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开展精神扶贫试点工作推进新民风建设调查
 
村民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
 
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院落会。
 
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第一书记”鲁华正在给群众读村规民约。
 
    翁龙航 通讯员 谭海波 李兵 文/图 
    “参加农民夜校好,宣讲内容记得牢;国家政策都知道,吵架闹仗没有了。脱贫攻坚项目好,种植养殖有门道;依靠双手要勤劳,贫困帽子早摘掉……”这是宁陕县筒车湾镇七里村贫困户李顺财,在脱贫“摘帽”后即兴编的一段顺口溜。 
    而李顺财所说的“农民夜校”以及他脱贫的过程,都只是宁陕县开展精神扶贫试点工作的“冰山一角”。 
    秦岭腹地的宁陕县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信心不足、思想观念落后和农村社会风气不好等突出致贫原因,因村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群众评议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等形式,开展以农民素质教育、农村陋习整治等“六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扶贫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让一批贫困群众脱贫摘了“帽子”、贫困村旧貌换新颜变了“样子”。 
    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增信心 
    “对发展产业没信心,怕失败不想整,没技术不敢整,自从村上开办了“农民夜校”后,给我们培训,技术问题解决了。”筒车湾镇七里村村民李顺财介绍说,原来,栽的有猪苓和天麻,由于不懂技术,不敢大规模栽植,天麻只发展了10窝、猪苓发展了16窝;参加培训后,把天麻和猪苓都扩大到50窝,还养了4头猪。 
    据七里村文书魏明友介绍,“农民夜校”教学内容是在充分听取农民群众意见、自愿择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七里村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农民夜校”从2016年4月开始,“农民夜校”的重点在于涉农惠农政策、党建知识、农家乐经营能力、种养业带头人等技术培训。每个月25日开讲,一月一次,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农闲时间,开讲的次数要比这个还多。为了保证讲课的质量,还有人专门监督讲课的。 
    “农民夜校”的开办,让七里村的村民实打实地受益。贫困户张安林想找个增收门路,由于没有技术,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听说“夜校”有养蜂的讲课,张安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听了课,他说:“我在夜校学到了养蜂实用技术,才敢养10箱蜂,这下脱贫有望了。希望夜校一定要办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是本着‘干什么、学什么、能脱贫、能致富’的原则,着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旨在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致富的技能,每月开一次课。“农民夜校”已覆盖到全镇,并做到常态化。”筒车湾镇党委书记贺海宁进一步解释说,夜校未开之前,有很多贫困户“等、靠、要、慵、懒、散”现象比较严重,自从开办了农民夜校,他们的思想解放了,争取早日摘掉贫困帽子的干劲更足了。 
    “自从‘农民夜校’开办后,村上人的精神面貌、思想素质都提高了,原来有闹架、上访、大操大办的,现在都没有了,大家都一心想着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七里村村民李兴乾说,“农民夜校”让大家学了技术、增了信心,觉得兴产业越来越有“干头”了。 
    群众评议:弘扬正气促和谐 
    宁陕县四亩地镇四亩地村村民汪胜福,由于儿子常年在外务工,他和老伴生活没有来源,要求村上给他解决低保,因为不符合要求,村上没有同意,他就开始上访。村委会组织其居住的组开了一个群众会,把汪胜福的情况在会上进行了说明,让大家进行评议,看他符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经过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汪胜福有子女,不能享受低保。面对这个结果,汪胜福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并且再没有找过村委会和上访。 
    四亩地村村文党支部书记李明海告诉记者,问题之所以这么顺利地得到处理,正是源于该村从2015年初开始实行的“群众会常态化”。 
    “我们村上通过群众会,开展各种评议,引导群众形成比富不比穷的正确思想,让大家树立起自力更生、增收致富的正气。对于产业发展好的,我们实行鼓励,坚决制止‘等靠要’。”李明海说:“下一步,我们村党支部牵头,结合村上的情况修改村规民约,把新风新俗写进去,变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让大家一起执行。” 
    “群众会上什么事都可以评议,不光是对不好的事情要点评,好的事情也在会上点评。”严家坪村党帮互助等优良传统,才能真正支部书记周文兴介绍说,2016年7月,西成高铁供电线路在村里施工,开工前召开群众会,讲清了政策和工程的重要性,让村民进行了讨论评议,大家思想上达成一致:重点项目必须大力支持。别的村都是补偿到位了才开工,而严家坪村是竣工了之后才兑现补助,施工期间无一人找工队麻烦影响施工。 
    “四亩地镇通过群众会评议,开展身边好人、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正义,凝聚社会正能量,让群众不仅仅经济上脱贫,还要在精神上脱贫。”四亩地镇党委书记谭康宁说,有理无理群众会上评,在农村形成了群众明白事理、邻里和谐的新风气,大家觉得心气顺了,发展也更有“劲头”了。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树新风 
    “虽然现在两个妹妹和我的关系闹僵,但是我不后悔。”提及母亲的丧事,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村民刘正成略带遗憾地说。 
    2016年8月,刘正成的母亲去世,按照老人家生前的意愿,要求去世后要做道场。但刘正成违背了老人的意愿,不仅没有做道场,就连老人的丧事也是简简单单地办了,这就引起了两个妹妹的不满,兄妹之间产生了矛盾,关系闹僵。“村里有村规民约,红白喜事从俭,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头遵守,不然后面怎么执行!” 
    刘正成所说的“村规民约”,是2016年兴隆村时任“第一书记”鲁华在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时,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针对兴隆村存在的陈规陋俗,组织群众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地讨论制定了包括爱护环境、尊老爱幼、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八要八不要”村规民约。 
    “原来,在农村每年都有满月酒、乔迁酒、生日酒等习俗,主人家少则摆几桌子宴席,多则几十桌宴席,亲戚、朋友、邻居要送份子钱,最低几百元,一年下来,家家户户要送上万元,谈何脱贫?”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朱润霞说。 
    “村规民约”经全体村民讨论、签字通过后,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监委会监督执行,村民们积极执行。兴隆村贫困户徐正才父亲过世,他没有按照以往那样坐夜三天、摆酒席收礼,而是按照村规民约,一切从简。“国家扶持我,我还在大操大办,那我就不是贫困户了,所以我要响应号召带头执行。”徐正才说。 
    “‘村规民约’没有出台前,仅2015年我送礼共送了两万多元,‘村规民约’出台后,2016年我送礼支出不到5000元。原来是人家送你500元,你要回600元,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户来说负担很大。现在礼金定为50和100元两个标准,真的是节省了很多。”兴隆村主任王峰在介绍他2016年送礼情况的同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下一步,我们准备订个‘菜单’,办酒席一律只准上6个热菜、6个凉菜、4个汤,把标准定下来,规范红白喜事酒席,杜绝大操大办。”王峰告诉记者。 
    “‘村规民约’出台后,过去猪、鸡满地跑,‘乱堆、乱放、乱倒’的现象没有了,环境卫生好了,大家也感觉地方清新了,人精神了。”兴隆村民王自彬感慨地说,大家不仅觉得村里的面貌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也变了,大家都感到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结合实际、因村施策的精神扶贫,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全县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2016年,17个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纯脱贫5449人。“目前,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宁陕已将精神扶贫在全县全面铺开,以此为载体在农村全力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宁陕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宝剑介绍说,通过精神扶贫在农村树立向善好勤导向、营造文明风尚,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不甘贫困,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
 
