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今天,党建网特别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还会伟大下去的。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  

  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  

  ——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中国《孙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书,但其第一句话就讲:“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义是慎战、不战。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