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举行身边脱贫故事征文摄影大赛暨优秀
作协会员十佳《秦岭笔会》撰稿者颁奖仪式
此次活动由中共宁陕县委宣传部、宁陕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宁陕县农商银行、宁陕县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宁陕图书馆联合举办。吸引了省市县文学爱好者及摄影家的目光,他们深入宁陕,走进宁陕各个镇村和贫困家庭,聚焦八个一批脱贫措施和各类扶贫典型,深入发掘脱贫故事。全面展示了宁陕县脱贫攻坚的成效,展现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建设小康征程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和奋斗精神,营造了各级各部门与社会各界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推进了该县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
征集活动从2017年8月开始,总共收集了60余篇征文稿件和300余件摄影作品。通过评审组综合评选,征文活动评选出《第一书记》等2篇一等奖作品、《小弟的脱贫梦》等6篇二等奖作品、《我的扶贫情》等9篇三等奖作品;摄影大赛评选出了《敬老院里的笑声》等2件一等奖作品、《托起希望》等5件二等奖作品、《移民新村》等8件三等奖作品、《同吃同住同劳动交朋友》等72件优秀奖作品。
2016年以来,宁陕县作家协会坚持高质量、高标准刊印《秦岭笔会》彩报,始终坚持“两为”方向,“双百”方针,勇攀文学创作高峰,成为宣传当地发展的窗口,培育本土文化人才的摇篮。几年来,共结集编印出版了《宁陕县文学作品集》、《秦岭笔会作品选刊》和《秦岭笔会》合订本、《子午演翠》、《华夏魅影、醉美宁陕》等文化产品,展示了我县文学创作成绩,达到了锻炼写作人才队伍,提升文学作品质量的目的,得到省市文联、作协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誉。
同时,县作协重点围绕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移民开发、项目建设、双创、党建、林下经济等组织部分作家深入基层采风,采集素材,利用《秦岭笔会》刊发消息、通讯和纪实散文进行宣传报道。不仅宣传了全县的重点工作,也展示了部门的工作成就,还推出了《女性散文专版》、《校园师生作品专版》、《山地越野挑战赛》和《秦岭之心•绿都宁陕》书画摄影展特刊,成为集中展示各类大型活动的盛况,宣传宁陕的一张“名片”,受到县内外广大读者的普遍赞誉,也极大地丰富了干群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
走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有益实践与探索
-----以蒿沟为突破口 建设宁陕美术写生基地调研报告(上)
(县政协调研组)-----以蒿沟为突破口 建设宁陕美术写生基地调研报告(上)
为进一步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走旅游文化融合发展之路,根据市场发展前景和我县实际,依托蒿沟自然风光禀赋独特、交通条件方便快捷和借助西安高校资源密集的优势,助推蒿沟美术写生创作基地建设,使其成为带动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我县逐步形成以文化促经济、以文化促旅游、以文化促发展的新格局,由县政协学宣文卫委员会办公室牵头,抽调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并邀请省内书画名家组成调研课题组,于今年5至6月先后赴安徽黟县宏村、河南新乡市辉县市郭亮村、铜川市陈炉古镇参观考察,并到广货街镇蒿沟村等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报告如下:
蒿沟村基本情况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地处秦岭南麓,距省会西安78公里。境内的铁文公路与西汉高速公路户县朱雀出口、210国道相连通,地处宁陕县与鄠邑区交界处,自古就是关中通往陕南的咽喉地段。辖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229户645人。蒿沟村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景独特,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2015年,宁陕县政府设立大蒿沟景区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蒿沟村借宁陕县旅游业发展之东风,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成功引进重点旅游建设项目13个,总计划投资达40余亿元。区域内已建成农家乐96户(其中乡村酒店5户,家庭旅馆46户),旅游运输业57户。全村生态旅游产业从业人员覆盖率达到90%以上,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0余元,其中旅游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蒿沟村先后被陕西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休闲农家明星村”,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全省“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进步奖,被市政府授予“市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
考察调研情况 调研组邀请省内著名画家王肖峰、李芳辉与调研组成员一道,先后到安徽省黟县宏村美术写生基地、河南省辉县郭亮村美术写生基地、铜川市陈炉古镇美术写生基地考察,详细了解基地建设运营状况,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切身感受写生基地给当地旅游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是古黟桃花源里的一座牛形古村落。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整个村落山明水秀,古色古香,现存的明清古建筑就有137座,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有着“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随着宏村知名度不断提高,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艺术院校在这里建立写生基地。每年有超过60万人次的师生到宏村写生,占到游客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宏村,随处可见的写生师生已经成为这个古村落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为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目前宏村采取的是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模式。由北京中坤集团独家经营开发,当地政府与中坤集团签订转包开发协议,经营权30年不变。公司对景区享有完全的独立经营权,管理层文化水平高,对外宣传力度大,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比较完善。据统计数字显示,仅2016年宏村景区就接待游客 185万人次,门票收入突破1亿元。受益的村民达5000多户,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区域内直接就业人数 1751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800元。当地村民从土地出让和直接就业中获得了稳定的收益。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西北部。这里群峰竞秀,沟壑纵横,被誉为“太行明珠”。郭亮村地处悬崖之上,全村仅有人口83户329人。1972年,村内13位勇士在没有机械、没有电力的艰苦条件下,耗时5年用人工在绝壁上开凿成了1250米镂空的绝壁长廊,6米宽的大路任车畅行,被誉为“世界上最险要十条路”之一,“全球最奇特18条公路”之一。凭借险峻的“绝壁公路”和独特的山水资源,郭亮村每年都有不少剧组在此取景拍摄,更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美术爱好者来到这里写生。先后有110余所美术院校和30多个摄影协会把郭亮村定为写生、采风基地。
郭亮村是典型的景区带动型村镇,村民主要是利用自家农宅进行改造、改建来提供旅游服务需求。其中临路的农家多做商店经营,大多数则利用自家住宅接待写生群体、留宿客人,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增加旅游收入。
陈炉古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元明时期因“陶炉陈列”而得名。是耀州窑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的烧造基地,被誉为“东方古瓷巨镇”。2009年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镇。村民依山而居,自上而下,一层一层,上层人家的院落就是下层人家的窑顶。村内人家的院墙、行走的小路都用废弃的瓷壶瓷罐瓷片垒铺而成。“罐罐垒墙、层层叠叠、状如蜂房”的民居建筑,形成了陈炉古镇独特的风景。
陈炉人民祖祖辈辈以陶瓷为业,从陶瓷坩土开采、运输、初加工到陶瓷制作、烧成、销售,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来,陈炉不断做美旅游环境,做精景区管理,做优景区服务,提升景区旅游环境,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书画名家、院校学生、美术爱好者慕名而来。
在省内考察时,调研组成员专程拜访了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雷珍民、陕西西安国学研究院院长李彬等文化大家,感谢他们对宁陕实施文化兴县战略的关注与支持,倾听他们对宁陕建设美术写生基地的意见和建议。
在宁陕籍画家姜涛的工作室“拙艺堂”召开的座谈会上,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艺术系主任时振营详细介绍了我省高等院校开展美术写生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流程,让大家深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要借助宁陕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毗邻西安高校资源密集的优势,以点带面,群策群力,助推我县美术写生基地建设。(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