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禄沟,以前称作“瘦驴沟”,据说是解放前,当地一位财主用一头瘦驴换来的,故此得名。如今,走出山沟的农民,又回到山沟发展养殖产业,他们把“瘦驴”改成了“寿禄”。
     这条延伸在宁陕县龙王镇棋盘村山间18公里长的山沟,近三年,沟里近千农民搬迁一空。现在,一条产业路贯穿其间,一头连接着700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场,一头连接着1000箱的中蜂养殖基地。寿禄沟俨然成了一条产业发展之沟,也成了龙王镇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发展道路的缩影和写照。
     地处池河上游、宁陕南部的龙王镇,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其中有中华、东沟、莲花和棋盘4个贫困村。近5000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995人,尚未脱贫还有772人。
     九山半水半分田,是全镇的真实写照。面对交通条件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发展空间有限的实际,龙王镇因村施策、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莲花村,龙王镇海拔最低的一个村,同时也是该镇积极探索新发展道路,巩固壮大传统产业的新标高。
     2018年5月,龙王镇抓住苏陕合作机遇,引进江苏省镇江市金芙蓉科技创业园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利用莲花村和东沟村山大人稀、草木茂盛的优势,积极推进“宁陕生态鹅”产业,计划打造成生态鹅产业基地。
     该公司先在莲花村与东沟村进行试点生态鹅养殖,前期在东沟村已投放鹅苗1500只,约定按保底价负责回收成品鹅;后期发展到一定规模,将引进或在县域内建立鹅产品加工厂,进行成品鹅的屠宰和深加工,形成从养殖、分拣、加工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建设以莲花村为中心的10万只生态鹅产业基地。
     “我们的基地将会按照景点式来设计,临河一岸通过种植花草苗木来圈围,结合自然的山水环境,推动打造成游客们能够品鹅、赏鹅的乡村旅游胜地。”站在生态鹅养殖基地旁,龙王镇党委书记王鹏指着眼前成群的鹅苗说,“这群鹅将按每斤16元的价格回收作为种鹅,4月份,5000只鹅苗就会被投放到莲花村,除了基地养殖,还会分散到各家各户,帮助老百姓脱贫。”
     龙王镇兴桑养蚕的历史悠久。该镇抓住有利的地理条件和成熟的技术经验,推行“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劳务输入和技术支持参与103户256人。在棋盘村、河坪村、莲花村一带,投资新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大蚕室及配套设施用房1000余平方米,由棋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实施,合作社流转农户旱坪地新建密植桑园250亩,改造老桑园50亩,培育桑蚕养殖专业示范户50户。
     “这里面有专门的加湿器,蚕床也都是新购入的,老蚕会自动爬到上面一层作茧,不用人工挑选,喂蚕也很方便,省时省力。”在棋盘村新建的蚕室里,王鹏介绍道。蚕室外,两座新建的桥墩已经成形,不久后,它将连接起蚕室和河对岸的百亩桑园。
     紧邻棋盘村的河坪村,接壤莲花村,村里的河坪安置社区居住人口多、功能设施齐全。河坪村利用社区里的空闲门面房,开设爱心养蚕室300余平方米,以爱心服务免费置换使用权,为棋盘、河坪、莲花三村搬迁贫困户提供养蚕场地,既解决了生产发展所需问题,又促进了新民风建设。
     产业是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的重要依托。龙王镇紧紧围绕“建设特色种养殖示范镇”这一目标,把全镇划分为池河两岸村蚕桑区域和沟壑內域村种养殖区域,建成牡丹、桑蚕、辣椒三个园区,筹建生态鹅养殖、生猪养殖、养蚕和高粱酒生产四个基地,将特色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冲刺中华、东沟和莲花3个村整村脱贫退出的底气更足、步伐更稳。
     行走在寿禄沟间,公路虽还未平整硬化,但路两旁已种满了花果苗木,只待它们开花成林,为山沟里中蜂养殖基地的蜜蜂提供更多纯天然无污染的蜜源。
     “我们比不过数量,质量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棋盘村党支部书记蔡世东的话,既是憧憬,也是宣誓。
记者 张婧 实习记者 郑运祥
原文链接:
https://sjk.akxw.cn/akrb/html/2019-04/10/content_55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