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云 通讯员 谭海波 杨 卓
2006年前后,宁陕旅游全面起步。十多年后的今天,旅游已真实写在这个秦岭中部号称“绿都”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
盯住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可为即做大做强。“一切围绕旅游转”,建立全域旅游大体制,形成上下一盘棋的共识共动,十多年间一届接着一届干,不怀疑、不观望、不自满,力度始终不减,社会资本扎根、生枝、开花、结果,“十年”只做一件事,“十年”磨出一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
坚持全域旅游引领,加快实施核心景区打造、服务体系标准化配套、全域风貌控制、全域产业融合、品牌宣传提升、全域资源保护、旅游创建保障“七大工程”,旅游产业提档升级了,旅游投入回报率提升了,旅游企业长足发展了,旅游富民梦想如期实现了,“旅游富民、文化兴县,”在宁陕风景这边独好。
把区域性战略决策化为区域性产业布局,把产业发展与群众发展紧扣一体,旅游开发与乡村社区建设紧密结合,全县即景区,全民即业主,全体即服务,全链条即效益,宁陕“四全旅游”尽显自己的风采。
从镇镇都是风景区,到全县是个大景区
“干土豆片,腊肉、豆腐干等土特产俏火的很,农家乐吃饭还要等,农家宾馆还要提前预定,街上时不时还会堵车。”广货街镇党委书记陈华介绍说。
这是今年清明节广货街旅游接待的情形。采访当地农家乐经营者,这样的旺季景象已有多年。伴随晴好的天气,距离西安一小时车程的广货街镇,靠着便捷的交通优势和良好的资源优势,凭借着秦岭峡谷乐园、秦岭四季滑雪场等景点,每天接待千余名游客。
广货街镇红火的旅游在全县起步最早,已有十多年的长足发展,这成全县抓旅游的一个缩影。2006年以后,宁陕县旅游强势推进、全面展开、重点突破、全面形成开放经营能力,2016年12月,在扎实的基础上,向国家全域旅游和省级示范县的目标大步迈进,加快实施“核心景区打造、服务体系配套、全域风貌控制、全域产业融合、品牌宣传提升、全域资源保护、旅游创建保障”七大工程,带动旅游产业全域升级发展。
吸引社会资本向核心资源聚焦,集中政策资金向关键基础设施投入,宁陕围绕核心景区打造,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集镇,推进皇冠健康小镇、筒车湾水艺小镇、广货街旅游小镇、江口民族小镇、四亩地、龙王等6个镇的建设,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功能配套、各具特色的集镇,“玩在宁陕”渐入佳境。
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方面,宁陕县坚持市场化运作,引进29家企业投资开发建设38个旅游项目,先后建成了悠然山高山湿地、筒车湾亲水乐园、上坝河森林度假、秦岭峡谷乐园、皇冠朝阳沟等五大核心景区。2018年12月17日,宁陕县悠然山度假区被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至此,加上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度假区,安康市2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均落地宁陕。伴随这些旅游目的地建设,“吃在宁陕”也同步形成气候,吃绿色、吃特色、吃情怀、吃乡愁,这些“口碑”撑起宁陕生态旅游、乡土旅游大门脸。
如今,过境观光游、休闲自驾游、美丽乡村游、水上娱乐游、森林体验游成为宁陕面向大关中客源市场的五大旅游亮点,使宁陕成为秦岭片区最具魅力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西安等周边城市链接成都、重庆等周边大中城市旅游的重要节点,宁陕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和“2018中国最美县域”称号。
“精准发力,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景区品质,加快推进旅游城镇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把旅游产业打造成强县富民的主导产业,认准了、坚持做、不摇摆,用效果检验定力,用富民证明发展,这是我们必须有的智慧和担当!”县长郑红丹这样总结十多年旅游发展感受。
从村村都是旅游点,到回到乡愁老家
入夏,宁陕林草葱茏、绿意袭人。位于宁陕北部的皇冠镇兴隆村,驻村工作队员集结贫困户春季种下的千亩油葵,长势喜人。
作为主要扶贫产业项目,打造花样经济,扮靓旅游笑脸,成为这个深山小村的干部群众的共识。土地上种粮种菜,也可种花种草,市场需要啥就种啥。
