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 接续奋斗
——2024年县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如何推动我县项目发展、产业壮大、民生普惠等是全县干部群众共同的关注点。
县长周富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4年的工作安排做了详细部署。
突出抓项目强招商做强高质量绿色发展支撑
实施项目带动,强化开放招商,增强发展动能,拉动经济稳定增长。
大抓项目建设。实施1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8亿元以上,积极跟进393个重点前期项目,聚焦主导产业、城镇建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储备项目640个以上,全年争取项目资金12.5亿元以上。
扩大开放招商。瞄准京津冀等重点区域,梳理“头部企业名录”,主动叩门拜访。大力开展“云上招商”活动,力争全年招商引资项目签约55个以上,落地率50%,完成外商直接投资200万美元、进出口外贸总额6000万元。
育强市场主体。努力新增市场主体800户以上,提升“一区三园”综合承载能力,建成飞地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县公共实训基地暨综合服务中心,年产20万平方米EVA胶膜智能生产线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五上”企业8户以上。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增强高质量绿色发展动能
坚持一业引领、多业融合,突出“三大主导产业”,建好“五大产业链”,积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做强生态旅游产业。稳步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抓好云溪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启动国家3A级景区服务配套设施提档升级。积极利用地热资源,实施民宿产业“六百工程”,发挥“旅游民宿贷”等政策杠杆作用,精心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做优农林产业。推进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旅融合产业示范园区10个;完成名特优新等各类品牌认证3个以上。实施林业产业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林下种植面积达15万亩,新培育市级以上林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6家,建设森林康养基地1处。
做大包装饮用水产业。推动秦岭祖脉源等6个已签约包装饮用水项目开工建设,推进3个包装饮用水意向性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旬河包装饮用水产业园,推动包装饮用水产业集聚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夯实高质量绿色发展根基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巩固脱贫成果。坚持“四个不摘”,紧盯“三类”重点人群,因户施策落实好就业等帮扶和保障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强化已建成扶贫资产后续监管,加强搬迁后扶,推动30家社区工厂稳定运营,促进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建设和美乡村。抓好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7个省级重点帮扶村建设,争创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4个,创建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6个、县级示范村22个,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人以上。
提升乡村治理。深入推进“一村十事”试点工程,抓好农村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推进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大力开展“文明镇村”“最美家庭”等建设评选活动。
统筹抓好城镇建设拓展高质量绿色发展空间
推进城乡联动、优势互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建设品质县城。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实施白鹭湾市政路等工程,新建迎宾桥至新桥段水体景观坝和亲水步道。铺设自来水专用管道,加快天然气和市政供暖入户工程,建设集中供热站3处,新增停车位300个以上。
打造特色集镇。完善集镇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扶持发展星级宾馆、精品民宿和高品质农家乐,实施江口回族镇防水排涝、广货街镇集镇改造,统筹推进其他各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功能。
精细城镇管理。启动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实施“一街四管”联勤联动工作机制,严格城市执法,常态化排查整治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问题,提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水平,整治老旧小区通讯“蜘蛛网”。
坚决守护青山绿水厚植高质量绿色发展本底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铁腕保护环境。常态化开展秦岭“五乱”、河道“清四乱”问题排查整治,深化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落实秦岭生态环境问题督查督办闭环管理措施,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数字秦岭”建设,严肃查处破坏秦岭生态环境行为。
实施生态修复。实施秦岭南麓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围绕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精心谋划包装一批项目,加快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抓好撂荒地治理,落实“长江十年禁捕”,完成生态小流域治理,积极创建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推动价值转化。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创建,开工建设5万亩“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项目,策划包装争取10万亩“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启动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创建。
纵深推进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绿色发展活力
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更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深化重点改革。接续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培强”行动,在稳定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基础上,确保5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个。深化“亩均论英雄”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市场主体依法流转山林权,合理发展现代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新型林业产业。
推进科技创新。深度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深化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落实科技创新奖扶和专利申报奖励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科技人才,加大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引进推广和转化应用,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优化营商环境。再推出一批“一件事一次办”,持续开展“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跟执法”活动,推行“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服务模式,办好12345热线工单,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和政企恳谈会,持续做好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加强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强化投资环境保障。
持续推进民生普惠共享高质量绿色发展成果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各项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办好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群众。
加强就业创业服务。强化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帮扶,建成宁陕县“零工”市场,实行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以上,新增城镇就业600人以上,大力发展“归雁经济”,培育发展创业主体。
提升医疗和教育水平。深化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建成投用县妇计中心和县中医医院精神病区,县医院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主体竣工,落实村医待遇保障,持续做好“养育未来”婴幼儿照护服务。落实生育奖励政策,推进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确保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通过国家认定,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新建数字影院1座,完成镇级文化站改造提升,积极探索推进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完成“宁陕故事”集册采编,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培养文艺人才队伍,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持续强化社会保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深化医保基金总额预付支付改革,推进殡葬改革,推进“一中心五区域”敬老院星级达标提升,巩固根治农民工欠薪成效,扎实做好双拥共建、优抚安置工作,维护好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竭力维护安全稳定守牢高质量绿色发展底线
树牢底线思维,注重堵漏洞、强弱项、防风险,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守护公共安全。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三化三制”提升行动,强化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隐患问题排查整治,抓好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情景构建,确保防汛防滑防火防震安全,完成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
强化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学习借鉴“浦江经验”,多元化调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置信访积案。持续推进“八五”普法,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增强公众安全感。
防范重点风险。持续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杜绝违规举债,严防政府债务风险。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集资、融资等金融活动,提高网络运行监测预警和风险处置能力,坚决有效防范意识形态风险,抓好生态、耕地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蓝图绘就新目标,凝心聚力谱新篇。我们坚信只要全县党员干部们大力弘扬“知难而上、苦拼实干、敢为人先、精诚团结”干事创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工作中,坚定信念、主动担当、全力以赴,“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建成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美好愿景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