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伊 洋 记者:去年宁陕县成功入选国家旅游局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其实宁陕的全域旅游起步是很早的,早到什么时候?有怎样的特点? 吕宣强:2014年3月,宁陕县委、县政府顺应科学发展,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构建小康社会的需要出发,适时做出了《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举全县之力在全市率先发展全域旅游,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县上成立以县长为首的旅游发展委员会统筹全县抓旅游、政府各部门一把手实质性参与旅游,协调各部门、各乡镇,下好旅游这盘大棋,在旅游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追究哪个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在全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这个方向上,县上的支持是坚定有力的。 记者:许多景区都有“门票经济”依赖症,而在宁陕旅游绝大多数景区是没有门票的,宁陕是怎样探索出了一条不依赖门票经济的旅游产业链的? 吕宣强:短期来看,景区门票会带来一定的收入,但从长远来看这种“门票经济”无异于涸泽而渔,非但无法提高当地农民收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甚至会严重影响宁陕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少收甚至不收门票的做法,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宁陕旅游,虽然他们没有花钱购买门票,但在众多游玩项目上、吃住行方面消费得更多,重点在于我们怎样做好服务内容,让他们愿意花钱。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如今,过境观光游、休闲自驾游、美丽乡村游、水上娱乐游、森林体验游成为宁陕旅游五大旅游亮点,年接待游客突破300多万人次,使宁陕成为秦岭片区最具魅力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进入全省旅游强县和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行列。 记者:您曾经说过,“宁陕发展的关键在旅游,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仍然在旅游。”宁陕通过探索实践,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旅游脱贫模式,在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经验,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吕宣强:依据旅游带动脱贫攻坚的三年目标,我们积极探索旅游带动脱贫攻坚的路径。一是建设核心景区带动就业脱贫。各重点景区积极承担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实践,在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方面向景区周边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脱贫。通过核心景区建设,带动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加快了两个村旅游脱贫试点和4条乡村游示范带建设,积极推进7个国家旅游扶贫村建设。三是通过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创收脱贫。认真总结推广“蒿沟模式”、“漫沟模式”、“皇冠社区模式”、“元潭模式”四种旅游脱贫模式,在辖区内其它贫困村进行选择性地推广,发挥旅游扶贫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大力开发和发展旅游商品带动造血脱贫。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为确保旅游脱贫,我们出台了系列保障措施。一是用地保障政策。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用以支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二是金融信贷政策。鼓励经营业主通过银行贷款建设农家乐、乡村酒店、家庭旅馆。对评定后的二星级以上农家乐、乡村酒店、家庭旅馆,给予一定的扶持。三是对口帮扶政策。凡2015年后新评为且享受政府奖补的国家3A级以上景区、享受年度“一县一业”扶持的旅游项目、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和重点扶持的旅游产品生产加工等企业,安排吸纳贫困人员的就业比例不得低于企业总员工的20%。四是奖励支持政策。对积极参与旅游脱贫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文化娱乐业等经营实体,我县给予分类奖补。 记者:宁陕旅游的社区性开发做得很不错,农民在旅游开发中不是看客,而是实际参与者、受益者。这样一种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导的新社区发展模式是一个亮点。 吕宣强:变“旅游移民”为“旅游安民”,其目的就是通过旅游项目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我们通过引进旅游投资项目,重点考虑到让农民失地不失业,打造农民生活集聚区域,提供舒适优质的就业创业环境,让原有居民从事旅游接待服务、农业种养、社区管理等工作,形成一条完善的旅游产业链条,既能满足旅游项目的用工需求,又能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需求,从而形成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导的新社区发展模式。在旅游带动脱贫攻坚方面,我们因地制宜形成了四种特色模式。这种社区性开发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种。 一是全域开发的“蒿沟模式”。