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历经15年艰苦施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工程通水指日可待,不久即可实现关中和陕南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梦想。

这是人类首次从底部洞穿秦岭山脉。隧洞总长98.3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是引汉济渭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工程施工综合难度世界第一。

在施工中,高温、高湿、强噪、强岩爆、突涌水等灾害叠加发生,可以说是隧道施工难题的集合。隧洞掘进以来,共发生岩爆4000余次,其中强烈岩爆1104次、极强岩爆37次。工人施工要戴钢盔、穿防弹衣。2016年2月28日,岭南施工场地突发涌水,最高时涌水量达每天4.6万立方米,抢险历时两个多月。

“恶劣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秦岭输水隧洞每一米的掘进进尺都极为不易。”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这样评价。  

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110余项科研攻关,为解决工程难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相关科研成果获得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陕西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缺水是制约关中和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陕西启动了省内南水北调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工程把汉江流域的水引到关中地区,建成后多年平均调水规模可达15亿立方米,惠及1411万人,支撑全省1.1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引汉济渭工程将解决关中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为关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水动力’。”省水利厅厅长魏稳柱说,此外通过水权置换,可以为陕北地区在黄河争取更多用水指标,为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提供水资源保障。  

  

“引汉济渭工程将是给世界留下遗产的工程,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郑国渠等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相媲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说,工程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新增了一条重要的连接通道,穿越了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是国家水网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重要补充,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记者 吴莎莎 王海涛)

来源丨群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