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稳 许永鹏
在宁陕县皇冠镇兴隆村搬迁安置点的菜籽油加工车间,金黄的油菜籽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欢快翻滚,浓郁的油香与搬迁群众的欢声笑语交织,见证着这座秦岭深处移民新村从“稳得住”迈向“能致富”的华丽转身。兴隆村以小小油菜籽为突破口,让社区居民实现了“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美好愿景。
近日,踏入宁陕县皇冠镇兴隆村搬迁安置点,一股醇厚的油菜香味扑鼻而来。走进菜籽油加工车间,工人们正有序忙碌着。他们先将一袋袋油菜籽通过筛网机进行杂质分离,随后送入立体翻滚的大锅中,用大火精心炒制。十多分钟后,待菜籽熟透,迅速出锅并送入全自动压榨机。随着机器有节奏地挤压,金黄透亮的菜籽油源源不断地流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车间。
工厂负责人刘建伟介绍:“为了增加村里部分群众的收入,我们经过深入考察,在兴隆村建起了菜籽加工厂。工厂占地面积达530平方米,年产菜籽油5万斤,产值约60万元,能带动15户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同时,工厂积极鼓励当地村民种植油菜,并对种植的油菜优先收购,真正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兴隆村搬迁安置点是宁陕县重点民生工程,为解决搬迁群众后续发展难题,当地创新引入“社区工厂”模式。工厂依托本村及周边乡镇种植的优质油菜籽,打造了一条涵盖原料清洗、低温压榨、精滤灌装等环节的自动化生产线,充分保障油品纯天然、无添加,品质上乘。
在灌装车间,搬迁户陈二福正熟练地过滤油。他感慨地说:“我家里有两位老人,我年纪也大了,外出务工不现实。所以我在家种点猪苓,其余时间就在这个油厂务工,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能补贴不少家用。”像陈二福这样的固定工有5人,还有50余名村民在油菜种植期间参与临时务工。
为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工厂近期引进了先进的压榨设备,推出了特色系列产品,并通过对接“832平台”将产品销售到各地。站在弥漫着油香的厂房前,兴隆村党支部书记岳小东算起了“生态账”:“我们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契机,发展了千亩油菜种植,引进社区工厂并购置榨油设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且,榨油副产品被转化为花卉种植肥料,与镇内香菇产业园、高山花卉基地形成了良性循环产业链。”
来源:安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