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融媒讯(冉隆兵)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宁陕县紧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强化落实“八个一批”,以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狠抓产业就业全覆盖,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壮大山林经济促增收,用心织牢“兜底网”,以“精细化扶贫”实现“高质量脱贫”。

惊蛰刚过,走进城关镇青龙垭村,映入眼帘的是连片整齐排列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虽然才是初春,但菌棒生产车间却是一片繁忙火热景象,当地群众正忙着为今春食用菌初菇生长作着前期准备。

【宁陕县城关镇玉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文玉海】去年发展食用菌40万袋,带动贫困户23户,今年计划发展食用菌袋料100万袋。目前生产了30万袋,工人在我这务工每天要27人,工资是150-170块钱每天,下一步袋料下田,带动50户贫困户。

随着产业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宁陕县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十百千”工程、就业“组合拳”工程,累计培育龙头企业12个、农业园区60个、合作社212家、集体经济组织71个,吸收带动6080户贫困户,实现扶贫产业到户全覆盖。实现了每户贫困户至少有一项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625元提高到2019年的10141元。

王长现是江口镇竹山村人,2019年8月搬入新庄安置小区,搬进新房子的同时,他也在社区工厂找到了工作。离家近,多劳多得的薪酬制度让王长现很满意。这只是宁陕县易地扶贫搬迁成效的一个典型。这五年,宁陕县一手抓易地搬迁挪穷窝,一手抓危房改造除隐患,同步跟进就业服务,真正实现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新庄搬迁社区居民 王长现】去年搬下来,整好是厂子开工,在厂子里头来上班,工资也就是有时间是两千八百多,有时间再一耽搁也就是两千一二,在底下买菜呀、粮呀这些啥,交通首先便利嘛,用电啊、用水啊这些子都有,收入比上面也高嘛。

2019年最后一天。秦岭腹地的宁陕天寒地冻、寒气袭人,但在县中心第二敬老院里却喜气洋洋、煦暖如春,两位老人在这“跨年”的时刻举行婚礼。

为解决全县残疾对象、特困人员与独居老人养老难题,宁陕县积极探索失能关爱亲情化、集中供养精细化、分散监管常态化与兜底托养社会化“四化”管理新模式,确保全县所有农村老年人“生存有保障、生活能幸福”。截至目前,已建成“一中心六区域”敬老院7所,全县1158名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

立秋刚过,秦岭大山里的清晨,气温略带寒意。宁陕县城关镇月河村的杨停学骑着摩托车早早的出了门,又开始了一天新的生活。

2011年前,妻子和儿子先后患上了肾炎,一年十余万元的医药费,把一个本不殷实的家庭推向了“深渊”。2014年杨停学家被识别为贫困户。正当他一筹莫展时,“脱贫贷”帮助杨停学解决了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新合疗”也让杨停学不再为妻儿看病发愁,而一年7000元的生态护林员工资,也让他有了固定收入。当年,杨停学就甩掉了“穷帽子”,拔掉了“穷根”。

【城关镇月河村村民杨停学】贷了五万块钱,我用这五万块钱发展了药材种植,种白芨、重楼,这两样按现在这个市场价最低价钱算大概全部卖完的话能有个20万。我现在养蜂有40来桶。养蜂、种药材这空隙之中我又在割漆,这两年漆价钱也好,割漆今年能收入个四万来块钱吧。

宁陕县立足优越的生态资源,大力推动生态林业、特色农业和休闲旅游发展,率先将306.2万亩集体林地落实到户,组建成立森林经营管理专业合作社9家;优良的生态环境也造就了宁陕县旅游产业的兴盛。悠然山、上坝河、皇冠、蒿沟等景区年均接待游客83万人次,景区运营更是带动了周边14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在各个景区务工就业的贫困人口有近千人。直接带动了一批贫困人口脱贫,也为下一步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陕县人民政府县长 郑红丹】我们下足“绣花功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落实“八个一批”政策,分类分户落实帮扶措施,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狠抓产业就业、壮大山林经济促增收,强化兜底保障措施,织牢贫困人口的“兜底网”,以精细化扶贫实现高质量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