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毕业生师生聚会,偶然间谈论到有关人性善恶的话题。关于“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这句话,几乎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好几位教师,都认为它指的是人的天性原本邪恶,善良只是伪装的而已。这很令人惊讶,因为这样理解显然是错误的。这句话是儒学大家荀况所说,意思是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善良的行为是人们后天人为形成的,“伪”是“人为”的意思。师生聚会本来不是很正式的场合,对这句话大多数人可能想也没想就望文生义,脱口说了出来。“伪”嘛,可能就是伪善,虚伪的意思,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在写作报道中,这样是行不通的。我们需要谨慎地对待汉字,只有深刻地理解了语句的意思,才能准确地使用汉语,才能正确地写文章。
前些年,“三农”问题成为我国改革焦点的时候,只要翻开报纸刊物,无论是全国发行的还是某区域内发行的,只要是谈到农业、农村和农民,“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总会频繁出现在字里行间里。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想想,这句话用在如今的社会是根本不合适的。
在我国漫长的农耕旧社会里,贫苦大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腊月咽酸齑,岁寒披破毡”是最真实的写照。那时候粮食、食物、吃饭确实是最重要的东西,是百姓的“天”。但是如今,在我国解决了温饱问题后,继而全力建设全面小康的新时期,仍然把食物,把“吃饭”当做为农民的“天”,当做农民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显而易见,这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我们除了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外,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价值,去进行科技创新,去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等。怎么能把食物,把“吃饭”作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的终极目标呢?因此,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语境里面,意义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引用成语熟语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谨慎小心,以免贻笑于大方之家。
我们每日看新闻,看报纸,看视频。某些部门甚至是很有分量级的重要部门的发言人、新闻发布会,绝大多数的媒体以及报刊等等谈到有关我国事务的时候,总是说“中方与某方……”,“中方与某国……”,“中方申明……的立场……”等云云。代表自己国家发言,怎能把自己的祖国——中国称为“中方”呢?说成我国、中国、中华民族都可以的。举个例子,就说美国吧,奥巴马总统很擅长演讲,总是说America怎么怎么样,Americans怎么怎么样,说的是美国,美国人民。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名称表述得就像“I”,就像“We”,就像第一人称。“方”字的意思普通老百姓不懂,行,专家不懂?编辑也不懂?后退一万步,不懂也不要紧,去查查字典词典,甚至可以去图书馆查查辞海辞源。可是,似懂非懂,不去查阅,不去探究,但是还滥用。这就是态度问题了。
“方”字,一般在第三方面用在两者相关或者相对的一面。我们签订合同时有甲方、乙方;我们举办辩论赛时,有正方和反方;法官开庭审理案件时,有控诉方和辩方。第三方比如韩国可以说“中方和朝方(朝鲜)……”但是,我们称自己的祖国——中国为“中方”,这样的发言,这样的报道,谁能忍受?所以我们不要盲目相信专家,不要盲目崇拜权威,要多思考多查字典,准确理解汉字的意义。
在我们工作学习中,务必要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这是我们自己的语言,我们的母语。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汉语永远都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