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理想象让历史人物鲜活
——《秦岭碧玉》读后
曾德强
 
收录在王晓云小说剧作集《绿野之城》中的《秦岭碧玉》,虽然作者在标题下标明了“纪实作品”字样,但是我读后还是认为,它其实就是历史小说。
《秦岭碧玉》写的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第二次国内战争开始前,张文津、吴祖贻、毛楚雄(另有新参军的向导肖善义)为完成组织交给的到西安与国民党军队谈判任务,途径宁陕县被国民党军队秘密杀害的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是1984年有关方面通过查阅刑事档案才发现的。由于档案记载的历史信息十分有限,不能采访到见证人,要写成纪实文学是很困难的。王晓云却凭借小说创作的深厚功力和报告文学创作的实践经验,完成了这样一部好作品。
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形式,它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青年作家王晓云感动于青年烈士的悲壮故事,自觉担当起一种责任,将这个发生在70多年前的重大事件以文学的形式呈现出来,让险些被历史尘埃永远掩埋而成为永恒秘密的历史人物鲜活起来,走进读者心里。
在创作《秦岭碧玉》时,王晓云很好地发挥了小说家的艺术才华,运用了合理想象的艺术手法。4位烈士北上谈判途中被秘密杀害的事件是确定的,有案可稽的。作品尊重历史,还原了这个事件,表现出那个复杂多变历史背景下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和革命军人的英勇无畏。作品不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照搬和映射,而是在适当虚构的原则下,进行了合理想象,添加了次要人物和故事细节,描绘了时代背景,使之既真实地再现了悲壮、沉重的历史事件,又有较强的带入感、穿越感,读起来比较轻松,给人以美感和阅读愉悦。
作品中合理想象的地方很多。例如,作品写张文津一行投宿在一个山间猎人家,以及猎人给他们煮野猪肉吃、与他们的交谈,我想档案材料中是没有这些记载,也是采访不出来的,但是这些事情的发生完全在情理之中。小说设计了这么一个猎人,想象出了一些合情合理的故事,从而把宁陕置县的历史和地理环境,把人民军队宣传群众、动员群众以及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关系,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又例如,小说写到造纸作坊、碉楼、桥梁、魁星楼等等,呈现出众多的当时风貌。又例如,小说在描述敌军秘密活埋4位烈士时,写道:“张文津、吴祖贻紧紧地抱着毛楚雄,很快他们的头上落了一层土。张文津还在想,他到底要怎么样向组织交代?”显然,这些行为细节和心理描写也属于作者的合理想象,但是谁又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呢?
在毛楚雄身上体现的合理想象最多。毛楚雄是毛泽东的亲侄儿,虽然年纪最小,参军时间不长,在谈判代表团中的身份只是两位首长的警卫员,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家庭出身、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这个孤儿有了更多可写的史实(可以查阅资料获得),也有了更大的艺术想象空间。例如,在张文津一行被软禁的夜晚,“楚雄跑到窗边看了一下,夜真黑,可是在近处的一棵树上挂着马灯,照亮了附近的士兵。楚雄忍禁不住,不禁回来与张文津、吴祖贻两位首长商量。”这样的想象是符合艺术真实的,漆黑、寂静的山野里,树上挂着的马灯,衬托出夏夜的黑暗和恐怖,而毛楚雄到窗边观望、主动与首长商量想法逃脱的行为,则表现出了他的单纯思想和勇敢血性。对毛楚雄家世和他成长经历的穿插描述,加上对行为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知到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毛楚雄,艺术形象十分丰满。
《秦岭碧玉》里的合理想象,是建立在作者学习和研究党史和相关历史人物,考察和熟悉事件发生的环境的基础之上的,既符合艺术真实,也符合生活真实。一切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生活,已经不是自然形态的社会生活,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过的社会生活。客观存在的现实生活,经过作家的分析、选择、集中、概括,塑造成艺术形象,往往具有更鲜明、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由于这部作品适当地进行了合理想象和联想,并且自然、巧妙地运用倒叙、插叙等写作手法,在场景和剧情之间转换的时候,做到既不过于跳跃,也不变成流水账,所以历史人物鲜活了起来——他们是那么真实可感的人,是那么富有情感和理想的人,既迷茫又坚定,既无奈又无畏,既可悲又可敬!这部历史小说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大众尤其是安康人应该知晓的历史知识,而且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好教材。
(曾德强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为了心中的那份爱
——从阮杰的散文集《秦岭是座父亲山》说起
欣闻阮杰新书《秦岭是座父亲山》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旅游出版社即将付梓正式出版,实乃可喜可贺。该散文集是阮杰继文学专著《山水一方》后的又一精品力作。