短评:精神脱贫才是真脱贫
 
   □谭海波
    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一件重要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无不在此项工作上下功夫,使出“洪荒之力”。通过各方努力,已经实现了脱贫攻坚的首战告捷,一大批贫困群众和贫困村脱贫“摘帽”。但是,尚未脱贫的贫困户如何按期脱贫,已经脱贫的户怎样不再返贫,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贫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因灾因病和自然环境等原因外,最主要的方面还是人的因素。一些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把政策扶持当成“天经地义”,将干部的帮助看作理所当然,乐当贫困户,扶贫干部很着急,贫困户自己不积极;而一部分已经脱贫的户精神与物质脱贫不同步,在帮助扶持的推动下,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改观不大,自强精神缺乏,持续发展动力、自我“造血”能力较弱,返贫的可能性较高。 
    致贫原因中人的因素,归说到其底还是思想问题。其原因是一些贫困户行动上好逸懒惰、思想上得过且过,不愿自食其力,发展产业,创业致富,等着政府给他“输血”,坚信政府不会不管他们,更有甚者认为脱贫是政府的事情。另一方面,一些贫困户在帮扶带动下实现了脱贫,部分脱贫户虽然鼓起了“钱袋子”,物质上过上了好日子,但思想上依然贫困,行为方式、心理环境还停留在过去的贫困线上,最终,思想落后导致经济落后,经济落后加剧思想落后。 
    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思想问题?安康市委1号文件明确,大力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办法。秦岭深处的宁陕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结合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地推进新民风建设,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信心不足、思想观念落后和农村社会风气不好等突出致贫原因,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群众评议和建立村规民约等形式,开展以农民素质教育、农村陋习整治等“六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扶贫试点工作,让一批贫困群众脱了贫、贫困村变了样。为贫困户送去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产业,更是送去思想观念,让贫困群众先有富起来的思想,再有“动”的念头,树立起了脱贫光荣的信心与斗志,由此让“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既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又改善贫困村的风俗习惯,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的紧迫感和荣誉感,彻底摆脱思想的“穷根”。 
    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才能从根子上实现脱贫。所以,在解决贫困人口物质生产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风气,弘扬自力更生、互评,好的事情也在会上点评。”严家坪村党帮互助等优良传统,才能真正实现“授人以渔”,培育贫困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真脱贫。 
    精神脱贫才是真脱贫。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不仅在时间上紧迫,而且在靶向定位上要求更加精准。这就要求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在农村要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积极实施精神脱贫。既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环境,更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既要帮助贫困人口克服“等靠要”、安于贫困的消极心态,更要让他们摒弃“争当贫困户”的错误想法,让他们从根本上告别贫困,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原文链接:http://epaper.sxncb.com/sxncb/20170619/html/page_04_content_000.htm(见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