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文化兴县专项调研视察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 周珊 吕涛) 为深入了解宁陕县文化兴县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推进实施“文化兴县”战略, 5月24日,宁陕县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家华的带领下,对该县文化兴县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
     视察组先后实地查看了太山庙镇综合文化站、龙王镇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城北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情况;上坝河艺术创作中心、五郎关曲艺馆的管理情况;县文化馆、县图书馆的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县文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并就宁陕县文化发展与本县文化工作者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上,视察组对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县文化建设推进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机制保障不完善,文化人才急需加强等现实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建议,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文化建设机制体制;要加大投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努力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6月23日晚,宁陕县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县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宝剑,副主任马先友、刘家华、余永军出席会议。县政府副县长刘昌志,县政协副主席徐志霞,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祖安,县人民法院副院长汪小安,县政府办、财政局、公安局、文广旅游局、交警队等部分负责人,各镇人大主席、部分县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会机关有关工作人员列席会议。会议由马宝剑主持。
     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平安城市”视频监控项目建设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兴县工作情况的报告; 马宝剑要求,一要坚持文化兴县战略不动摇。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着力完善文化服务体系,重视文化人才培育,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特别要紧密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 重要支撑。
  
宁陕斩穷根 : 让“精神文化先脱贫”
——宁陕县开展精神扶贫试点工作推进新民风建设调查

 
通讯员  谭海波  李 兵
     “参加农民夜校好,宣讲内容记得牢;国家政策都知道,吵架闹仗没有了。脱贫攻坚项目好,种植养殖有门道;依靠双手要勤劳,贫困帽子早摘掉......”这是宁陕县筒车湾镇七里村贫困户李顺财,在脱贫“摘帽”后即兴编的一段顺口溜。
     而李顺财所说的“农民夜校”以及他脱贫的过程,都只是宁陕县开展精神扶贫试点工作的“冰山一角”。
     秦岭腹地的宁陕县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信心不足、思想观念落后和农村社会风气不好等突出致贫原因,因村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群众评议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等形式,开展以农民素质教育、农村陋习整治等“六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扶贫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让一批贫困群众脱贫摘了“帽子”、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变了“样子”。

 
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增信心
     “对发展产业没信心,怕失败不想整,没技术不敢整,自从村上开办了农民夜校后,给我们培训,技术问题解决了。”筒车湾镇七里村村民李顺财介绍说,原来,栽的有猪苓和天麻,由于不懂技术,不敢大规模栽植,天麻只发展了10窝、猪苓发展了16窝;参加培训后,把天麻和猪苓都扩大到50窝,还养了4头猪。
     据七里村文书魏明友介绍,“农民夜校”教学内容是在充分听取农民群众意见、自愿择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七里村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农民夜校从2016年4月开始,夜校的重点在于涉农惠农政策、党建知识、农家乐经营能力、种养业带头人等技术培训。每个月25日开讲,一月一次,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农闲时间,开讲的次数要比这个还多。为了保证讲课的质量,还有人专门监督讲课的。
     “农民夜校”的开办,让七里村的村民实打实的受益。贫困户张安林想找个增收门路,由于没有技术,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听说“夜校”有养蜂的讲课,张安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听了课,他说:“我在夜校学到了养蜂实用技术,才敢10箱蜂,这下脱贫有望了。希望夜校一定要办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是本着‘干什么、学什么、能脱贫、能致富’的原则,着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旨在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致富的技能,每月开一次课。农民夜校已覆盖到全镇,并做到常态化。”筒车湾镇党委书记贺海宁进一步解释说,夜校未开之前,有很多贫困户“等、靠、要、慵、懒、散”现象比较严重,自从开办了农民夜校,他们的思想解放了,争取早日摘掉贫困帽子的干劲更足了。
     “自从农民夜校开办后,村上人的精神面貌、思想素质都提高了,原来有闹架、上访、大操大办的,现在都没有了,大家都一心想着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七里村村民李兴乾说,“农民夜校”让大家学了技术、增了信心,觉得兴产业越来越有“干头”了。

