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农民夜校好,宣讲内容记得牢;国家政策都知道,吵架闹仗没有了。脱贫攻坚项目好,种植养殖有门道;依靠双手要勤劳,贫困帽子早摘掉……”这是宁陕县筒车湾镇七里村贫困户李顺财,在脱贫“摘帽”后即兴编的一段顺口溜。
李顺财所说的“农民夜校”以及他脱贫的过程,都只是宁陕县开展精神扶贫试点工作的“冰山一角”。
秦岭腹地的宁陕县,针对贫困群众发展信心不足、思想观念落后和农村社会风气不好等突出致贫原因,因村制宜、因村施策,突出问题导向,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群众评议和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等形式,开展以农民素质教育、农村陋习整治等“六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扶贫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让一批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子、贫困村变样子。
农民夜校:教育培训增信心
“对发展产业没信心,怕失败不想整,没技术不敢整,自从村上开办了农民夜校给我们培训后,技术问题解决了。”李顺财介绍说,原来栽的有猪苓和天麻,由于不懂技术,不敢大规模栽植,天麻只发展了10窝。猪苓发展了16窝。参加培训后,他把天麻和猪苓都扩大到50窝,还养了4头猪。
据七里村文书魏明友介绍,“农民夜校”教学内容是在充分听取农民群众意见、自愿择业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七里村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农民夜校从2016年4月开始,夜校的重点在于涉农惠农政策、党建知识、农家乐经营能力、种养业带头人等技术培训。每个月25日开讲,一月一次,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农闲时间开讲的次数还要多些。为了保证讲课的质量,还有人专门监督讲课的。
“农民夜校”的开办,让七里村的村民实打实的受益。贫困户张安林由于没有技术,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增收门路。听说“夜校”有养蜂课,张安林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听了课。他说:“我在夜校学到了养蜂实用技术,养了10箱蜂,这下脱贫有望了。希望夜校一直办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是本着‘干什么、学什么、能脱贫、能致富’的原则,着力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旨在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质和科学致富技能,每月开一次课。农民夜校已覆盖到全镇,并做到常态化。”筒车湾镇党委书记贺海宁进一步解释说,夜校未开之前,有很多贫困户“等、靠、要、慵、懒、散”现象比较严重,自从开办了农民夜校,他们的思想解放了,争取早日摘掉贫困帽子的干劲更足了。
“自从‘农民夜校’开办后,村上人的精神面貌、思想素质都提高了,原来有闹架、上访、大操大办的,现在都没有了,大家都一心想着发展产业,争取早日脱贫。”七里村村民李兴乾说,“农民夜校”让大家学了技术、增了信心,觉得兴产业越来越有干头了。
群众评议:弘扬正气促和谐
宁陕县四亩地镇四亩地村村民汪胜福,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和老伴生活没有来源,要求村上给他解决低保,因为不符合要求,村上没有同意,他就开始上访。村委会组织其居住的组开了一个群众会,把汪胜福的情况在会上进行了说明,让大家评议,看他符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经过评议,大家一致认为,汪胜福有子女,不能享受低保。面对这个结果,汪胜福心服口服地接受了,并且再没有找过村委会和上访。
四亩地村党支部书记李明海告诉记者,问题之所以这么顺利地得到处理,正是源于该村从2015年初开始实行的“群众会”常态化。
“群众会”的常态化,让四亩地村的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李明海介绍,四亩地村4个村民小组214户797人,不仅人口多,且位于集镇所在地,还有引汉济渭工程隧道项目在村内施工,矛盾纠纷特别多。自从实行“群众会”后,户与户之间、家庭之间的矛盾纠纷,大家都可以“讲、评、劝”,通过及时沟通调解,避免了很多误会和矛盾纠纷的升级,化解了很多隔阂和心病,增进了和谐与友爱。2015年至今,“群众会”每年解决群众纠纷15起左右。
“我们村上通过‘群众会’,引导群众形成比富不比穷的正确思想,让大家树立起自力更生、增收致富的正气。对于产业发展好的,我们实行鼓励,坚决制止‘等、靠、要’。”李明海说:“下一步,我们村党支部牵头,结合村上的情况修改村规民约,把新风新俗写进去,变成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让大家一起执行。”
四亩地镇严家坪村桃园组的吴朝林,将垃圾倒在筒四公路边上,影响了村容环境。针对乱倒垃圾的行为,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兴组织“群众会”进行评议,使吴朝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觉清理了垃圾。通过评议,村民们也都认识到在房前屋后随便乱倒垃圾的行为不文明,筒四公路严家坪段的环境,由此好了起来。
“什么事都可以评议,不光是对不好的事情要点评,好的事情也在会上点评。”严家坪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兴说。2016年7月,西成高铁供电线路在村里施工,开工前召开“群众会”,讲清了政策和工程的重要性,让村民进行了讨论评议,大家思想上达成一致:重点项目必须大力支持。别的村都是补偿到位了才开工,而严家坪村是竣工了之后才兑现补助,施工期间无一人找工队麻烦影响施工。
