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姜娟
高桥村位于宁陕县江口回族镇西北部,辖7个村民小组440户1450人,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217人。2019年,全村共脱贫71户193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15%下降到1.6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8546元增长至2019年的11300元。
统筹协调强服务
5年攻坚,在省政府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宁陕县政府办的倾情帮扶和各级部门共同努力下,高桥村村容村貌展新颜,村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村民幸福指数逐步提高。帮扶部门宁陕政府办连续四年荣获全县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单位。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办坚持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注重从繁杂的工作中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将工作实效作为高质量脱贫的坚实基础,为整县脱贫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为持续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进一步为基层减负,该办深入改进文风会风,以“压缩数量、提高质量”为原则,规范了文件收发、会议筹备、事务协调等程序,2019年筹办县政府各类会议77次,同比下降38%;制发文件150件,同比减少44%,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作风保障。
尽锐出战压责任
5年攻坚,该办在帮扶力量上形成脱贫攻坚“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安排32名政治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对口帮扶高桥村、江镇村60户贫困户。积极筹资2万余元购买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落实驻村队员住宿和伙食,改善驻村工作和生活条件。
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组织帮扶干部周末定期进村入户,走进院落、田间地头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与群众拉家常、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帮助贫困户代办高桥村贫困户的住院报销、代购生活用品、代帮种植、秋收农产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问题;开展“宣讲一次惠农政策、打扫一次卫生、干一次农家活、吃一次农家饭”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去年“七一”前夕投入3000元慰问了10名生活困难党员,投入7000元对35户贫困群众进行慰问;并争取红十字会大礼包22份,确保部分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补齐短板强基础
5年攻坚,争取专项资金10万元,修复2条水毁道路和1处自来水工程。协调筹措资金150余万元,新修柳林沟口河堤396米,建成河口等处便民桥3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50盏,硬化高桥老街水泥路面及山边子连户水泥路共1100米,铺设安家坪跨河输水管400米。落实高桥村、江镇村移民安置点42户搬迁户搬迁奖补资金4.2万元。
大力推动“3+X”特色产业发展,办理脱贫贷56户277万元,产业发展67户251人,合作社带动贫困户22户。指导贫困户新增猪苓、天麻、魔芋等种植812亩,新增香菇大棚种植12300余平方米;建设魔芋示范基地1处,2万平方米标准化羊肚菌大棚预计年底竣工;养牛300余头、养鸡1300余只、养蜂1300余箱。栽种猪苓8000余窝、天麻6000 余窝,核桃科管2000余亩,人均增收1000余元。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进机关活动,今年截至目前消费扶贫达5万元。
“志”“智”双扶强内力
2014年,高桥村大南沟组魏庆银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魏庆银一家如期脱贫。“脱贫后的相关政策会不会发生变化。”魏庆银曾有过顾虑。
“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帮扶干部小周的细心解释让魏庆银的心踏实了。“相关政策我还在享受,我一定要靠自己的勤劳双手自力更生,把日子越过越好。”魏庆银说。
精准帮扶以来,在全县“一教二奖三评四罚”扶志扶智工作方法的基础上,该办坚持扶观念、扶信心、扶技术、扶思路,紧扣“乐业才能安居”,加强劳动力技能素质培训,根据贫困户意愿和需求,组织群众开展“订单式”产业培训,打造创业就业的“直通车”。截至目前已组织群众开展种养殖产业培训12期,培训致富带头人、农村劳动力340余人次。
“路修好了,出行更方便;自来水入户了,饮水安全有了保障;看病有医保报销,上学有相应补助,还有增收产业、集体经济分红、务工收入。盘算年底收入,一年更比一年好……”提及如今的幸福变迁,脱贫户杨洪凯如数家珍。
原文链接:安康日报 http://sjk.akxw.cn/epaper/read.do?m=i&iid=794&eid=5681&sid=37215&idate=1_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