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记者一行穿行在宁陕的绿水青山中,一幅幅以旅游产业撬动乡村振兴的繁荣图景,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发展旅游所带来的改变。特别是决策者当下的谋篇布局,更为未来描绘了新时代的美丽乡村蓝图。
那么,宁陕县是如何从上世纪的林业大县变成今日的山地生态旅游大县?早在十年前,宁陕县是一个“木业为主导、农业为温饱、工业跟着木业跑”的典型“木业经济县”。在那个各县都跑上级财政要钱的年代,人口小县宁陕,却是个能保持财政按时上解的财政大县。随着国家实施天然林禁伐和生态保护战略,宁陕县靠“木头经济”富裕的时代画上了终止符。
宁陕发展农业,因山大沟深人均土地面积太少行不通;发展矿业为主的工业,因为对自然环境破坏太严重亦不可取。宁陕县的决策者便把眼光盯在了赖以生存的大秦岭自身特色资源优势上,积极谋划旅游发展。虽县上领导换了几茬,但旅游发展是一届接着一届干。经过十来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如今旅游不仅成为全县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更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启示。
产业兴旺 民富村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只有产业的蓬勃发展,才能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而发展乡村旅游,恰好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的重要途径。”宁陕县委书记张益民目光酌定地说。
早在2004年,宁陕县就把发展山地生态旅游作为富民兴县之路。按照“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的思路,大力发展集秦岭自然精粹于一身,融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森林科考、康娱购物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企业来此发展旅游产业。目前已建成筒车湾国家AAAA级休闲景区、上坝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秦岭峡谷乐园国家AAA级景区、悠然山高山湿地景区和秦岭朝阳沟景区五大核心产品,围绕这五大景区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的乡村旅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释放出的红利逐渐显现。
毗邻筒车湾4A休闲景区的七里村, 2016年以来,依托景区资源优势,栽种160亩桃树、樱桃树,流转土地100亩建成油用牡丹园,抓好现有800亩板栗园的综合科管,基本形成山上板栗、山下桃树牡丹的三大现代农业观光园。
“现在桃树已挂果,樱桃明年挂果!”筒车湾七里村大学生村官曹晋源介绍,每逢花季游人如织,收获季节桃香满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加提振了七里村的发展信心,围绕旅游产业挖掘生态优势实施多种经营,把建园与建景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农业发展的层次,提升竞争力,打造富民产业。
七里村一组贫困户马大洲今年已经65岁,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给生猪喂食。2015年秋季一场大雨引发泥石流,老马的房子变成了危房,不能住了。2016年,老马东借西凑,再加上政府的扶持,前后花了23万多元,建起了一幢占地14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老马告诉记者,“装修好了开农家乐,紧挨着景区,外地尤其是西安来玩的客人很多。”
当记者问厨师怎么解决时,老马笑了:“老婆女儿都拿有厨师资格证,镇上专门组织培训了好几次!”老马又指着房前屋后说,“你看,种的都是桃树、樱桃树。我有六亩多地,种了2亩多水稻,其他的种土豆、玉米、蔬菜。另外养猪2头, 养鸡十几只,自己烤包谷酒,都是为开农家乐做准备的,客人到我这里吃到的都是纯绿色食品!”
对于自己今年能否脱贫,老马表示不担心,“种了2亩桃树,现在已挂果。果子成熟后,村上合作社上门来收,就有几千元收入。我初步预定七月份把农家乐办起来,这里环境好,靠近景区不愁客源,只要再把菜做好,价位合适,生意是不成问题的!”
自给自足是七里村农家乐的显著特征,也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全村130多户人家,开农家乐的达十多家,全村农民的收入60%以上靠的是旅游,真正实现了农村美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多产业融合发展”也成为七里村的一张名片。2016年,七里村被列为陕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今年将实现整村脱贫。
七里村只是宁陕县以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富民强村的一个缩影。在该县,农民收入半数以上都来自旅游,或者由旅游衍生出来的产业,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就是典型代表。
90后周世红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2013年成立宁陕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 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产品回收、园区务工、技术入股等方式扶贫,现有社员69户,其中贫困户44户。发展至今,该社已建有县城电子商务销售中心、四亩地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中心、严家坪村百亩黄花菜种植基地,现有中蜂种质资源保护基地1处,八亩村、南京坪村、严家坪村、新场村等中蜂示范养殖基地4处,拥有优质种质资源蜂群1020箱,年可提供种蜂群1000余箱,优质生态蜜3.75万公斤。2017年精准带动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21户脱贫。
带动群众脱贫,显然还不够,乡村振兴呼唤农村发展多层次的新产业。七里村帮联领导、镇纪委书记储召飞说,产业薄弱,丰产不丰收,一直是广大农村的“软肋”。为破解这一难题,今年年初,七里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宁陕县七里香生态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与金坛玫瑰风情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签订了框架协议,投资2000万元共同开发该村生态旅游项目,打造升级版的民宿旅游和文创产业,目前正在建设融精品酒店、文创产业于一体的项目平台,“所有村民共享发展红利!”