该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贾平凹题写书名,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隆重推荐,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中国散文网总编、《散文视野》杂志主编陈长吟作序。收录阮杰发表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西部信息报》、《安康日报》、《陕南纪实文学报》和《美文》、《延河》、《绿风》、《当代陕西》、《陕西作家》、《散文视野》、《香溪》、《安康文学》、《汉江文艺》、《秦岭笔会》、《五味果》、《南江河》等报刊杂志上,以及参加各级各类文学征文活动的散文作品49篇,分为上卷山水清音,中卷故土情怀,下卷八面来风,附录岁月流韵等,共计二十余万字,不失为他自己的扛鼎之作。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作为同龄人,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这种只可偶遇,不可强求的事情,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感谢上苍,这等好事竟然十分幸运地让我碰到了。
人生相识,贵在相知。作为有着共同爱好,均以写作见长的文朋诗友,相识相知相互激励,共同书写我们之间天长地久的深情厚谊 ,我们算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在宁陕文学圈子里,阮杰担任宁陕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陕县作家协会主席,宁陕县书画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我担任县文联委员、县作协副主席,兼任秘书长。虽说彼此年龄相仿,阮杰长我三岁,但我们彼此互助,携手推动宁陕地域文学发展,被人们认为是当地文学艺术界的“黄金搭档”。
工作上我们是上下级关系,他是我的好领导,我是他的左膀右臂;生活中我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我视他为兄长、为良师益友,他叫我兄弟。毫不谦虚的说:我们都属于宁陕文学艺术的领军人物,都先后担任县文化馆的文学创作干部,主编过当地文学报纸《五味果》,编辑报告文学集《脊梁》,以及《宁陕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包含《民间故事集成》、《歌谣集成》、《谚语集成》)和两本《春节演唱材料》。在编辑文学期刊《秦岭笔会》时,他担任主编,我为责任编辑,并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都甘为他人作嫁衣,不求任何报酬,只求所爱乐在其中。
阮杰为人和善、忠厚、老实,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他做事认真、踏实,极富创造精神,蓬勃兴起的宁陕地域文学活动,就是有力的佐证。他有深厚的传统美德做基础,深谙国学精粹,弘扬“立德、立功、立言”,崇尚“人生三不朽”。他身体力行,注重细节,强调过程,放大效果。凡是他精心策划的文学活动,他都悉心指导,放手让我执行,均取得较好成效。作为土生土长宁陕人,我们共同为推进宁陕地域文化活动贡献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这也是令人自豪和慰藉的好事呀!
阮杰是从秦岭深处大蒿沟走出来的、十分接地气的当地文化名家,长期担任县委、政府部门领导,他以家里人的视角写生养他的这方水土的德行与亲情。正如著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直抒胸臆,深情吟诵出那样“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擅长摄影和写作,用相机捕捉精彩瞬间,定格成秦岭的美景;用一只朴素的文笔描写色彩丰富的世界,进而结集为《秦岭是座父亲山》公开出版。
作协带领全体会员,积极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 发展战略,多次策划与有关部门共同发起和组织了“秦岭笔会创作论坛”、“绿都宁陕·山水画卷”、“我身边的脱贫故事”等大型文学讲座和采风活动,编辑出版宁陕子午道文化丛书《子午演翠》、《秦岭精粹 绿都宁陕——宁陕县文学作品集》、《秦岭笔会文学作品选刊》、《秦岭笔会(2011-2012年度)(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合订本》、《华夏魅影·醉美宁陕》摄影集等。多次组织开展中省著名作家“感悟生态自然 书写美丽宁陕”、“名家写宁陕”、“穿越子午道,相约上坝河”、“饮水思源走宁陕,生态旅游看发展”、“山水秦岭,印象宁陕”、“我的中国梦——讲述身边的故事”等文学活动,还与县文广旅游局、地税局、信合联社(农商银行)、图书馆、公路段等单位合作,举办“中国·大秦岭(宁陕)山地越野挑战赛”、“ 与地税同行”、“秦岭之心,绿都宁陕”山水摄影大赛、“书香宁陕”、“ 生态公路”等征文活动。吸引省内外许多名家学者写、画宁陕、摄宁陕,为宣传宁陕产生了积极的轰动效应,也留下了一批宝贵财富。
县作协始终坚持文学服务于人民、服务全县中心工作的理念。深入部门、深入乡村了解社情民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而创作各类文学作品的同时,重点围绕生态旅游、脱贫攻坚、移民开发、项目建设、双创、党建、林下经济等组织部分作家深入基层采风,采集素材,利用《秦岭笔会》刊发消息、通讯和纪实散文、报告文学等进行宣传报道。不仅宣传了全县的重点工作,也展示了部门的工作成就,还推出了《女性散文专版》、《校园师生作品专版》、《山地越野挑战赛》和《秦岭之心·绿都宁陕》旅游书画摄影展特刊,成为集中展示权限各类大型文体活动盛况,大力宣传宁陕的一张靓丽“名片”, 还开辟了佳作品读、新人新作等专栏,展示了宁陕文学创作成果,达到了锻炼写作,壮大人才队伍,提升文学作品质量的目的,得到省市文联、作协领导和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誉。
回想过去的几十年,自相识以来,我和阮杰算情投意合,是文学让我们走到了一起,是文学让我们结缘。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们同是有缘的追梦人。
对我们热爱文学的人来说:文学不仅是我们的理想,也是我们的无悔追求。套用一句当下在文学圈里十分流行的话,那就是文学崇高,文学依然神圣。
我们衷心祝愿阮杰在文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越走越好!热切期待:阮杰在今后的写作实践中,为大家奉献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
 
