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侠  本报通讯员 谭海波

  15年前,在前途和理想之间,他选择了与鸟为伴;

  15年来,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他选择继续守望和初心不改;

  15年中,他行程24万公里、科普宣传达3万余人次,见证了50多个朱鹮家庭的建立、310只朱鹮宝宝出生;

  15年里,他用自己的坚守,让朱鹮在秦岭腹地的宁陕落地生根、自由飞翔。

  他就是陕西省宁陕县朱鹮野化放飞基地管理站站长李夏。

  与朱鹮结缘

  “这几天正是朱鹮孵化的时候,主要任务是观测孵化情况,还有防蛇。”4月18日中午,结束朱鹮野外巡护的李夏边停车边说。

  冲锋衣、牛仔裤、运动鞋加上摩托车,这是李夏野外工作的标配。今年40岁的李夏,2004年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宁陕县林业局广货街镇林业站工作,“在乡镇工作,工作内容都一样。”在工作两年后,作为一个年轻人,这样周而复始的工作,缺少挑战性,让李夏一度感到迷茫,想到了辞职。而后不久,一次工作调动却让他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为拯救和保护世界最濒危的珍稀鸟类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2007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陕西省在宁陕县启动实施了朱鹮野化放飞试验和再引入工程,成立了宁陕县朱鹮异地野化放飞实验基地管理站,李夏从林业站调到了朱鹮管理站,这次调动让他与国宝朱鹮结缘。

  “我第一次见到朱鹮是2007年3月8日,也是我到管理站上班的第一天。当天,从汉中洋县首批‘移民’的10只朱鹮也来到管理站。”回想与朱鹮的初次见面,李夏至今记忆犹新。

  2007年5月31日,是朱鹮野化放飞的日子,首批26只健康的人工饲养朱鹮迎来了它们一生中第一次“任性”飞翔。与此同时,李夏也开始了对它们监测、跟踪和保护的艰辛历程。

  “那时候,每天起来看到朱鹮,都面临着挑战。”李夏说,正是这样的挑战,让他对工作产生了热爱。

  此后,为了掌握朱鹮在野外的生存状况,每天天没亮,李夏就骑着摩托车带着沉重的监测设备,沿着山沟、河流寻找朱鹮的活动踪迹。

  宁陕县位于秦岭南坡,山高沟深,无线电跟踪设备受到极大限制。有时由于山体的阻挡,即使朱鹮就在不远处,还是收不到任何信号,以至于监测的效率很低。经过反复摸索,李夏逐渐找到了一种适用于山区的无线电跟踪方法,先后监测到了所有佩戴无线电跟踪设备的朱鹮,并逐步掌握了它们的活动规律及生存状态。

  再难也要干

  “在哪里能找到它们?它们的未来会怎样?”

  工作初期,面对这些问题,李夏陷入了迷茫。

  由于是首次野化放飞,没有资料可以参考,一切都需要李夏自己去摸索。“可以说,我们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李夏说。

  加上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保护朱鹮的意识不强,给朱鹮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最开始,我是见到村民绕着走,路过县城绕着走。”李夏告诉记者。

  最初听说要放飞朱鹮、保护朱鹮,当地村民还有抵触情绪,“国家钱真是花不完了,花钱养鸟!”

  因为朱鹮需要经常到附近的田地里觅食,会对作物造成一定损失,李夏经常被寨沟村民围起来。“有的村民会说自家的秧苗被踩了、玉米被毁了,虽然经过自己的一番解释,最后都安全走了。”李夏说,可能是群众表达心中的不满,但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每次见到村民时他都绕着走。加上自己每天往山里跑,整天一身汗,怕遇见熟人。因此,野外监测时,只在县城周边开展工作,就算从县城经过,也选择在人少的时候。

  “最初,最大的难题是去哪里找它们,有时候跑两三天连朱鹮的影子都看不到。”李夏说,为了找到朱鹮,他经常背着设备漫山遍野地跑,常常早出晚归的。

  在建站初期,一切条件都很差,到站里唯一的路还是土路,“每到下雨天,路就走不成,骑摩托车也不行,只能步行,脱了鞋光着脚一步一滑地走到站里。”李夏说。与此同时,随着基地人员陆续离开,面临的困难日益增多,“那时候,我每天睁开眼,想到的就是朱鹮。”出于对工作的热爱,这些困难都没有让李夏产生过退缩的念头。在开展朱鹮救护的过程中遇到的一对兄妹,让李夏更加坚定了干下去的决心。

  2008年的一个周末,李夏接到城关镇汤坪村的一个电话,称一只朱鹮落在了自家的院子里。李夏火急火燎地赶往现场,原来这只因降雨饿了好几天的朱鹮,意外飞到了这户村民家院子的角落。上初中的黄姓兄妹找螃蟹、挖蚯蚓喂朱鹮,两人一直守着朱鹮,等到李夏来了才放心离开。“连老百姓都这样爱朱鹮,我没有理由懈怠。”李夏暗暗下定决心。

  朱鹮孵化期间,蛇对朱鹮的危害是李夏最担心的。为了防蛇,他想尽办法,“给树干刷油、包塑料膜都干过。”李夏说,通过长期观察摸索,最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防蛇办法。

  乐为守鹮人

  2022年4月14日,在朱鹮野化放飞基地,一只小朱鹮破壳而出。

  “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摸清了人工繁育,如何降低和减少朱鹮对人的依赖,恢复自然繁殖的能力。”李夏告诉记者,宁陕现在算是放飞点中最成功的一个。现在,野外朱鹮种群已达300多只,种群年龄结构、雌雄比例越来越接近洋县原生的朱鹮种群状态。而他也通过自学,逐渐成为研究朱鹮的专家,发表了多篇论文,经常被邀请去讲课。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李夏一年很少在家,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才让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李夏的爱人是一名教师,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我爱人今年带高三,站上也离不开人。”李夏说,眼下是朱鹮繁殖的关键期,也是孩子高考的冲刺时刻,两人都忙,有时孩子都没有人去接。即使这样,他的爱人也从没有过一句怨言。

  “我爱人说,看上的是我工作认真负责,人踏实,才决定跟的我。”李夏笑着说,人家谈恋爱都是看电影,和我谈恋爱是看鸟。最让李夏感动的是,有次吃饭时,妻子对孩子说,你们以后考大学也学生物,和你爸干一样的工作。

  更让李夏感到欣慰的是,随着近年来宣传工作的不断普及,人们保护朱鹮的意识也提高了,对他的工作也越来越理解和尊重了。“最近几年,村民见到我都主动打招呼,很多时候村民发现行动不便的朱鹮,都会打电话给管理站。”李夏说,县里也给予了很大的投入,基地所在的寨沟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原来的土路现在成了水泥路。“不管是野化放飞前期,还是野化放飞期,省市县领导、专家学者各级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才让这项工作得以开展下来。”

  从事朱鹮保护的15年间,李夏从未间断。“我与朱鹮之间是平等关系,不是我照顾它,我们之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李夏说,他知道每一只朱鹮的“故事”,它已经不是单纯的一只鸟了。从它们的身上,让他学到了责任,“朱鹮在残酷的环境下,都在克服困难努力生存,更何况是人呢?”

  “现在,看朱鹮、保护它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为此,李夏还写了一首诗表明自己的心境:“年少轻狂一杯酒,栉风沐雨十年情。初发之心终不悔,此生愿为守鹮人。”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http://www.greentimes.com/greentimepaper/html/2022-06/08/content_3359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