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5月24日,全省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结果揭晓,宁陕县位居全省52个贫困县综合评价好的县区第2名,绩效考核排名在2017年基础上实现跨越式跃进。这表明,通过全县上下一年的艰苦努力,宁陕的脱贫攻坚工作质量有了新的提升。那么,高质量是如何实现的?
“三帮三干”凝聚合力
“县委统战部免费发放了30只鸡苗,我自己购买了120只,用心把产业发展好,脱贫致富不成问题。”4月8日,在领到鸡苗后,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江河村养殖户王金莲信心满满地说。
当天,该县县委统战部为江河村贫困群众发放鸡苗1230只,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作为江河村的包帮部门,该县县委统战部把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脱贫计划、协调项目推进,扎实推进江河村的脱贫攻坚工作。这是该县落实“三帮三干”机制工作的一个缩影。
宁陕县通过做实帮扶单位竭力帮、全体干部尽责帮、社会各界用情帮,领导带头干、干部扎实干、群众主动干的“三帮三干”机制,凝聚了各类帮扶主体的工作合力。
该县抓住中省市扶贫帮扶机遇,统筹用好各类帮扶资源,全面做好平台搭建、联络对接、服务保障工作,主动对接政策资金项目支持,促进帮扶措施落地,形成大扶贫格局。选派单位后备干部到脱贫一线锻炼,保障至少 2 名干部驻村帮扶。加强与镇村衔接沟通,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每年为帮扶村办好事实事。结合自身优势,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倾力支持,协调解决难点问题,配合落实重点工作,确保帮扶村按时脱贫“销号”。
在此基础上,宁陕县夯实县级领导主抓、镇和部门主体、驻村工作队主战三大责任,所有县级领导率先垂范,县级部门拿出 70%的精力抓脱贫攻坚,镇上拿出80%的精力抓脱贫攻坚,村上拿出90%的精力抓脱贫攻坚,县级领导、各镇各部门和各村“四支队伍”落实“三帮三干”情况,每月通报。落实“三级书记”抓脱贫工作机制,要求领导带头干,按照主抓一个领域、联系一个镇、包抓一个村的“三个一”工作要求,全县20余名县级领导都确定了包抓镇村。压实党政“一把手”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工作责任,保证足够精力投入脱贫攻坚,压实镇村干部和包帮干部工作责任,确保各项脱贫举措落实落细。
该县加强“四支队伍”整合,选派160余名后备干部充实驻村工作队力量,出台脱贫攻坚考核考评、督查问责办法,实行单项考核、一票否决,对建设项目定期通报、梯次扣分,将市上行业脱贫重点任务进度排名纳入年度考核,奖优罚劣,确保帮扶工作扎实有效。
“两业一实”集聚引力
“利用零碎的时间在这上班,家里的零花钱和生活费都够了,还能照顾两个儿子,中午回家也能给老人做饭。”在宁陕县工业园区的毛绒玩具厂内,城关镇校场村村民纠永霞在工作台面上动作娴熟地缝制着毛绒玩具布料,并高兴地说着在社区工厂上班的情况。毛绒玩具厂建起来后,她一有空就来,上个月收入达2300元。
宁陕县将产业、就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兴产业、抓就业,做强村集体经济组织,集聚了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大牵引力。
该县推行“社区工厂”就业扶贫模式,在人口集中的社区,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开办社区工厂,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脱贫增收。不断深化与山东胶州及江苏金坛区、武进区劳务协作,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紧盯产业培育、市场需求和贫困劳动力个人培训意愿,分对象开展技能培训、特色培训和创业培训,做到培训需求和培训工种精准对接。采取“送培训下乡”等方式,办班到村、培训到户、技能到人,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教学实训。强化资金支持,将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向培训补贴倾斜。
2018年,宁陕县实施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27人,开发就业扶贫公益岗位520余个,安置456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建成5个社区工厂,吸纳就业28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3人。
该县按照“一产业一龙头企业”的思路,引进魔芋、中药材、干果药菌等加工企业;逐村逐户规划扶贫产业,制定帮扶措施,分类组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产业发展;巩固提升板栗、核桃、食用菌三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中蜂、林麝、梅花鹿三大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做优天麻、猪苓、魔芋三大特色种植产业;修订完善产业脱贫及奖补办法,将贫困户产业劳务、园区建设、主体培育、品牌建设等纳入奖补。