一业引领 多业融合
县委副书记、县长郑红丹介绍,近年来,宁陕县立足县域县情,按照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发展全域旅游要求,整合全县全域旅游资源,实施项目捆绑,加快产业融合,全面推进“核心景区打造、服务体系配套、全域风貌控制、全域产业融合、宣传品牌提升、全域资源保护、旅游创建保障”七大工程,以旅游统领一产、融合二产、带动三产,实施全社会参与,形成“一业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事实上,风景好了,游客来了,村里的土特产也不愁卖了。这成为七里村等一二三产融合较好的村庄的现实样板。但这些并非凭空而来,也不能停留于此。“融”的下一步,是要建设基础设施、打通流通渠道、完善配套服务、谋划产业升级。
极具前瞻性的眼光为今天的皇冠镇夯实了产业基础,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秦岭科苑、朝阳金丝猴科普教育基地等旅游项目与皇冠镇的山水自然融入,生态发展从点状布局到垂直开发,形成了如今依托旅游拉动全镇经济增长的喜人局面。
城关镇八亩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2007年,陕西银达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来到该村,投资兴建了中国秦岭悠然山高山湿地旅游景区,每年可接待游客五十万人次,吸纳当地群众就业300余人。村主任陈绪亮说,目前全村集中安置房一期安置116户,二期安置89户,小区内各项基础设施正在积极完善,预计年底全部入住。在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全村80%以上的群众都在景区务工,村民变居民,农民变工人。现在村上思考的是,依托景区,怎么提升环境质量,建设产村融合的大型休闲田园综合体,给群众带来更多更好的收益。
像八亩村一样,融合一二三产,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正是宁陕近年来坚持农民利益优先、生态保护优先、资本主导优先,把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变市民,创新实践“美丽乡村+生态社区+特色产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让宁陕乡村焕然一新。
如何形成全域旅游推进的工作合力?宁陕县建立了党政统筹“一把手”推动旅游优先发展模式,县委书记、县长亲历亲为,按照“党政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多点支撑、部门联动、特色鲜明”等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路, 确保了各类旅游项目建设全面完成。2018年,全县确定文化旅游重点项目22个、招商引资类20个、政府投资类2个,其中续建16个、新建6个,年度投资20.3亿元。
宁陕县文旅局局长吕宣强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将以“畅游千里大秦岭、重走子午古栈道”为主题,按照“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提升标准,依托两条轴线、联动八大片区、开发五大旅游名镇、建设20个旅游新村、发展农家乐500户、乡村旅游接待人数250万的整体规划,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家乐、乡村驿站改造提升工程和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改善全县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和城乡居民的幸福感。
乡风文明 宜业宜居
今年4月中旬,宁陕县全域旅游被国家标准委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县级政府申请并获批的全域旅游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
如果说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在物质文明发展上的核心要求,那么乡风文明则是对乡村文化建设和农民精神生活的核心要求。要破解乡村人才凋敝问题,就要给不同层面的村民制订培训计划,特别是干部和年轻人。七里村大学生村官曹晋源如是说。
七里村的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如今已经明确了村庄节点空间、公共空间、建筑和景观提升优化方向。宜业宜居,自然可以留人。办农家乐在家里“就业”,在网上做农产品销售,在民宿当“管家”,在景区做服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村里,他们既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你看,我们现在做的电线光纤入地,这样的工程,以前只有城市里才有。村里的环境改善了,档次提高了,游客更愿意来,不仅收入高,生活也更加惬意。”八亩村九组村民黄章友说,自己在悠然山景区上班,每个月固定收入有2000多元,另外自己发展袋料香菇一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将来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环境之美,还呼唤风尚之美、人文之美。这既体现了三农发展的新需要,也为农村生活增加了新内涵。在皇冠,村服务中心的卫生服务站等便民设施惠及村民近1000人。村巷布设着公益广告,村里的电子屏长期滚动播放文明创建标语。村里有人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常年开展扶贫帮困、巾帼助老、生态环保、文明旅游等服务。
四亩地镇严家坪村村庄民主建设锻造了经济社会生活的新状态。在严家坪村,民主决策、群众监督,早已成为常态。村民薛从军说,村民是股改工作的主体。改不改、怎样改,都要充分尊重村民意见。股改各个环节都让群众广泛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因而赢得了村民的广泛支持。
“产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宁陕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宝恒说,乡村既要有都市品质,又不失农村特色。未来的“乡村”应符合八个标准:发展质量更高、管理更加规范、生态更加宜居、文化更加繁荣、人才有更大舞台、社会更多包容、幸福更有温度、干群更讲正气。
宁陕的乡村,正在这样的大路上奔走……
记者 袁朝庆 于延琴 锁金义 通讯员 杨卓
原文链接:http://sjk.akxw.cn/akrb/html/2018-07/23/content_394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