                    钟帆2018年5月2日草于宁陕中学

岭上风景新
——阮杰散文集序
陈长吟
 
        这几年,我喜欢去秦岭山中的宁陕县转悠。一是那儿的风景好,筒车湾的水,上坝河的花,平河梁的草甸好打滾,苍龙峡的奇石能入画……美景养眼,心旷神怡;二是那儿的空气好,负氧离子丰沛,清风里挟裹着草香的甜味儿,吸几口如饮甘露……让人把胸中在都市里郁积下的腐气闷气,冲刷的一干二净;三是那儿的朋友好,古道热肠,赤诚相对,土酒粗茶,谈笑自然,可以击盆奏乐,可以坦腹而歌……生态没有受污染,饭菜没有受污染,人也没有受污染。
      阮杰是那儿文艺界的头儿,更是朋友中的朋友。他广交天下贤士,带大家去山中陶醉绿色,把宁陕的美丽推送到外界。
       阮杰善摄影,照相机不离身,他走遍了宁陕的山山水水,拍下了无数的珍贵镜头。你要看秦岭的美景,得找他;你要探古道的旧事,得找他;你要尝山镇的美食,得找他;你要见小城的美女,还得找他……
      阮杰善散文,一支朴素的笔,描写着色彩丰富的世界。在这本书里,他唱出《山有魂》《水有根》《人有情》,他带我们游览《城隍庙》《石佛台》《宁陕花屋》,这《南山村》《盐店古街》都是《情感家园》,那《山乡鸟语》《五郎关记忆》均为《美丽乡愁》……
     书中有一篇散文,令我读后羡慕不已,这便是《山居是福》。阮杰是画者,他这样描绘:“坐在窗前,悠哉的白云,挟着花草清香不时在我身边飘过,蓝天映照微绿的河水,望着对面葱郁静美的山恋,沉浸在山的那种静美情趣之中。”这情景,我在秦岭山中漫游时也曾感受到,但我是走马观花,眼福短暂,而阮杰则是拥花自艳,山水常伴。阮杰是歌者,他这样吟诵:“山是云的眷恋,云是山的衷情,而雾是云的精灵。云雾迷蒙,山色奇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境,如一首深知禅理,溶画意、诗意、禅理一体的山水诗。”我能体会,但不能深悟,实乃道行不够也。阮杰是哲者,他这样感慨:“家乡特有的山水风光,孕育了一方人对生活的真情感悟,陶冶了山民纯静的心灵,面对青山绿水友人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自然之美缘于人类的造化,生活之美缘于社会的进步,身居山中要知福,珍美自然,开发自然,感受自然,这便是最大的福了。”这完全是主人公的态度了。
  南北朝时的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 曾写过一首诗: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古代交通不便,山里人烟稀少,传播工具更匮乏,因此陶弘景的所观所感,无法让更多的人领略。现在不同了,高速路四通八达,互联网升天入地,于是我站在陕南人的立场上,将这首诗改了一下:
                
            山中何所有,
            岭上风景新。
            除了自怡悦,
            还可持赠君。
 
        现在,阮杰已把风景描绘出来送给大家,那么,大家就来欣赏吧,怡悦吧。
 
        2018年3月中旬于西安迎春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