宁陕县积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建立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登记制度,出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认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评选等办法,建成了香菇、蜂蜜、板栗等加工生产线,承接产权改革的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
据统计,至2018年底,该县发展龙头企业12家、农民合作社221个、集体经济组织71个、其他主体103个、市场主体336个,带动全县608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作风提升”传导压力
5月1日,宁陕县广货街镇镇长李钐林放弃休假,带着人员到丰富镇猴子坪二期安置点和集镇一期安置点查看贫困户搬迁装修的进度,督促尽快搬迁入住。就在这个假期,宁陕县的很多扶贫干部放弃休假时间,坚守在扶贫工作的岗位上,到工地、督项目,进乡村、访民情,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宁陕县将干部作风建设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保障,在全县开展作风提升工程,通过层层传导压力,推进干部作风转变。该县从各个部门抽调业务精湛、作风扎实的干部,组建6个督查组,实行常态化包片制“大督查”,突出脱贫攻坚领域作风问题整治,进村入户重点检查驻村工作队不驻村、驻村工作人员人在岗心不在岗、所在村短板没查出、信息不精准、致贫原因与帮扶措施不对应、帮扶措施写在纸上不落实等问题,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
同时,通过第三方机构——县民调中心“6812340”在全县持续开展民情“大调查”,通过开展全县民情大调查活动,掌握民情民意、掌握群众需求、转变干部作风、提升群众满意度、增进干群关系,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该县还组织全县1900余名帮扶干部通过进村入户查实情、田间地头接地气连心帮扶等活动,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实际需求,发现突出矛盾、解决突出问题,补齐工作短板、补强工作弱项,持续改进作风,不断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和对广大帮扶干部的认可度。积极开展在贫困户家中做一顿饭、共同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清扫、与贫困户合影并赠送一张“全家福”相片、为贫困户办一件实事的“四个一”心连心活动,以此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提升贫困群众满意度,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智志双扶”激发动力
“我从小都没亲眼看过这些节目,谢谢你们能来我们家里为我表演。”看着文化服务志愿者带来的节目,居住在宁陕县城关镇关一村的残疾人朱小霞有些激动地说。
4月18日,宁陕县“一个人的剧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朱小霞的家中,为她一个人表演了文艺节目。据该县残联理事长王再华介绍,开展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围绕脱贫攻坚“智志双扶”,为残疾人送上精神食粮,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宁陕县全面推进“一教二奖三评四罚”扶贫扶志工作法,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致富本领,激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
“一教”通过宣传政策、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立志立业,增强脱贫信心和决心。开展“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宣讲活动,及时组建扶贫脱贫攻坚宣讲团,通过面对面解答群众关于扶贫政策的疑问,加大对贫困群众思想道德教育力度。
“二奖”通过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引导更多的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脱贫致富。建立爱心超市,采取以积分兑换的模式,按照积分评定标准计分,每半月评定一次,在全县爱心超市可兑换生活用品。制定《宁陕县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实施办法》,给予扶贫扶志先进典型在节日慰问、庆典活动等7个方面的崇高礼遇。
“三评”通过道德评议、先进典型评选,大力营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开展“群众说 乡贤论 榜上亮”道德评议活动,坚持依法治理和以德治理相结合,把法治、德治及村民自治“三治融合”,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促进社会风气不断向好。
“四罚”对极个别屡教不改的贫困户,经群众会议评定,实行“停帮”措施,促其转变。针对既有劳动能力而好吃懒做、不赡养老人等贫困户,制定 一系列相应的惩处措施,直至转化为止。
2018年,该县共开展道德评议236场次,帮教转化后进典型30人,树立表彰“自强标兵”72名;设立“劳动换积分、积分换商品”模式的爱心超市41个,实现贫困村全覆盖。
原文链接:https://sjk.akxw.cn/akrb/html/2019-06/19/content_59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