“我们将在兴隆村打造千亩蜜源花海基地,围绕乡村旅游实现群众稳定增收。” 兴隆村主任岳晓东说。
筒车湾镇的七里村抢先一步,在2013年开始发展乡村旅游,五六年间,七里村打造了垂钓景观鱼塘、桃树观赏采摘园,樱桃观赏采摘园,油用牡丹种植研学园等一批休闲观光基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逐步形成了七里村独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观光体验旅游体系。
不仅仅在旅游镇,作为非重点旅游镇的龙王镇,改变发展思路,围绕“建设特色种养殖示范镇”这一目标,把全镇划分为两个区域,池河两岸村蚕桑区域、沟壑内域村种养殖区域,建成牡丹园区、桑蚕园区、辣椒园区、桃花园区四个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养鹅、生态养猪、生态养蚕、生态养蜂等基地,还发展高粱酒生产基地,用农业的“特产”融入全县旅游服务,让农民依托旅游增收。
全域旅游“全域动、全员动、全资源动、全体制动、全机制动、全效率动”,这“六全”就是宁陕全域旅游的“六要素”,它来自实践的探索和坚持。以旅游统领一产、融合二产、带动三产,推进景区景点、现代农业、民俗文化、餐饮住宿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旅游与精准扶贫、环境治理、产业发展、美丽乡村深度融合,形成了“一业带百业、百业促一业、合力促脱贫”的局面。
城关镇八亩村依托悠然山景区,通过山上建景区、山中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形成了“旅游景区+贫困户”“安置社区+产业基地”的“社区型”发展模式,企业安排贫困群众到景区务工,先后解决了八亩村200余名群众就业问题;华鑫上坝河有限公司在太山庙镇胭脂村流转土地300亩,建蓝莓基地,发展现代旅游观光农业,使人口稀少的“荒村”成为景点;广货街镇漫沟天城渔业合作社开发漫沟生态观光园,村民变股民、变员工,开启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独立开发旅游产品的先河。
“千规划万规划,有助发展全域旅游的才是好规划。”这是宁陕决策者们的认识。持规划引领,宁陕县对全县、重点区域旅游开发进行科学规划、深度规划,坚持多规融合,以全域旅游规划为上位规划,近年因时因地制宜修订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规划,旅游发展始终占于主导地区,成为全域发展规划的“强核”。
2018年以来,全县创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对贫困村“八改、四清、四化”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让群众精神变新了,让村容村貌变美了,变出了乡村旅游“道地味道”。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窗明几净的房屋、优美宜居的庭院、热情好客的民风民情、安宁康泰的社会人文环境,是宁陕美丽乡村的“标配”,入村即入景,居村心情好。
从户户都是农家乐,到人勤地生金
“家里六口人,两个孙子在上学,儿子常年在外打工,现在日子比以前宽裕多了。”参与旅游发展带来好日子,宁陕县筒车湾镇七里村村民肖本娥说到这几年当地旅游的发展,好心情溢于言表。2013年,村上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搞起了美丽乡村建设,当时想着开农家乐政府有优惠政策,肖本娥放弃了之前的袋料食用菌,她将自家两层楼房进行了精装修,开起了名为“静水闲居”的农家乐。每年从春天到秋季都是旺季,全家人均增收近万元。这些年来,还接待春节“下乡过年”的城里人,“只要勤快,生意做不完!”
“现在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县旅游局对房子进行了整体改造,修了停车场和乘凉亭子,农家乐环境比以前更漂亮了”,肖本娥高兴地说,淡季的时候儿媳妇在村上社区工厂上班,到了旺季,儿媳妇便从工厂回家帮忙打下手,夏秋是收入最好的时节。
“美丽乡村”建设让七里村从土里刨出大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唐万春介绍说,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92户494人,5年前七里村开展美丽农家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装修房屋,搞农家宾馆和农家乐,发展起了乡村旅游。经过几年的发展,村上农家宾馆、农家乐从几户发展到15户。“这15户搞接待,农民地里种下的菜蔬瓜果大米包谷洋芋红苕供应农家乐。种地也跟着值钱了!”
