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谭海波 李兵 记者 向博)“放着在大城市当老板、住洋房的舒坦日子不过,却离开妻儿只身回到大山深处的宁陕老家,住土坯房、栽花椒种黄花养中蜂.....不仅回到过去过起了农家的日子,而且还信心满满地要在山沟沟里干一番事业。
7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近这位“不可思议”的人——谢鳞,走进了他在宁陕县四亩地镇严家坪村的“田园”,寻找他之所以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发展的答案。
“我是去年回来的。家乡资源好,政策好,”碰巧,在严家坪村委会活动室遇上了前去办事的谢鳞,谈及返乡发展的初衷,他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1999年他初中毕业,带着改变命运、摆脱贫困的梦想,告别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的红岩山,在福建一家鞋厂打工。他从学徒工干起,凭借勤劳肯干、吃苦耐劳,经过几年打拼有了一些积蓄,2003年他在四川省成都市开了一家皮鞋批发店,自己开始做老板。十几年的艰辛努力和诚信经营,如今的他,不仅在成都市买了房安了家,而且还扩大了经营。
谢鳞邀记者到他的产业园去看看。车沿着红岩沟的水泥路盘旋向上,在绕来转去十八弯后,穿过一座山的豁口,眼前豁然开朗。青山翠拥间,俨然一个小盆地,山坡上零星的散落着三五家白墙黑瓦的农舍,山边的林地里的灌木被清理过,里面栽植的花椒树苗已有半人高。同行的四亩地镇人大主席廖波介绍说,这周围是谢鳞正在建设的300亩花椒园。
“看到土地荒了,田里都长树了,”谢鳞望着远处的梯田介绍说,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人,我现在有这个能力,也很想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展。再说,发展农、林业也是一个长远见效的项目。自己之所以把成都市的生意交给照顾孩子上学的妻子打理,回到老家宁陕县发展农业项目,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发展的环境和服务都很好。“四亩地镇的党委副书记彭超是我同学,他给我讲镇上的产业发展政策,动员我回来发展,为家乡脱贫攻坚出一把力,”谢鳞说,2017年3月他和妻子商量后就回到了老家。
办理合作社的证照,流转土地......四亩地镇的干部全程提供服务和协调,其办事效率和服务周到让谢鳞感到意外。谢鳞告诉记者,土地以前有一家企业进行了流转,一直没有利用,协议也没有到期,加之部分村民反悔不配合,要不是镇上村上的干部积极协调做工作,花椒园还达不到现在这个规模。办理养鸡场用地等手续,镇上的干部也是提供便利。“目前已投入近30万元,已经建成花椒园300亩、栽黄花50亩、养蜂100箱,”谢林高兴地说,仅工资和土地流转就支付了14万元,直接带动22户村民户均增收近7000元。
梯田外的一处台地上,五六名工人正在忙着搭建钢结构厂房。“建一个能养3000只鸡的养鸡场,解决花椒园里的除草问题,还要建鱼塘,搞立体式循环发展。”谢鳞指着正在建设的养鸡场,信心满满地说,长远打算是把整个红岩山建成一个休闲农业观光园!
原文链接:http://www.yangguangbao.com/ygb/20180803/html/page_09_content_0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