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梦溪听起来象诗一样的名字,却深藏在秦岭南麓宁陕县江口镇沙坪村很不起眼的一条小山沟里,这里是子午古栈道的必经之地,也是210国道的重要路段。2016年初夏随朋友相邀初次探访这处秘境,我不仅赫然,而且惊叹。因为这里虽是曲折弯宕,泉流汩汩,草长花香,鸡鸣狗吠的平凡山村,然而当你走进这片土地,眼前的一切仿佛让你置身于陶渊明笔下:“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澹,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那篇《归田园居》所描述的乡村田野那悠然生活之趣。

 

    当你从喧嚣的都市里或者说从闹心的所事中走进这条寂静的山沟里,看见每一株小草在为你张开笑脸,每一朵山花在为你热情绽放,闻见每一条小溪都在为你欢呼歌唱,每一种小鸟都在为你轻歌漫舞时,许多烦忧全抛在恼后。当那微风飘来的野艾馨香将你带入桃花源一般的梦境之中。你想那不正是: 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样至今未开发的净土别说在他乡就是在山大人稀的宁陕也无几处。身在幽谷中,古木参天,百草葱郁,四季鸟鸣,正是现代人寻找的去处。有趣的是早在一千多年前子午古栈道上的这里,曾经居住的人口达三四百之多,他们中多数是外来客。在这里一是躲避战乱,二是在这里垦荒种地谋生,三是守护子午栈道上的峰火台抗击扰民之匪。从众多的古墓葬、古栈道、古屋基的遗存中可以想像当时的情景,也证明了这里不是一般的乡野故里,而是有故事有历史有考究的山涧沟壑。

 

    据当地老人讲:子午道,西安正南,也称子午古栈道。自京城长安通往汉中、巴蜀及其南方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遥想当年,杨家小女,在烽火台上望着子午道上滚滚烟尘,感慨万千,正所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的典故就出自于此。当地百姓常年踏堪,发现南梦溪这条沟壑里有烽火台四处之多,传说这里是重要的关隘,是兵家必争之地,为此修建烽火台就是一但发现子午道上有土匪或者敌情便燃起峰火传达信号。当我们登上一座山头,眼前耸立着高大雄伟的巨石磊起的峰火台遗址时,那种硝烟四起的往事由然而生,这处遗迹虽然不够完整,但主体依然可见,足见当时的巍峨。随着时光的流失,时代的变迁,往事成为过去,许多在这里生活的人也四处奔波,烟消云散。

 

新中国成立后,南梦溪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居民虽少,但他们却守着一条规矩,那就是共同保护这里的古迹古木,于是这里的生态得到了很好的维护,便有了今天这样罕见的千年古树和百年古宅老屋存留其中。进入二十一世纪,许多村民迁至210国道旁办起农家乐,生意十分红火。南梦溪整条沟却成了“世外桃源” 如今, 村民们抓住脱贫攻坚的机遇,成立了合作社,对整条沟实施规划开发,建成了于休闲、观光、科考、乡村生活体验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吸引着省内外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成为宁陕乡村游的一道靓丽风景。当我们身临其境,迎着主人的盛请,吃过地道的乡土菜,品赏完当地自酿的“山里红” 美酒时,不由自主地想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遇还。”这首《饮酒》名篇,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时,还陶醉在陶渊明那些古诗佳作之中,古诗里与现实中的意境如此相似,让我们着实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