“四亩地镇通过‘群众会’评议,开展身边好人、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进一步弘扬社会正义,凝聚社会正能量,让群众不仅仅在经济上脱贫,而且还要在精神上脱贫。”四亩地镇党委书记谭康宁说,有理无理群众会上评,在农村形成了群众明白事理、邻里和谐的新风气,大家觉得心气顺了,发展也更有劲头了。
村规民约:移风易俗树新风
“虽然现在两个妹妹和我的关系闹僵了,但是我不后悔。”提及母亲的丧事,宁陕县金川镇兴隆村民刘正才说。
刘正才的母亲去世,按照老人家生前的意愿,要求去世后要做道场。但刘正才违背了老人的意愿,不仅没有做道场,就连老人的丧事也是简简单单的办了,这就引起了两个妹妹的不满,兄妹之间产生了矛盾,关系闹僵。“村里有村规民约,红白喜事从俭,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带头遵守,不然后面怎么执行!”
刘正才所说的“村规民约”,是2016年兴隆村时任“第一书记”鲁化在开展脱贫攻坚驻村帮扶时,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针对兴隆村存在的陈规陋俗,组织群众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讨论制定了包括爱护环境、尊老爱幼、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等方面内容的,具有针对性的“八要八不要”村规民约。
“原来在农村有摆满月酒、乔迁酒、生日酒等习俗,主人家要摆少则几桌多则几十桌宴席,亲戚、朋友、邻居送份子钱,最低几百元,一年下来,家家户户要送上万元,谈何脱贫?”兴隆村党支部书记朱润霞说。
村规民约经全体村民讨论、签字通过后,村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监委会监督执行,村民们积极执行。兴隆村贫困户徐正才父亲过世,他没有按照以往那样坐夜三天、摆酒席收礼,而是按照村规民约,一切从简。“国家扶持我,我还在大操大办,那我就不是贫困户了,所以我要响应号召带头执行。”徐正才说。
“村规民约没有制定前,仅2015年我送礼共送了两万多元,村规民约制定后,2016年我送礼支出不到5000元。原来是人家送你500元,你要回600元,对一些经济困难的户来说负担很大。现在礼金定为50和100元两个标准,真的节省了很多。”兴隆村村主任王峰给笔者算了一笔账。
“下一步,我们准备订个‘菜单’,办酒席一律只准上6个热菜、6个凉菜、4个汤,把标准订下来,规范红白喜事酒席,杜绝大操大办。”王峰告诉笔者。
“村规民约出台后,乱堆、乱放、乱倒的现象没有了,环境卫生好了,大家感觉地方清新了,人精神了。”兴隆村村民王自彬感慨地说,村里的面貌变了,人的思想观念也变了,大家都感到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结合实际、因村施策的精神扶贫,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全县脱贫攻坚实现首战告捷。2016年,17个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纯脱贫5449人。“目前,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宁陕已将精神扶贫在全县全面铺开,以此为载体在农村全力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宁陕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宝剑介绍说,通过精神扶贫在农村树立向善好勤导向、营造文明风尚,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不甘贫困,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实现精神与物质“双脱贫”。
评论
贫困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因灾、因病和自然环境等原因外,最主要的方面还是人的因素,归根到底就是思想问题。思想落后导致经济落后,经济落后加剧思想落后。那么,如何有效地解决贫困人口的思想问题?市委1号文件明确,大力推进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办法。宁陕县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群众评议和建立村规民约等形式,开展以农民素质教育、农村陋习整治等“六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精神扶贫试点工作,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彻底摆脱思想的“穷根”。
只有精神脱贫,才能真正脱贫。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不仅在时间上紧迫,而且在靶向定位上要求更加精准。这就要求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积极实施精神脱贫。既帮助贫困人口改变生活环境,更努力改变他们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帮助贫困人口克服“等、靠、要”的消极心态,让他们摒弃“争当贫困户”的错误想法,从根本上告别贫困,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原文链接:http://sjk.akxw.cn/akrb/html/2017-05/17/content_164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