性决定新农合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议对我县各乡镇农业人口进行核实,以实际人口给各乡镇下达参合任务。
4、依照有关规定完善管理机制。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通知(陕政发[2009]62号),建议明确乡镇合疗办编制,设固定新农合管理人员,以加强乡镇对新农合工作的管理。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让乡镇政府真正在新农合制度推行中占主导地位。加强县合疗办的能力建设,按规定落实人员编制、将工作运转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建议按各村人口规模的不同,适当增加村级新农合工作人员的补助,化解“无人办事”的困难。
5、创造条件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尽快开发使用相关软件,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缩短报销时间,确保数据准确和资金安全,实现科学管理。
6、加强行风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一是县乡医疗机构要珍惜新农合带来的发展机遇,抓好医德医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使农民群众通过医疗服务感受到新农合带来的实惠;二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稳定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使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医务人员,尽量做到让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减轻农民群众医疗负担。三是要加快县、乡(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乡镇医院,要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与此同时,要鼓励各级医疗机构间的纵向合作,使上级医疗机构的技术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四要进一步完善药品采购制度,努力降低药品价格。
总之,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协调一致、顺畅运作的工作格局,初步建立了乡(镇)征、县管、民用的新农合运行模式和组织管理体系。目前,新农合基金运转安全,制度运行平稳,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促进了农村的和谐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