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海波 何源
跻身“2020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榜单;累计50个月无刑事命案;连续4年被国家信访局授予“信访三无县”;县公安局连续侦破3起十年以上命案积案……这些成效与数据源于宁陕县持续创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近年来,该县以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情”,确保不出现“大问题”的理念,坚持“平安建设无小事、群众面前无小事”工作原则,探索小服务、小网格、小信访、小调解、办小案的“五小”工作机制,开辟服务群众的“大通道”,促进司法“大公平”,构建社会治理“大平台”,将服务覆盖到个人,矛盾化解在基层,民心凝聚于责任,全力打造“平安宁陕”品牌,有效地提升了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服务覆盖到个人
晌午时分,平博关闭了位于筒车湾集镇的商店,提着1桶油和1袋面条来到结对帮扶的盲人陈日升家。陈日升因眼盲所以常年在家,妻子在外务工,作为筒车湾镇胶州小区“家家帮”服务队的队长,平博主动要求帮助陈日升一家。
平博介绍,“家家帮”服务队主要有临时看护、定期打扫、暖心关怀、信息共享等职责,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增进小区居民沟通和联系。
和宁陕多数搬迁安置小区一样,胶州小区的居民集合了多个村落,新的居住环境也构架出新的邻里关系,生活习惯的不同加之楼房闭门闭户的设计,导致邻里间的交流和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逐渐淡化,甚至产生矛盾,给社区治理带来挑战和压力。经过不断摸索总结,该小区探索出了“家家帮”管理新模式。
“家家帮”服务队成员主要由社区的乡贤、人大代表、党员群众、妇女、青年等组成。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本着“服务队主导,家家都参与”的服务模式,根据住户的实际情况,采取“划片区、分楼栋”的方式长期开展结队帮扶活动。目前,小区已结对帮扶老弱病残困难群众84户。
“家家帮”服务队为基层群众提供“小服务”,但全面覆盖每一位需要帮助的居民,他们与“网格化”管理体系一样都是宁陕县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里最小的单位。
在筒车湾镇许家成村三级网格员朱汉平的网格员管理工作日志上,清晰地记录着每一次巡察时间、工作内容、发现问题和处置情况。从玉米收割到二级路水沟质量问题,从村民利益纠纷到农作物受灾情况统计,朱汉平是他所管理的“小网格”里存在情况的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的第一人。
“有时候有些家庭两口子吵架或是林地的边界有纠纷,我们网格员到村上去解释、调解,能化解很多矛盾,避免了村民有一些小矛盾就去上访,减轻了镇村的工作压力。”朱汉平表示。
宁陕县在全县城乡村(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以村民小组每50户左右、县城和集镇社区每80户左右划分网格,将人、地、事、物、组织等纳入网格化信息系统管理,实现精细化管理、零距离服务。目前,宁陕县已划分一级网格11个、二级网格80个,确定三级网格员388人。
通过“家家帮”提供“小服务”,立足“小网格”构建综合治理“大平台”,宁陕县将社会综合治理体系的“触角”延伸至“个人”,将服务全面覆盖至每一位群众,同时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综合运用综治信息系统、综治视联网、公共视频监控网络,强化实战运用,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矛盾化解在基层
“我们农村的什么也不懂,不会打官司,司法调解是替老百姓办事的。调解结果我们很满意,感谢他们的耐心调解。”龙王镇永红村村民蒋某说道。
10月中旬,蒋某的丈夫储某在进行害木采伐清理除治工程作业时,发生意外去世,因与施工企业关于赔偿沟通无果,便到县信访接待中心请求帮助,经由信访窗口案件被移交给县司法局,接受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的帮助。
经过多次协调,10月22日,双方达成协议,并经过了宁陕县人民法院司法确认。蒋友玲及其家庭对这起矛盾调解事件的调解结果较为满意,也让他们这个家庭在受到重创后有了些许安慰。
近年来,宁陕县不断完善信访和司法调解程序,以信访“小窗口”提供服务群众的“大通道”,以司法“小调解”实现“大公平”,以妥善公平的服务解决问题,为许多当事人排忧解难,做到将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牢固树立‘信访接待小窗口,服务群众大平台’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人民满意窗口’创建活动,坚持敞开大门听呼声、听意见、听诉求,及时受理、分流、处置信访问题,全面推行‘最多访一次’,着力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以最快速度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实现了信访事项高效办理。”宁陕县县政府办信访督查专员桂文旭介绍说,全县信访形势持续好转,群众上访总量逐年下降,自2016 年以来连续荣获全国信访“三无县”。
