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秦岭腹地的宁陕县依然清凉如许,绿意盎然的山川怀抱着秀丽的绿都,长安河悠然的穿梭于小城之中。沿着河畔健身步道漫步,随处可见朱鹮在河里悠闲地嬉戏、觅食的身影。

“平时在上下班途中,经常可以看到河道里有朱鹮,我觉得这个画面非常和谐,这样的生活如诗如画。”宁陕县城居民徐欢说。

经过生态治理后的长安河早已不是数年前的“脏乱差”,如今已是绿都不可忽略的一道风景,从2007年开始,陆续有大批朱鹮“落户”这里。该县的生态环境变迁也如同长安河由浑变清,逐渐真正成为秦岭腹地的绿色明珠。

近年来,宁陕县依托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积极践行“两山”理论,把生态优势作为后发赶超的战略性资源,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循环发展,努力推动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把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坚持走绿色脱贫之路,通过激活释放生态红利,当好秦岭卫士,把“绿水青山”变成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经济转型迎来生态优先

“国家这个生态政策确实没话说,山也绿了,水也清了,水土不流失了,河道的也没有堆积的烂木头,下大雨也没涨什么大水了,心里也不再害怕了。”四亩地镇太山坝村的生态护林员张明才感叹。

     现年54岁的张明才清楚的记得1998年以前,四亩地镇的山曾经一片一片都是秃的。“那时候的经济来源就是用木头养菌菇、木耳,或者‘改板子’、做寿方拿出去卖,几乎所有人都是‘冷怂’的伐木。”张明才回忆,虽然砍了许多树,但是收入也只够勉强糊口。

    现在的张明才已经担任生态护林员快五年了,2016年家里凭着发展猪苓、天麻和枣皮等生态产业也脱了贫,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稳定务工,家庭条件越来越好。昔日伐木、今日护林的岁月演变也成为他以及许多宁陕群众对于数十年生态建设发展的共同记忆。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2.8%,是“南水北调”和“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也是国家重点林业县和生态示范区。

与其它山区县一样,宁陕也曾走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道路。1978年到1998年,是宁陕县的“木头经济”的时代。曾有108家林场,从事木材加工等相关行业近3万人。国家补贴和采伐变现是该县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1998年,国家作出天然林禁伐、限伐的决定。木头经济”难以为继,群众断了生路。于是,宁陕又利用山里丰富的铁矿、金矿、钼矿还有大理石矿,走矿产加工的路子,全县有60多家矿点,大型铁矿钼矿厂有30多家,其中不少是原来的木材厂商转型而来的。

“木头经济”和“石头经济”阶段,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也造成了惨痛的灾难。2002年和2003年的特大洪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但“木头”和“石头”却都没有让宁陕摘掉贫困县的帽子,随着2007年《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原本“坐吃山空”的路子走不通了,宁陕又再次站到了经济转型的交叉路口。

对生态资源掠夺式地开发带来的只有恶果,青山绿水才是宁陕最宝贵的生存资源,成为了宁陕县委、县政府的发展共识,该县也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富民、文化兴县”的发展战略。

该县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大力开展天保、长防等系列工程,推进绿化植树造林和天然林退耕工程,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了25度以上坡地全部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84.8%提高到现在的92.8%。系统谋划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加大了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城镇周边、道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封禁、绿化,制定了生态保护区建设规划,建成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自然地保护系统。加快生态搬迁为主的生态空间。2008年以来累计实施生态搬迁6500余户(超过全县农户总量三分之一),50%以上的宁陕人彻底告别了以木材作为主要能源的生活方式,真正实现了“人退绿进”,生产、生活空间的收缩和生态空间的扩张。

从2007年开始,宁陕县主要以生态旅游、三产服务业、绿色加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彻底转变了开山取石、砍树取材的资源利用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最大限度保护,拉开了“生态经济”时代。    

