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法院探讨“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
(通讯员 李俊辉)3月28日,宁陕法院联合县司法局、县律师协会召开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推广运用座谈交流会,共同探讨“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应用新路径。
参会人员围绕示范文本的推广应用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人员表示,要素式文本通过结构化方式呈现案件信息,有效保障了案件关键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让法律文书逻辑更清晰、更通俗易懂。这不仅有助于当事人深入理解案件情况与法律程序,也帮助法官更全面地分析、处理案件,进而提高办案质量。讨论过程中,参会人员还提出了增设典型案例注解等意见建议,为下一步“两状”示范文本的推广应用凝聚了思想共识。
据悉,自“两状”示范文本推广工作开展以来,宁陕法院采取在诉讼服务窗口、各人民法庭及县镇综治服务中心设置宣传展板、投放宣传手册、安排专人指导当事人操作等措施,为当事人应用“两状”示范文本提供宣传指导。截至目前,诉讼文书二维码扫码量已突破500次,干警累计指导修改文书60余份,取得了显著成效。
汉滨检察院公益诉讼守护历史遗存
(通讯员 温华程)近日,汉滨区检察院干警走进谢家大院开展“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
在寻访过程中,干警发现谢家大院旧址因年久失修,出现屋面漏雨,瓦垄变形、移位,瓦件缺失、破损,屋脊开裂、走形,木桷腐朽、霉变,墙体开裂,墙面空鼓等问题,严重威胁古建筑安全。随即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通过查阅文物档案资料、走访属地政府及周边群众查明事实后,向行业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革命旧址得到有效保护,发挥应有作用。
汉滨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跟进监督,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检察建议见实效,革命旧址焕新生。同时,将进一步加大文化“寻保传”专项活动力度,以法治之力守护中华文脉。
石泉法院扎实筑牢森林“防火墙”
(通讯员 陈召安)近期,森林防火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石泉法院驻村工作队把握关键时间节点,积极协同柏安村“两委”多措并举守牢森林防火“第一道防线”,全力守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中,他们深挖学透市、县森林防火调度会精神,重温《森林防火条例》,牢记救火方法和原则,明确责任落实后果,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消除侥幸心理。各交通要道设防火宣传点,以村干部为主,护林员为辅,分片区入户进行防火宣传,倡导以鲜花、水果方式文明祭祀。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队伍名单,面对突发情况及时响应,完善村级应急物资储备,及时检查更新物资,火情信息及时掌握上报互通。狠抓重点人员、曾失火人员、精神问题人员,通知各户清理林地枯叶杂草,排除易燃风险隐患。同步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层层压实森林防火主体责任,坚决打赢森林防火“阻击战”。
镇坪法院邀请代表临案听审
(通讯员 郭荔)为进一步加强司法公开,强化人大代表对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3月28日,镇坪法院邀请多位人大代表走进法庭,对公开审理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进行临案听审。
庭审开始前,承办法官为代表们发放了案情简介,以便在场代表能够初步了解案情。在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意见,准确归纳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及法庭辩论,充分保障双方当事人各项诉讼权利。代表们认真聆听案件细节,仔细观察庭审程序的每一个环节,“沉浸式”感受司法的庄严与公正。
旁听结束后,代表们对此次庭审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庭审准备充分、程序规范,法官庭审驾驭能力强,展现出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司法形象。通过此次旁听,切实增加了司法工作的透明度,拓宽了人民群众与法院的联络渠道。
来源:安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