“人民调解利用法、理、公德、风俗等理论进行调解,让纠纷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矛盾激化,避免‘民’转‘刑’,节省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负累,为构建和谐宁陕作出积极贡献。”宁陕县人民调解委员会会长吕家红表示。
据悉,宁陕县构建以传统村(居)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为依托,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配合、分工合作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目前全县有调解委员会103个,调解员有745人。2020年1至10月排查各类民事纠纷307件,调处302件,调处成功率98%以上。
民心凝聚于责任
“2020年2月17日20时,城关镇拱桥附近有一名老人疑似精神有问题找不到回家的路,请求帮助……”“5月20日17时14分,黄某平报警称自己的包在家附近丢失,请求帮助……”“7月28日凌晨4时,接群众求助,自己哥哥在三星夜市醉酒导致联络不上,请求帮助……”
这是宁陕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城南社区警务室的报警求助登记簿上的记录。城南社区警务室位于宁陕县城关镇民安桥头,全天24小时接受群众求助,是解决群众“小案件”的第一站。
宁陕县把握人民群众对社会平安的新期待,把小案办理作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具体实践,通过“传统警务向智慧警务转变、单兵警务向联动警务转变、被动警务向主动警务转变”三个转变,不断深化“破小案、暖民心”工程,打造了破小案“宁陕模式”。
“前几天有一名走失的儿童,我们接警后迅速出动办案民警和社区民警寻找,同时在全县所有小区群和信息平台发布信息,不到3个小时就找到了孩子。”城南警务室民警曹云介绍。
曹云提到的儿童走失案件是11月7日一名叫张某杰的孩子从宁陕县医院走失,后经过民警多种途径终于在城关镇旬阳坝村找到。
“在得到消息后民警和我一起去旬阳坝村把孩子接回来,他们的办事效率很高,服务也好。”张某杰的父亲张某国评价。
“作为派出所基层警务室民警,我们能做的就是穿着这身衣服,切身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帮他们解决切身发生的问题,让他们百分之百满意,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曹云说。
“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案件再小,对老百姓来说也是大事,坚决打击整治盗抢骗等多发性侵财违法犯罪活动,做到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好地控发案。”宁陕县公安局副局长魏阳升介绍。
与面向群众的基层警务室不同,110接报警服务大厅无疑是距离群众“最远”也是“最近”的地方,这里主要肩负24小时全天候受理公众紧急电话报警求助、指挥调度、视频巡查等职责。
“日常工作中,接到群众报警,我们会第一时间指令一线处警单位,持续跟踪警情处置情况,实行警力动态增援,确保警情快速、精准、规范处置,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110接警中心民警贾恒恒介绍。
宁陕县建成了“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在县公安局、派出所和警务室全面建成监控平台,基本实现了重要部位、重点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构建了封口扎边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率先在全市全警配备了移动警务通,为一线执法所队统一配发了4G执法记录仪、毒品检测设备、新式警械武器等执法执勤装备,通过一线执法所队使用科技装备服务保障破小案能力水平不断提升。
“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是否认可、是否满意作为社会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综治中心职能作用,筑牢基层基础,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宁陕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述勇表示。
原文链接:安康日报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811&eid=5811&sid=38019&idate=1_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