广货街镇蒿沟村以乡村旅游为引领,大力发展沟域旅游经济,带动了山林经济和特色养殖业的发展,全村发展农家乐(宾馆)96户、个体运输业57户、冷水鱼养殖21户,涌现出了一批标准圈舍养殖、林下养殖、核桃板栗种植大户,带动了当地的白灵菇、杏苞菇、鸡腿菇等食用菌产业,直接、间接带动就业创业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从2008年的2300元增至2016年的21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二是社区性开发的“皇冠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依托企业实施社区性开发,带动群众致富。西安海荣集团、云南城投集团合资打造皇冠健康小镇,在特色小镇和朝阳沟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按照镇区同步开发的理念,在集镇区位好、商业价值高的新区为迁户新建框架式安置社区,每户一栋房屋,一层商业店铺,二楼生活用房,在企业用工上优先使用当地群众,引导搬迁群众发展农家乐及三产服务业,从一产转移到三产,实现了从农民到市民的华丽转身,全村32户123人通过景区建设搬迁实现脱贫。三是协会+农户的“元潭模式”。元潭村毗邻秦岭峡谷乐园景区,依托黄波菌业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袋料食用菌产业,发展会员110户,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协会统一加工销售,主营的鲜香菇、干香菇销往西安、咸阳等周边市场,为来宁游客提供特色旅游商品,有效地解决了菇农的生产销路问题,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四是股份制开发的“漫沟模式”。农户以山林资源、投资入股,按股分红,带动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广货街镇漫沟天成渔业专业合作社有会员108户,其中贫困户56户,开发的宁陕漫沟生态观光园,年接待游客1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0万元。该合作社已入选为全国61个“协会+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之一。 记者:这几年大秦岭生态旅游很火热,但是该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同质化现象也很明显、宁陕如何破局,做出区域特色,占有更大旅游产业市场份额? 吕宣强:在景区开发建设中,我们重点突出打造了一城一园四区特色旅游产品,带动全县其它景点开发以及乡村旅游。在建和续建的几十个旅游项目,实施差异性开发,注重旅游产品特色,避免同质化开发,增强宁陕各景区旅游产品的互补功能,比如像秦岭四季室内滑雪馆的建成,就填补了宁陕无冬季旅游产品的空白。此外,我们还将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融合。建成80亩蓝莓种植基地并培育了5万株国家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投资6000万元建成大秦岭艺术创作中心,举办中国大秦岭山地越野挑战赛暨陕西省首届秦岭山地马拉松赛、悠然山2017新春灯会等活动。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全域布局,为游客来宁陕休闲度假提供了更多选择。 记者:宁陕的旅游发展有目共睹,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请您展望一下旅游未来的发展? 吕宣强:我们并不满足目前全域旅游取得的成绩,对未来,我们想把宁陕县建成融生态观光、度假休闲、健康养生、科学考察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旅游胜地,使之成为“陕西生态旅游的重点区域”和最具魅力的旅游目的地,让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争取到2025年,全县旅游项目建成营业20个,创国家5A景区1个,4A景区4个,3A景区4个,建成9个旅游重点镇,创建5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20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农家乐600户,接待餐位3万个,床位万余张,形成4条特色旅游线路和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0000人以上,实现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 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入宁陕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宁陕县是中央办公厅确定的全国扶贫示范县、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陕西省确定的旅游扶贫试点县,列入秦巴山区脱贫攻坚的核心战区。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栗战书在宁陕调研时提出的“宁陕要以全域旅游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方面创出全国示范样板”的要求,依据《宁陕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制定了《旅游脱贫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探索脱贫路径,坚持政策驱动,扎实推进全县旅游扶贫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彰显特色资源优势、实施旅游扶贫的创新之路。宁陕先后荣获陕西省旅游强县、全省旅游经济快速增长先进县、全省十大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亚洲金旅奖·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等称号。宁陕县创新旅游带动脱贫的做法和形成的开发模式,已被省旅游局推荐国家旅游局,作为全国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创新奖。 本文链接:http://sjk.akxw.cn/qbwl/html/2017-03/01/content_12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