生态脱贫促进全面振兴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宁陕县累计有15227户(次)贫困户直接享受生态脱贫政策,全县有4088户贫困户依靠生态脱贫措施直接摆脱贫困,6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主要通过生态扶贫措施实现脱贫,大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宁陕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和平说道。

宁陕按照“县抓总、镇组织、村实施、户参与”的工作机制,走绿色脱贫之路,激活释放生态红利,把“绿水青山”变成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该县把生态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发展途径,积极打造干果、森林旅游、林下药材、特种养殖、花卉苗木五大林业产业基地,推动生态林业、特色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按照“企业+园区+合作社+农户”等方式,精心培育了6个市级龙头企业、28个代农业园区、219个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依托“三变”改革模式把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上,使他们通过入社生产、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订单生产、聘用打工等实现稳定增收。

同时,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择优吸纳有劳动能力的812名贫困群众担任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工资7000元。覆盖全县40个贫困村和28个非贫困村,有护林员的家庭人均增收2300元。覆盖了全县50 %的贫困户,取得了“一人护山水、全家能脱贫”的良好成效。


该县先后引进省内外实力企业投资开发旅游项目。建设核心景区带动就业脱贫,做强“生态+旅游”品牌,每年通过景区销售贫困群众农产品1100多万元,共有358户、1074名贫困人口通过生态旅游业带动直接脱贫。

依托国家首批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探索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直通车”机制,对全县所有农户的林权、公益林预收益权、林地经营权流转证权益统一评估、一次授信,全县累计林权抵押面积达5.5万亩,累计流转林地1740宗73.11万亩。近三年累计享受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的贫困户达9623户,实现户年均增收1045元。

如今宁陕绿色产业助脱贫,山乡巨变换新颜。全面推进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产业新模式已成为宁陕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

绿色发展带来全新面貌

“叉车的叉子再往里面去,要注意货物……”7月21日,位于宁陕飞地园区的陕西可利雅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忠,正指挥员工开着叉车将刚到园区的货物往下卸。

今年以来,宁陕县飞地园区深入落实“产业项目建设年”,依托土地优势和生态优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包装饮用水、线束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工业。


近年来,宁陕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追赶超越、绿色崛起”为发展总纲,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生态保护等重点任务,以创新驱动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加快构建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的循环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实现高质量发展。

  该县坚持全域旅游引领,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培育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健身养生等体育旅游,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推进“康养+”新业态培育,开展森林康养基地、养生体验基地、慢病疗养基地和康养小镇、康养社区等试点,着力把宁陕打造为全国康养基地。重点打造“秦岭人家”和“子午驿站”乡村旅游品牌,形成“畅游绿都宁陕、重游子午栈道”精品旅游线路,提升“秦岭之心、绿都宁陕”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突出“一主一副五镇十个社区”布局,统筹规划、一体建设,促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发展;按4A级景区标准建设旅游县城,改造老街片区、提升三星片区、建设城北新区、南扩工业园区;推进重点集镇和社区建设,完善设施,配套产业,增强集镇综合承载。


该县坚持做大做强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绿色工业,坚持板块化发展、全产业链发展、产业化经营,壮大果、菌、药、畜产业,带动农业多业并举、融合发展,突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坚持集聚集约发展,依托宁陕恒口飞地园区和县域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包装饮用水、线束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工业。

该县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促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加快建设三级“网络化”管理体系,坚持执行“河长制”等治河工作机制,推进生态环境执法和保护力量下沉。强化执法监管,严肃查处未批先建、非法占地、违规供地等行为,切实解决乱搭乱建问题,从严管控项目,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环评、后建设的原则,严把各类项目准入口。深入开展“五乱问题”整治,开展秦岭生态环保联合执法行动,5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质II类标准。坚持不懈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完善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好生态环保方面的突出问题。

“我们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地走人与青山不相负的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宁陕县委书记郑红丹说。(谭海波 何源 李兵 姜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