“随着旅游开发的快速推进,我们越来越觉得单一的旅游方式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必须丰富旅游链,提升乡村特色旅游的内涵。”筒车湾镇镇长郑伦强说,把生态旅游产业放在首位的筒车湾镇近年转变发展思路,强化开放思维,先后引进多家市场主体,在海棠园村建成了林麝养殖观光园,桅杆村建起了千亩魔芋园,将七里村打造成生态农业观光园,许家城村打造成稀有菌类种植园,形成了市场主体带动,园区引领驱动,农户自主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将农家乐和农家宾馆、农蔬超市延伸到每个村,实现“能住、能吃、能购、能订购能配送”,吃了玩了再带点回城,“后备厢”经济成为七里村一景。
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是后旅游时代的核心内涵,近两年来,宁陕依据“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饮食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要求,对新建成或改造提升的农家乐、乡村酒店、家庭旅馆进行星级评定,达到星级标准的按照2至5万的标准进行奖励和政策倾斜,先后支持 300余家农家乐、农家宾馆进行改造提升,全面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确保全域旅游好上加优,激发可持续影响力。
从人人都是服务员,到全域都是服务
“民警同志,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为我找包、送包,让我太感动了!”面对失而复得的包,失主郭桂荣激动地说到。
2018年8月6日清晨,年近7旬的汉阴籍居民郭桂荣与昔日同学结伴前往皇冠旅游风景区游玩,不慎将自己随手携带的包遗失。郭女士随即向当地皇冠派出所求助,皇冠镇派出所立即出警,很快找到了装有身份证、手机、银行卡及现金的包,并及时送到了失主郭桂荣手中,失主连声感谢。
全域旅游就是全域服务。来宁陕旅游的游客,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发生意外等困难或者遇到旅游消费纠纷,随时可以拨打报警电话,警察会第一时间排忧解难。近年来全县建立健全新型“旅游警务”机制,为游客撑起快乐旅游的“安全伞”,把警力延伸到游客身边、旅游现场、旅游过程;同时,宁陕县成立了大蒿沟景区管委会、县文化旅游综合执法大队、县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县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县市场监督管局旅游市场监管分局,在各个景区成立了旅游警察中队,保持“保驾护航”24小时“在线”,让“警务”服务“旅游”无缝对接。
“党政主导、市场运作、各级联动、全民参与”的旅游工作推动机制,极大强化了发展机制的功效,各镇、各部门立足职能自觉服务旅游发展,喊响“人人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服务员”形象口号。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组建十多年来,成为县委县政府抓旅游发展的工作专班,有职、有责、有权、有考核、有激励,统揽统抓统落实的效果十分明显。今年,县旅发委已完成旅游标识体系二期建设工程;县住建局已完成宁中地下停车场建设并投入使用;县交通局实施了铁文公路等重旅游道路改造提升;县人社局举办了美食烹饪大赛;县卫计局招募志愿者50名,义务导游20名;在县直各部门的年度工作清单上,都有具体的旅游服务内容,刚性任务,不推不让,纳入全县目标责任制统一考核。
十多年后的今天,宁陕全县19个旅游重点项目有序推进,A级景区正在巩固提升,区域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加快,旅游服务正在提升,这些都已经构成宁陕全域旅游强大发展活力和新时代新常态。山美,水美、空气美,人美、境美、业态美,旅游让“六美宁陕”持续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动能。
“全域旅游是宁陕可持续发展的本源性产业,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抓深抓优。我们不好高骛远,我们更不折腾,全县人民都普遍欢迎的事,就是我们须臾不敢松懈的大事要事。宁陕全域旅游仍走在大发展、快发展的路上,还要做精做优,没有止步的时候!这是我们这一届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的决心,我们也坚信是全县人民的决心。”结束采访时,县委书记张益民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原文链接:https://sjk.akxw.cn/akrb/html/2019-07/05/content_598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