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姬文艳 钟梦哲 赵嘉琨)宝鸡凤翔,雍城湖东岸六营村。
临近龙年新春,各家泥塑工坊内,匠人们正在有序创作。出模、挂粉、勾线、上色、上漆……泥土在这里,拥有了更鲜活的形态与“生命”。
有数百年传承历史的凤翔泥塑,造型夸张、色彩鲜艳,深受人们喜爱。如今,凤翔泥塑已经成为中国民间美术中独具特色的精品之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春节的到来,凤翔“泥塑村”六营村的能工巧匠们也带着全新“换装”的泥塑作品“龙”重登场。
一抔泥土,世代传承
凤翔三绝有“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其中“姑娘手”就是赞美凤翔人手巧,制作的剪纸、泥塑、草编、刺绣、布制品、面花、木版年画等民间工艺品都十分精美。特别是凤翔泥塑驰名中外,六营村更是有“中国泥塑第一村”的美称。据当地村民介绍,相传明代六营军队曾在此驻扎,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陶瓷制作老手艺,制作出彩绘泥塑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老乡购泥塑置于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六营村的脱胎彩绘泥偶由此出名,并代代相传,逐渐发展为具有地方特色、自成一派的凤翔泥塑。“我们六营村做泥塑的历史很久远,我从小就开始接触泥塑制作,现在至少有四十多年了。”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凤翔泥塑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小红告诉记者,凤翔泥塑从原料选用到制作都是在当地完成,所以村里的孩子们大多从小就可以接触到泥塑制作。
前些年,很多六营村村民都想出去看一看,但随着当地泥塑非遗技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又回到村里助力非遗传承,胡小红的儿子韩建斌也在其中。“我大学是学经济的,总想着能用自己的专业为家乡做一点事情。所以工作几年积累了一些经验以后,我就回来做凤翔泥塑电商方面的工作,现在还做直播,一方面带动凤翔泥塑的销售,一方面也能通过网络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到我们凤翔泥塑的历史和发展。”韩建斌说,在直播时看到有网友经过讲解下单购买泥塑,心中的成就感满满。未来,他还计划开展跨境业务,让海内外的朋友们都能离凤翔泥塑更近一步。
一腔热爱,坚守创新
走进六营村口的凤翔泥塑传习所,造型多变、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的凤翔泥塑映入眼帘,其中部分泥塑作品在用色、线条等方面创新融入年轻元素,看起来“国潮范儿”十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凤翔泥塑胡氏第7代传人胡锦伟正是这些“国潮”泥塑的设计者,“泥塑的喜爱者正从中老年向中青年过渡,对泥塑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就是一边传承一边创新。”胡锦伟告诉记者,自己很早就决定自己要从事泥塑传承发展的相关工作,大学特意选择设计相关的专业,一毕业就投入到凤翔泥塑的创意创作和生产中。
热爱与坚守,让胡锦伟在凤翔泥塑的发展中探索到更多机会与可能。目前,他已经创作虎彩等一系列文创衍生品,为凤翔泥塑创作新的品牌包装设计,并组织非遗研学百余次,为十几万学生和社会人士普及教学传统非遗文化的历史知识及制作工艺。“今年是龙年,我们还根据龙生九子的传说进行了新的创作。但因为过年订单太多供不应求,所以我们只能计划后期推出量产盲盒,让大家也感受一把开‘非遗盲盒’的乐趣。”正在工坊忙碌的胡锦伟介绍。
一支画笔,绘就幸福
制模、翻坯、合坯、粉洗等步骤后,泥塑作品便初具雏形,最后的勾线、上色成为凤翔泥塑更加精美鲜活的关键步骤。粗细不一的画笔,深浅各异的颜料,在匠人的笔锋游走间,一条祥龙的流畅的线条便跃然泥坯之上,白黑为主的素绘威严庄重,用青、红、黄加以着色后的彩绘则更为饱满生动。
“我做泥塑彩绘有十来年了,就在家门口很方便,看着自己家乡越来越好也很开心。”“我从城区骑车过来六营村兼职做泥塑彩绘的,每次画画心情就很好,能学手艺也能增加收入。”“我是放寒假来学习泥塑绘制,希望能了解到更多非遗的历史与知识。”“做泥塑是按大小和难易程度计算工资,在学习与挑战中靠自己的手艺挣钱,很不错!”……
六营村的幸福美好生活,正和栩栩如生的凤翔泥塑一样,是由六营村的能工巧匠们一笔一画绘制出来的。近年来,六营村涌现出了胡新民、敬萍、胡小红、胡全让、黄忠祥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传承人和代表人物,他们不仅传承了泥塑的传统工艺,而且在用料、工艺、造型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将这些传授给了村民,泥塑生产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2023年全村有1400余人从事泥塑产业,月产泥塑5万余件,年实现产值5280万,持续促进群众就业,带动群众增收。
一条路子,走向振兴
民俗艺术不离乡土。近年来,六营村因地制宜、紧抓机遇,结合泥塑发展的优势,以“建设富裕、优美、幸福六营村”为目标,以“壮大文旅融合”为重点,建项目、扩产业、美环境,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介绍:“2023年我们村人均年纯收入1.8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快过年的时候还给大家分红了。”
小泥塑已经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如今的六营村泥塑一条街,青砖大道、仿古照壁、木质牌坊、非遗绘画、研学园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互相促进,六营村已经成为许多游客参观凤翔泥塑制作,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的首选之地。廖卫军告诉记者,未来六营村还将建设凤翔小吃一条街、传承人之家、关中民宿、文创中心、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等,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安置就业300多人,年接待游客及研学学生80万人次,进一步助力非遗文化传承和当地产业发展。
“龙年正月我们还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的文艺活动和演出,欢迎大家来六营村转一转、看一看!”廖卫军说。
来源: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