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过后,陕西宁陕县梅子镇晴空万里。汽车绕着方家岭至耳扒路环山路缓缓前行,来到安坪村瓦房组时,薛从波正在地里忙着栽葱。

    “自己种点菜,免得花钱买。”薛从波说,“趁着天气好,我把长得密的葱子分一下。再过一个来月,家里就要收天麻了,就没时间弄菜地了。”

image001.jpg?x-oss-process=style/w10

空闲时间,薛从波就去天麻地里锄草。

    38岁的薛从波,家中有六口人。2016年以前,他一直在外当建筑工人。2016年底,因为父亲和女儿相继患病,薛从波不得不返回家乡。

    “父亲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感觉天都塌了。”当得知父亲检查出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时,薛从波突然间感到了压力。父亲倒下了,10岁的女儿又患有先天性血管瘤,薛从波夫妻俩辗转重庆、上海等地为女儿看病,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一家人吃住、路费花销,让薛从波有些吃不消。

    “那时候,感觉人都快绝望了。家里两个病人,把我压得喘不过气。”薛从波说,多亏脱贫攻坚政策好,“父亲和女儿看病花费近50万元,新农合报销了近40万,我花了10来万,女儿上学还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image003.png?x-oss-process=style/w10

                 2017年,父亲和女儿的病情慢慢好转,薛从波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开始发展产业,投入4万元做前期天麻育才、购种。

           “开始比较辛苦,用马驮菌材,其余全靠肩挑背扛。”薛从波记得,当年天麻收入两万多元,加上在附近工地上务工收入一万多元,2017年底薛从波脱了贫。此外,他掏了一万块钱,告别了半山腰上的土墙房子,在子午社区安置点购买了107平方米的新房子。

image005.png?x-oss-process=style/w10

薛从波居住的搬迁小区环境优美。

     现在,薛从波搞产业,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镇上把水泥路修到了天麻地跟前,他骑摩托车就能到地里。每年十月,是薛从波最忙的时候,妻子暂时辞去了社区工厂的工作,上山帮忙挖天麻,当天挖出的就被上门收购的商贩收走,天麻变成了现金。

    2019年底,经过不断扩大规模,薛从波发展了4亩天麻、6亩猪苓,家中有四分地种植当季小菜,2019年全家收入7万元,比前两年又有长进。

    “现在日子好得很,发展产业有产业奖补,妻子在社区工厂上班有1000多元工资,女儿上学免学费,看病能报销,护林员有工资,有空了我还在附近工地上打工。”提及这几年的变化,薛从波感慨不已,“这日子呀,一年会比一年好!”

(通讯员 谭海波 杨卓)

原文链接:人民日报客户端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5964974/588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