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宁陕乡村田野,随处可以看到,成片的树林,满眼绿意向远处延展;一座座大棚里羊肚菌如雨后春笋,长势喜人;搬迁群众漫步在安置小区内,悠闲地欣赏着美丽家园……地处秦岭中段南麓的宁陕县,处处展示着山清水秀、镇美民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新画卷。
近年来,宁陕县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强化生态保护价值转换,迈出乡村振兴坚实步伐。
整治环境 刷新乡村“颜值”
“现在好了,家家户户的生活污水都通过管道流入了集中处理厂,夏天也没有臭味了,苍蝇蚊子也少了,出来乘凉、散步,感觉都比以前好多了。”家住梅子镇子午社区兰草湾安置点居民王曦高兴地说。
梅子镇集镇作为引汉济渭工程移民集中安置点,集镇居住人口从2015年的不足百户增加到400余户,生活污水排放量剧增,原来的污水处理设施已不能满足现有的排放需求,污水随意乱倒,随地泼洒,小区里常常能闻到臭味。
为改善这一现象,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积极争取秦岭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污染治理专项资金500余万元,在梅子镇子午社区兰草湾安置点及安坪村瓦房组分别修建了1座一体化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设施,现已能够满足子午社区、安坪村累计1500余人的生活污水处理,实现了全镇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子午社区的污水治理及配套管网只是宁陕强化环境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宁陕县重点推进人居环境工作,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和情况通报会,不断强化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指导、督促。同时,相关部门深入宣传,持续引导,通过张贴横幅和宣传标语、循环播放音频,不断营造浓厚的氛围,激发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工作当中。
“我们将梅子镇未来旅游发展和水冲式厕所改造需求均考虑在内,前瞻性的保证了村庄近期、中期和远期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在村内管网修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地势地貌、雨污分流和方便群众等因素。”市生态环境局宁陕分局局长王鹏介绍说,下一步将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帮扶梅子镇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日常管理,逐步完善相关考核奖惩机制,让污水有处可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特色种植 筑牢产业兴旺之基
时值初夏,草木葱郁,在太山庙镇太山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山野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在撂荒地里,村民袁德宝采摘完最后一茬羊肚菌,正忙着和村民们一起栽种菊花苗。
“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种了20个大棚的羊肚菌,亩产鲜货达到400斤,干货总体上20个棚是300斤,本人收入能够达到12万元左右。”德宝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袁德宝介绍道,为了不让羊肚菌大棚闲置,收完羊肚菌再种上菊花,9到10月份还可以增收。
太山庙镇以绿色为底色,加大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农业附加值,不仅实现了撂荒地治理,支撑的产业崛起,还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务工增收。
而在太山庙镇双建村花椒种植基地,成行成垄的花椒树,枝叶繁茂,大部分植株已经缀满了圆润的青花椒。基地务工群众在为花椒树除草、施肥,进行科学管护,确保今年花椒稳步增产。
据花椒产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支才介绍,今年在县统计局的帮助下新栽种花椒苗200余亩,累计已达1200余亩,目前正在施肥科管,预计今年收获1000余斤,总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
今年以来,宁陕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果、菌、药、畜四大特色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生产方式绿色化,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多赢局面。
强基固本 青山变身绿色银行
6月10日,宁陕县与深圳一公司签订了林业碳汇交易合作协议和碳汇收购合同,完成首宗林业碳汇交易100万元。
据了解,此次交易也是陕西省涉秦岭区域首宗林业碳汇交易。宁陕县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是“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国家重点林业县和生态功能区。
“多年来,我们实行科学的营林抚育森林质量得到精准提升,通过评估公园在林业碳汇储备林建设等方面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开发上坝河森林公园林业碳汇项目,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宁陕县国有上坝河林场场长王友洲介绍道。
宁陕县上坝河森林公园于2022年5月底完成项目林地碳汇减排量技术评估工作,涉及林地面积为4058.42公顷,其中能够作为现行林业碳汇标准进行减排量开发交易的人工林面积达到334.77公顷。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为了发挥好农业林业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宁陕县开始积极探索“碳票”变“钞票”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据悉,宁陕在实施林业碳汇交易项目后,有力促进了林业从资源到资产再到资金的“蝶变”,不断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看得见”的经济价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记者 程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