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卓

十届宁陕县政协常委会坚持守正创新,紧紧把握时代新要求,精准聚焦发展新目标,积极构建履职新模式,推动政协工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着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通过建立一系列管理机制、沟通机制、创新机制,不断推动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为县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

管理机制增添新动能

“各委办、机关党支部、驻村工作队每周五下午对本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梳理,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规范填写周清周结工作一览表。”县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余书升在一次全体干部例会上作出要求。

一系列管理机制强化工作责任,规范工作流程

为了进一步激发政协机关干部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升政协工作质效,制定印发了《宁陕县政协机关周清周结工作制度》,成立周清周结工作领导小组,对每周工作任务完成和工作计划制定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提醒和通报。

宁陕县政协将管理机制与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紧密结合,先后制定印发政协机关《学习制度》《外出考察学习工作管理办法》等6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强化工作责任,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政协机关干部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积极塑造“效能型”政协,把严管与厚爱结合起来,坚持鼓励激励并重,不断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压担子”“指路子”“找方子”,全面提升干部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履职能力,不断激发干部奋勇争先的热情,“被动安排”逐渐变成“主动作为”,干部主动干、抢着干、比着干,在机关形成浓厚的“比、学、赶、帮、超”氛围。

创新机制彰显新作为

“我们是县政协委员,今天来看看你们的生活情况,了解家庭还有什么困难,力所能及为你们解决一点小问题。”

“委员服务季”活动生动诠释政协委员“协商于民 服务为民”的责任与担当

2024年9月11日,宁陕县政协办公室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来到困难职工蔡兴卫家,为她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的同时,现场协商解决“上白班时间与接送孩子上学时间有冲突”的问题。

这是宁陕县政协开展“委员服务季”活动的一个缩影。县政协把每年8月至9月确定为委员服务群众的“服务季”,旨在通过委员自发组织,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先后开展委员爱心助学、志愿服务、助老爱老、农技培训、关爱困难职工等7次服务活动,80余名委员参与其中,募集助学金8.3万元,收集意见诉求45条,助推解决问题38个。

这场暖人心的“微服务”活动得益于县政协积极培育以“微课堂、微论坛、微协商、微建议、微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五微”机制。十届县政协以来,大力推进委员“五微”履职模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微服务”活动,真心实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举动收获群众纷纷点赞。

2024年4月,县委办公室、县政协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宁陕县政协“五微”工作机制实施方案(试行)》,现如今,“微课堂提素质,微论坛聚合力,微协商解难题,微建议促发展,微服务暖民心”的“五微体系”为民服务履职方式成为宁陕政协一张靓丽的名片,收获干群一致好评。

沟通机制汇聚同心圆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要充分发挥委员带头作用,要把企业发展好,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为县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陕西济世康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兵说。

“遍访委员 协商发展”活动拉近了委员距离,加深了感情交流

1月6日,宁陕县政协常委杨继斌、廖蔚娜驱车来到位于安康市恒口示范区的“飞地”产业园区开展“遍访委员 协商发展”活动,与特邀界县政协委员陈兵、袁小忠面对面谈心交流。

“今年企业发展得怎么样”“企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还有什么想法和打算……”在轻松愉悦的交谈氛围中,拉开了“畅谈履职”的话匣子。他们对企业发展的关注,对委员履职、生活的关心,让陈兵心里倍感温暖,同时也增添了发展的信心。

这是县政协进一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化、规范化的具体体现。在遍访委员活动中,共收集到24条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绿色发展、18条推进县政协工作、14条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建议。委员们敞开心扉说感受、谈打算、提建议,拉近了距离,加深了交流,促进了工作。

此外,建立并落实《中共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联系交友制度》《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等沟通制度,不断加强各专委会和委员、党员委员和党外委员的沟通联系,在沟通联系中听取收集各界别、党外委员对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更多有益于宁陕发展的“金点子”。

“从老百姓的关心点、期盼点入手,抓住制度建设的着力点,用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效,使制度建设的成果真正顺应民心、惠及民生。”这是宁陕县政协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的初衷。

好制度激发新动能。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建立促使政协两支队伍干有方向、干有目标、干有成效。县政协机关连续8年荣获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宁陕县政协多项工作获得市政协通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