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新闻网讯(通讯员 曾宜玖)  “点评会开的好,干部帮扶也到位,让我发展产业更有信心了,力争今年脱贫摘帽。”2月22日,在宁陕县江口回族镇竹山村庙沟互助组,贫困户高继华一边翻着自己沉睡了一冬的魔芋地一边向笔者说道。
    高继华今年44岁,家里就自己和老父亲,父亲身体一直不好,他以前主要靠打零工维持家庭生活,他说,以前都不知道啥叫产业,自己也没技术,没发展计划,2017年村上把他分到庙沟互助组后,经过互助组点评会点评,在帮扶干部帮助下才发展起自己的产业,去年他不仅给合作社代养了15头生猪,自己还种了8亩魔芋。
     高继华所说的“点评会”,其实是近年竹山村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出来的“党支部+互助组+农户”的互助帮扶模式。

     竹山村位于宁陕县江口回族镇东南部,是由四个村合并的,全村578户1678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4户572人,截止去年底,仍有在册贫困户105户209人,是宁陕县最大的贫困村。
     “帮扶干部上门帮扶,最远的户要走上四个小时,这一来一去就一天”,竹山村党支部书记丁宁,在介绍到村情的时候说,村面积大、帮扶贫困户数多,没法做到全覆盖,帮扶效果也不行,一直是摆在驻村干部面前实实在在的难题。
    为了破解困境,竹山村四支队伍没少想办法,可惜都没达到预期效果,直到2017年初在镇党委书记黄太琦的建议下在竹山村率先试点开展了“党支部+互助组+贫困户”帮扶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全村贫困户依据自然居住院落分成12个互助组,由贫困户、村支部共同推选组长,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下由组长定期召集组员,以PPT的形式每季度按月开展“晒任务”“比进度”“互监督”“增动力”点评活动。
     “点评会上给贫困户列计划,布任务,作对比,完成好的会表扬,没完成的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他的任务,继续督促他们发展”,江口镇副镇长、竹山村驻村工作队长祝辉在谈到点评会时说,通过把会开到院落,开到农户家里面,以PPT的形式,直观的展示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成效,避免了在会议室念文件的枯燥,通过对比产业发展前与发展后,邻里之间的发展情况,让贫困户更加直观的了解自己的问题和政策,不仅拉近了帮扶干部和群众的距离,也消除了贫困户以往“等靠要”的思想。
    “现在政策好,点评会开的好,帮我脱了贫。”马辉笑着说。互助点评会不仅让马辉脱了贫,还让他成了村里的产业大户。马辉告诉笔者,以前提及产业发展,他就很无奈,因为他没有计划,也不知道发展什么产业好,在成立互助组后,帮扶干部根据他家情况,在点评会上帮他列计划、布任务,督促他一件一件完成任务,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种了1200窝天麻,200窝猪苓,养了55
蜂,一跃成了村里的产业大户。
     “现在我们脱贫效果也更明显了
”竹山村委会主任安明建在谈到发展成效时激动地说,村上2016年脱贫6户20人,2017年脱贫9户28人,2018年竹山村开展了互助点评会21场,点评贫困户150户,完成任务6396件,在面临脱贫政策调整的情况下,仍完成了72户273人脱贫,而且满意度还是100%。
     提及今年发展计划,丁宁说:“今年我们要把点评会开的更好,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给贫困户带去更多的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他们稳定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