 
群众评议:弘扬正气促和谐
     宁陕县四亩地镇四亩地村民汪胜福,由于儿子常年在务工,和老伴生活没有来源,要求村上给他解决低保,因为不符合要求,村上没有同意,他就开始上访。村委会组织其居住的组开了一个群众会,把汪胜福的情况在会上进行了说明,让大家进行评议,看他符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经过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汪胜福有子女,不能享受低保。面对这个结果,汪胜福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并且再没有找过村委会和上访。
     四亩地村村文党支部书记李明海告诉记者,问题之所以这么顺利的得到处理,正是源于该村的从2015年初开始实行的“群众会常态化”。
     “群众会”的常态化,让四亩地村的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李明海告介绍说,四亩村4个村民小组214户797人,不仅人口多,且位于集镇所在地,还有引汉济渭工程隧道项目在村内施工,矛盾纠纷特别多。自从我们“群众会”后,户与户之间、家庭之间的矛盾纠纷,大家都可以“讲、评、劝”,通过及时沟通调解,避免了很多误会和矛盾纠纷的升级,化解了很多隔阂和心病,增进了和谐与友爱。从2015年到现在,群众会每年解决群众纠纷在15起左右。
     “我们村上通过群众会,开展各种评议,引导群众形成比富不比穷的正确思想,让大家树立起自力更生、增收致富的正气。对于产业发展好的,我们实行鼓励,坚决制止‘等靠要’。”李明海说:“下一步,我们村党支部支部牵头,结合村上的情况修改村规民约,把新风新俗写进去,变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让大家一起执行。”
     四亩地镇严家坪村桃园组的吴朝林,将倒垃圾倒在筒四公路边上,影响了村容环境。针对乱倒垃圾的行为,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兴组织群众会进行了评议,使吴朝林认识到了乱倒垃圾行为的错误,并自觉的清理了倒在公路变的垃圾。通过群众会评议,让村民们也都认识到了房前屋后的随便乱倒垃圾的行为是不文明的,一度垃圾四处可见的筒四公路严家坪段的环境,由此好了起来。
     “群众会上什么事都可以评议,不光是对不好的事情要点评,好的事情也在会上点评。”严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兴介绍说,2016年7月,西成高铁供电线路在村里施工,开工前召开群众会,讲清了政策和工程的重要性,让村民进行了讨论评议,大家思想上达成一致:重点项目必须大力支持。别的村都是补偿到位了才开工,而严家坪村是竣工了之后才兑现补助,施工期间无一人找工队麻烦影响施工。
    “四亩地镇通过群众会评议,开展身边好人、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正义,凝聚社会正能量,让群众不仅仅经济上脱贫,而且还要在精神上脱贫。”四亩地镇党委书记谭康宁说,有理无理群众会上评,在农村形成了群众明白事理、邻里和谐的新风气,大家觉得心气顺了,发展也更有“劲头”了。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树新风
      “虽然现在两个妹妹和我的关系闹僵,但是我不后悔。”提及母亲的丧事,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民刘正成略带遗憾地说。
     2016年8月,刘正成的母亲去世,按照老人家生前的意愿,要求去世后要做道场。但刘正成违背了老人的意愿,不仅没有做道场,就连老人的丧事也是简简单单的办了,这就引起了两个妹妹的不满,兄妹之间产生了矛盾,关系闹僵。“村里有村规民约,红白喜事从俭,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头遵守,不然后面怎么执行!”
     刘正成所说的“村规民约”,是2016年兴隆村时任“第一书记”鲁化在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时,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针对兴隆村存在的陈规陋俗,组织群众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讨论制定了包括爱护环境、尊老爱幼、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八要八不要”村规民约。
     “原来,在农村每年都有满月酒、乔迁就、生日酒等习俗,主人家要少则摆几桌子宴席,多则几十桌宴席,亲戚、朋友、邻居要送份子钱,最低几百元,一年下来,家家户户要送上万元,谈何脱贫?”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朱润霞说。
     村规民约经全体村民讨论、签字通过后,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监委会监督执行,村民们积极执行。兴隆村贫困户徐正才父亲过世,他没有按照以往那样坐夜三天、摆酒席收礼,而是按照村规民约,一切从简。“国家扶持我,我还在大操大办,那我就不是贫困户了,所以我要响应号召带头执行。”徐正才说。
     “村规民约没有出台前,仅2015年我送礼共送了两万多元,‘村规民约’出台后,2016年我送礼支出不到5000元。原来是人家送你500元,你要回600元,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户来说负担很大。现在礼金定为50和100元两个标准,真的是节省了很多。”兴隆村主任王峰在介绍他2016年送礼情况的同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下一步,我们准备订个“菜单”,办酒席一律只准上6个热菜、6个凉菜、4个汤,把标准订下来,规范红白喜事酒席,杜绝大操大办。”王峰告诉记者。
      “村规民约出台后,过去猪、鸡满地跑,‘乱堆、乱放、乱倒’的现象没有了,环境卫生好了,大家也感觉地方清新了,人精神了。”兴隆村民王自彬感慨地说,大家不仅觉得村里的面貌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也变了,大家都感到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结合实际、因村施策的精神扶贫,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全县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2016年,17个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纯脱贫5449人。“目前,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宁陕已将精神扶贫在全县全面铺开,以此为载体在农村全力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宁陕县委副书记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宝剑介绍说,通过精神扶贫在农村树立向善好勤导向、营造文明风尚,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不甘贫困,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