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走宁陕,生态旅游看发展”秦岭之星、绿都宁陕摄影大赛作品选登

秋收稻香

晓梅/  廖代俊/

 

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染匠,一定就是秋霜了。只要它一来,稻子就黄了,梯田再也不像梯田了,仿佛是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块金砖。在田垄与田垄之间,在房子与房子之间,桂树与桂树之间,延绵不断的稻田与十月的阳光交相辉映,到处洋溢的都是刺眼的金光。稻田里的热浪把稻香一阵一阵地送到庄稼人那里,这厚实的、宽阔的芬芳是泥土的召唤,该收割了。是的,秋收季节来了,家家户户最忙的时候来了。

  

收稻人望着金色的大地,吹一口土烟,眯起眼睛,喜在心头。这是个多么振奋人心的时刻,闻到新稻的香味,心里头自然会长出希望。别看稻子长在田里,它们终究是会变成又香又白的米饭,放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变成农民的一日三餐,变成农民的衣食住行,一句话,变成农民的日子。

房前屋后都是梯田,一家人,年纪大的就留在家里做饭,小孩则跟着大人到田里玩去,各种各样的虫子和奇形百状的野草都是他们的最。男人力气大,他们就扛着打谷机,女人则拿着麻袋和镰刀,当然也要带上一壶水和一些橘子。那还等什么呢,卷起衣袖就开始割吧!割稻子的工具是镰刀,刀口是不平整的,不光滑的,它由很多小锯齿组成。这样割起稻子来既快又不容易伤到手。一手抓一把稻子,一手拿着镰刀,他们的动作一左一右,一把又一把,等你把这个动作重复了几十遍,你才能向前挪动一小步。割起稻子来,女人可利索了,一会儿她身后就放满了一小堆一小堆的稻子。男人则把这一小堆一小堆的稻子驮到打谷机旁,放成一大堆。人们常用一步一个脚印来夸奖一个人的踏实,对于割稻子的农民来说,跨出去一步,不知道要留下多少个脚印。这其实不要紧,农民有的是耐心,最要紧的是,你必须弯下你的腰。用不了一上午,你的腰就直不起来了。当你抬起头,沿着稻田的方向眺望的时候,无边的金色荡漾在你面前,灼热的阳光燃烧在你面前。心中也生了一把火,热得汗流浃背,这汗水用秋风和阳光把稻子酿得更香了。

 

  

梯田下面全是山,割稻子割累了就坐在梯田上欣赏大山。这些山可不像梯田上的稻子一样全是金黄的,秋霜把它们染成了一个天的花园,五彩缤纷的。树叶大多是绿色的,但绿中带黄,黄中带粉,粉中生红,红中隐紫,紫中有褐。这时候再鲜艳的飞进了森林,也会感叹自己的羽毛不如树叶的绚丽。此时的山峦就像一幅流光溢彩的油画,会叫你看醉了眼。当你再低头看这些稻子时它们不再是金色的,而是彩色的了,仿佛飘起来了。

  

“嗡嗡嗡嗡……”打谷机一响,一颗颗稻谷就哗啦啦地掉下来了。回来的时候,男人驮着大麻袋的谷子,女人则驮着小袋的,小孩子就把空的水壶挂在脖子上,手里拿着镰刀乱割路边的野草。谷子到家后就会被分成两类:又大又光滑饱满的是最好的,留一部分自己吃,其它的就用拖拉机拉到镇上的街上去卖钱。剩下那些更差的稻谷就用麻袋装起来,放到屋檐下,留着喂鸡和鸭子。

  

稻子收完后,老人家和小孩子就会到梯田上去溜稻子。溜稻子就是大浪淘沙般地去寻觅被遗落在田间的稻子。老人家把溜来的稻子拿回去筛选,质量好的留着自己吃,差一点的就留着喂养家禽。他们总说遗落在田间的稻子时一滴滴汗水,是一份份辛勤耕耘的成果。但我们只是喜欢在光秃秃的田里打捞一份惊喜罢了,把捡到的稻子放在用枯草点起的火堆上一烧,一粒粒香喷喷的爆米花就出来了。

溜完稻子,梯田上可以说是光溜溜的,只剩下黄溜溜的土地了,天很快就要来了。不过不要紧,稻子的香已经飘到了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