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璩勇
     宁陕县四亩地镇,一个很有名气的罗家沟股份制板栗林园转手了。
     罗家沟的这个板栗园,真是不同凡响。宁陕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谭海波曾经撰文概括:
     23年前,周文兴与村民参与组建了罗家沟股份制板栗林场,建起了板栗园。经过多年发展,彻底改变了罗家沟昔日贫穷落后的模样。
     10年前,周文兴与罗家沟股份制板栗林场的20多户股东拿到了集体林权证,成为林改后林业产业集约经营的样板。拿到林权证的农户吃下了“定心丸”,将板栗林场作为一份实实在在的产业,精心管理,板栗园面积不断增加、效益日益提高,1400亩板栗园年产板栗40000斤左右。
     5年前,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中,周文兴与24名股东商议将罗家沟股份制板栗林场进行了工商登记,成立了罗家沟板栗合作社,股东变身社员,板栗林场的管理日益科学。社员每每年分红从2000元到20000元不等。
     2年前,宁陕县跻身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在推进林业综合改革中,周文兴与罗家沟板栗合作社的24户社员抓住改革机遇,合作社营业执照增加了绿化造林、林业技术服务等项目,拓宽了罗家沟板栗合作社的发展范围.
     从23年前,人们就一直想从这里做出点文章,想把这个经济林业园盘活,变成老百姓真正的绿色银行。在它身上,浓缩了近30年林业改革的基层探索与梦想。
     7月底,我们来到这里时,这个地方再次发生变化,板栗园的经营权被流转给了一个外来老板。原来的股份制板栗园负责人,严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兴、罗家沟板栗合作社理事长,则变成了新公司的经理。
     这个板栗园该“卖”不该“卖”?“卖”得好不好?村民说,“卖”了才赚钱。经营权、经营权,经营出去才是钱!
     宁陕县林业局局长卢益建证实,过去合作社情况最好的时候,一年收入2万多不到3万,还包括劳动力投入。现在仅仅是流转费,每年“坐在屋里就收入5万”。
     为什么要卖?
     周文兴等村民严格说起来不算是果农,板栗园也根本算不上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宁陕大多数农户一样,地里的、山林里的收入,基本属于外财,逼得没有办法时,才去打点主意。
     但是另外一方面,要想真正在林业经济上致富,又存在资金投入上、产品销售市场上等等一系列障碍。仅仅就扎实进行一次砍灌清园、板栗树修剪,县林业局这次就整合多方面资源,投入几十万元。卢益建为他们找来的新业主这次也投入超过百万,套种魔芋、丹参,人工工资等等。这些投入,农户是舍不得也拿不出的,更关键是,投进去之后怎么变现?
     过去20多年,股份制合作社每次都有进步,但是每次都进步不大,原因就在这里。
     可以说,大多数时候只是在捡板栗前后花点力气,其它投入没有,也投不起。
     因此,只有找企业来做。
     企业赚不赚钱呢?
     企业的经营模式是林下魔芋、天麻、丹参,林中除了板栗果,还有蜜蜂。立体空间完全利用。
     板栗现在树都压弯了,得赶紧支桩,今年板栗丰收在望;500亩魔芋,每亩今年1千公斤也不在话下。卢益建为企业老板算了一笔,大大的有利可图。
     企业老板有利可图,越做越有兴趣、越做越有信心。
     四亩地镇镇长田亮介绍,有老板打听,还有这样可以流转的地方没有?
     农民愿意流转,老板愿意进入,政府部门在保证农民稳定增加收入前提下,按照农民愿望牵线搭桥促成资本进入山林经济发展的大盘子,宁陕县目前正在以山林经营权流转为突破口,形成新的现代林业经济园区。
     与其他地方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大投入比较,宁陕的这些林业园区规模小、投入少,但是整合资源的效率高,发展起点高。大多是过去已经建设多年的林果园,只是缺乏核心主体、缺少持续投入、缺少市场对接,没有发挥出优势。现在一旦有新的业主管理开发,加入现代营销元素,效益迅速显现。
     对于宁陕来讲,由于依托秦岭这个宝地,绿色+,生态+、旅游+,发展潜力比别的地方更大。
     在宁陕,林业正在成为吸引投资商的招商引资好项目。而对陕南为数众多的经济园林来说,这无疑也打开了一个思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种了一辈子树木的深山农民一直想从山林中挖出金疙瘩,现在依靠这种方式,从这里出发,村民生态致富梦或许可以找到新出口。
站在山梁上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开满了板栗花的板栗树。 (资料图片)
罗家沟板栗林场收到承包金现场分红给农户。(资料图片)
原文链接:http://sjk.akxw.cn/cxjjtk/html/2017-09/04/content_22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