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韩建乐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收官之年,在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人大代表如何挖掘出贫困村的发展潜力,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宁陕县龙王镇人大代表用行动践行了“我当代表为人民”这一理念,在产业扶贫上大显身手,让“特色”成为“亮色”,产业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搬迁户就业谋出路

    位于龙王镇河坪村的河坪安置社区,是龙王镇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现已入住180户来自河坪、莲花、棋盘等村的搬迁群众。作为宁陕县人大代表、河坪村党支部书记的吴登平不等不靠,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优势,远赴河北等地引进服装箱包、藤条编织、竹炭加工等企业,在河坪安置社区建成社区工厂,就近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真正让群众能够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

    “河坪安置社区先后引进了包厂、服装厂,建起了竹炭厂、竹椅厂,还开办了人工养殖娃娃鱼加工生产线和蜂蜜灌装车间。同时,外村搬来的搬迁户,村上也解决了将近10多亩的土地,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心菜园’”。吴登平说。

    搬迁到河坪安置社区的棋盘村贫困户钟瑞乾说:“开始搬到这里还是有些顾虑,担心没有地种,失去收入来源。”后来吴登平介绍了他的妻子到服装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收入2000元以上,还针对钟瑞乾本人特长,给他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安置社区的绿化管理。

    “从山里搬出来住到安置社区,彻底告别了以前翻山越岭走泥巴路、家人患病没法到卫生室而硬扛的苦日子,我很感动!” 钟瑞乾由衷感叹道。

为群众打造产业平台

    8月28日,龙王镇东沟村村委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天,龙王镇永前农林特产专业合作社正在为务工群众发放报酬。

    贫困户王学会今年57岁,她高兴地向笔者说,通过永前农林特产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就业平台,她仅凭园区务工和给工人做饭两项收入就达到1万多元。据悉,此次合作社共向群众发放了务工工资近20万元。

    据了解,永前农林特产专业合作社由龙王镇人大代表苏永前创办,合作社主要产业是油用牡丹、天麻种植和林下养殖。目前,园区已流转土地和林地千余亩,通过集中化种植、集约化生产发展本地产业,带动80余户群众订单式种植天麻5万窝。合作社还负责天麻种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让种植户少了后顾之忧。

    苏永前向笔者介绍,天麻是他们这里的传统产业,为了把这项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他领办的永前农林特产专业合作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除了订单式种植带动和收购保障外,合作社还承担着天麻繁殖栽培的任务,就近就地育种,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闭环。

    “这样一来,通过市场主体带动,就把贫困户嵌入到了产业链上,确保贫困户有可靠的产业和稳定的收入。”谈到龙王镇的产业方向和带贫模式,龙王镇镇长曾科信心满满。

扶贫路上的“夫妻档”

    陈勇和田文艳是龙王镇脱贫攻坚一线人大代表带头发展产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夫妻档”,陈勇是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妻子田文艳是县人大代表。他们牵头成立了龙王镇田园合作社,在棋盘村建设了一个年出栏达1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通过带动贫困户订单式领养、务工等途径,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田园合作社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防疫和养殖技术指导,达到出栏条件后由合作社按照签订的保底回收价统一回收,将养殖户与合作社捆绑在一起,建成利益联结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市场风险。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除了养殖收入外,还可以获得收益分红。

    “我们跟大北龙养殖公司合作,统一采购仔猪,一部分由合作社养殖,另一部分由贫困户领养。贫困户除了售猪收入,还可以享受国家的产业奖补政策,每头生猪净利润在800元以上。”田文艳介绍。

    现在,在离生猪养殖基地1公里以外的地方,田园合作社正在新建二元母猪繁育场。陈勇介绍:“我们多次邀请安康市和宁陕县的畜牧主管部门专家到繁育场,从人畜分离、圈舍布局、消毒防疫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二元母猪繁育场,为养殖户提供优良仔猪。”

原文链接:安康日报 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698&eid=4956&sid=32784&idate=1_20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