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海波 何源
       春有金黄的油菜花,夏有灿烂的油葵花,秋后的苦荞花,冬季纯白的雪花……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皇冠镇兴隆村,如今四季都能看到“花海”。
       近年来,兴隆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积极探索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农业+加工+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不仅夯实了产业就业的“底子”,也美化了村容村貌的“面子”,更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家的蜂已经发展到150箱,去年收获蜂蜜1500余斤,按照1斤35元出售,赚了5万余元。”兴隆村二组的贫困户黄忠堂指着堂屋里那几桶浅琥珀色的蜂蜜自豪地说。
       皇冠镇兴隆村地处秦岭南麓,生态资源丰富,中华蜂养殖条件得天独厚。从2017年,黄忠堂就开始发展中蜂养殖,当年养殖了20箱蜂,净赚2万元。
       2019年,在村“四支队伍”的牵头下,兴隆村流转群众400余亩闲置土地,建成了农业综合园区,发展油葵种植产业。油葵种植管理由兴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实施,村民个人承包土地,合作社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农药等,村民可自己管护、收割,合作社根据市场行情定价回收油葵籽,村民也可将土地委托给合作社统一种植。
      “油葵的统一种植管理,不仅扩大了村上的蜜源,带动90余户贫困户增收,还收获了两万多斤葵花籽,榨了八千余斤油,卖了四十多万块钱。”兴隆村村支部书记、主任岳小东介绍。现在,油葵和油菜都种到了黄忠堂的家门口。蜜源有了保障,黄忠堂对养蜂更有信心了,也进一步扩大了养蜂规模。
       金黄透亮的葵花油装在玻璃瓶内,被放置在一个印着“兴隆生态葵花油”字样的黄绿色相间的精致纸盒里。这样一套完整的包装,同村的陈二福一天能完成百余个。
       “这个社区工厂就建在我家门口。我家里有两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出门打工吧,走不脱,我和媳妇就在这榨油,包装。把家也照顾了,钱也挣了。”陈二福说到。
       陈二福和妻子务工的兴隆村宝兴社区工厂位于该村八宝安置社区,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经营主体,依托该村农业综合园区的产业,工厂将油葵、油菜、蜂蜜、木耳、香菇、板栗等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包装,延长了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了附加值。该工厂的建成和投产为安置社区的居民带来了工作岗位,有效解决了移民搬迁群众和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在兴隆村,园区务工的贫困户有91户243人,全村仅务工一项收入就达40余万元。
       “近年来,咱们四支队伍一直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结合兴隆村实际情况,我们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尝试以花为媒,发展油葵、油菜种植加工销售产业,目前,全村初步形成了‘基地+工厂+市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链。”省政府办公厅派驻兴隆村第一书记刘晓林介绍说。
       阳春三月,正是好春光,兴隆村的油菜像是在山间铺上了一条绿色的地毯。而在去年夏天,油菜地还是大片金黄的油葵。兴隆村的花海吸引来的不仅仅是蜜蜂,还有慕名而来的游客。“村上的油葵产业吸引了不少宁陕和西安的游客,他们在我家歇个脚,吃个饭,我们适当招待一下,走的时候他们还会买些蜂糖、腊肉。”兴隆村村民黄中堂笑着说。今年以来,兴隆村有好几户村民都计划在自己家的主导产业外,发展一项第三产业。修整在花田附近或者马路边房子,储存一批农副产品,许多村民的“农家乐”已初具模型。
       在发展乡村旅游这条路上,兴隆村早已行动起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立足本村优厚的山林资源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兴隆村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不仅注册了“八宝山珍”品牌,成立了“八宝山珍”游客体验中心,更针对村内大量闲置的民居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晓军教授团队、江苏省“半边山下”特色民宿团队,开展了项目洽谈,致力将兴隆村打造为乡村振兴的“三产融合”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