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融媒讯(记者 谌敏 王金娥)连日来,宁陕县出现大幅降温天气,并将持续低温,全县进入“速冻”模式。为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宁陕县各镇各部门紧盯低温防冻防风防寒预警信息,及时研究部署,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以“动”制“冻”,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平稳。
入冬以来,宁陕公路段完善冬季各项路况应急措施,组织人员开展冬季防滑实战演练,提高队伍协同作战能力。在特殊道路两侧放置防滑砂储备点200余处、储备融雪剂40吨、防滑砂 160余立方米、食用盐11吨,并配备除雪机械2台、撒布机3台、以应对极端天气的需求。
同样,气温骤降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峻考验。国网宁陕县供电公司针对用户电采暖密集区域,开展线路台区重过载风险研判,提前排查整治,做好配变更换、重过载线路治理等工作,为人民群众温暖度冬提供高质量的电力保障。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安全用火用电成为三星社区高度关注和严格防范的关键环节。为了全面提高辖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三星社区充分拓展宣传渠道,在入户面对面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平台发布相关安全提示,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实操演练等方式,广泛宣传一氧化碳中毒的相关知识,提升群众自我防护意识。针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三星社区还为他们提供了御寒保暖物资,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牢牢筑起抵御低温的“温暖防线”。
“最近天气冷,要注意保暖,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多添些衣物,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帮您解决问题。”12月15日,在三星社区,工作人员正在开展入户走访行动,逐户进行防范一氧化碳中毒宣传、取暖设备安全排查工作。
据了解,三星社区已入户宣传排查整治83户,43次,为辖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送去了御寒保暖羽绒服及羊毛马甲共计300余件。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宁陕县人社民政局认真谋划、多措并举,为困难群众送上“取暖礼包”,切实兜准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我们住在这里睡觉热和,暖气都给我们烧到,还发了袄子。院长时刻关心我们,我们在这过得很幸福。”说起在敬老院中的感受,宁陕县中心敬老院老人刘兴顺由衷地说道。
虽是严冬,县中心敬老院内却是一片温暖祥和,老人们或聚在一起晒太阳,或在有暖气的房间看电视,尽情享受冬日的温暖。
“为保障院里老人温暖过冬,今年,我们为全县敬老院采购冬季取暖用煤705吨,为敬老院621名特困供养对象采购保暖内衣、冬季棉服等物资。11月15日各敬老院已开始集中供暖,工作人员每天都会细心检查取暖设备是否安全、消防设施设备是否能正常使用,确保各项设施和设备正常运行。” 县人社民政局副局长张红淼介绍。
面对低温天气,县人社民政局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对低保、分散特困、孤残等特殊困难群众进行全面走访排查,全面摸排了解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温暖过冬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群众分层分类实施救助,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同时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与公安、城管执法等部门协调联动,合力做好极端天气下街面巡查和转介处置工作,重点对车站、广场、桥梁涵洞、废弃房屋等流浪乞讨人员经常出现的区域加强巡查。
县社会救助中心主任赵升军说,“入冬以来,我局共探访分散供养特困人员408人,累计为27名困难群众发放棉被、棉衣30余件。为22户74人生活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6.873万元,为4591名城乡低保对象、1082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取暖费189.52万元。街面巡查50余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4人,发放救助物资10份,救助返乡经费 0.083万元。”
此外,近日,县农业林业和水利局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对冬季水管防冻知识进行宣传,帮助农户利用旧衣物对水管进行保护,组织公益性岗位和志愿者对公共区域裸露用水设施进行深埋、包裹等工作。各乡镇、村(社区)加强对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的走访工作,建立重点人群监测台账,提前预置火暖、棉衣等保暖物资,对重点监测人群实行一对一帮扶。
从加强宣传普及到开展安全排查,从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到为特殊群体提供精准帮扶,随着各项措施的深入实施,全县各镇各部门在全力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和社会大局稳定方面,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温暖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