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里和孩子们朝夕相处,每天都会有许多故事发生。正是这些故事,让我收获着、快乐着;也正是这一个一个难忘的故事,让我真正理解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真正感受到教师职业给我带来的幸福。

胆小的朱高莎
    28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2007年我在贾营小学任教,所带的的三年级班里有个女孩叫朱高莎。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我课堂上经常提问她一些很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发现她朗读很有感情时,我就每周一让她带着大家朗读。渐渐地,语文课前的一分钟演讲,她也能够大胆地走上台来。后来朱高莎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还当上了我精挑细选的课代表。看着她的改变,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嘴馋的林小杰
    五年以前,我所带的班上有个叫林小杰的男孩,嘴非常馋。自己的零食吃完后,常常乘同学们不注意,悄悄拿同学的零食吃,在家里拿家长的钱。一个周四的下午,他乘店主不注意拿了小卖部的钱和东西,被店主送到我办公室。当时林小杰浑身颤抖,显得很害怕。我先劝走店主,找出自己带的饼干和牛奶,对他说:“你吃吧!”,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相,我想事情也许不这么简单。第二天放学,匆匆吃过饭,我就到他家去家访。我了解到,林小杰五岁时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母亲远嫁,他父亲只好把他寄养在亲戚家。没妈的孩子像棵草。他经常吃不饱饭,还别说零食了。从此以后,我就格外关注这个心理和生活上都缺乏关爱的孩子,一次又一次给他买零食、做饭吃、给零钱花、买学习用品,还经常和他散步谈心,讲拾金不昧的故事,这对他触动很大。从四年级到小学毕业两年多来,他再也没拿过别人的东西。现在这个孩子已经是一名初三的学生了。
    去年年底,我代替一位亲戚到城关初中开家长会,遇见了林小杰的爸爸,他爸爸感激地说:“程老师,是你改变了我的儿子,我家小杰不光坏毛病改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进步!”
不爱吃饭的欣欣
    几年前,我转岗到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儿教师。接手的第一批学生是一个中班。这些孩子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上幼儿园时总是哭哭啼啼的,总是需要我像妈妈一样抱抱她们,哄哄她们,她们才会安静下来。       
    班上有一个叫谭欣欣的女孩。刚开学的时候,欣欣早上来总是哭,饭也不好好吃,我就一直坐在她旁边,看着她,哄她吃饭,几次以后,她一看到我搬椅子就知道我要坐在她旁边了,就赶紧吃饭,吃完了还不忘给我看碗:“老师,我都吃光了哦!我是最喜欢吃米饭的。”看到我点点头,她就笑得格外开心。午睡的时候,也总是要我坐在她的旁边,轻轻拍拍她,她才会安安静静地睡着。有时候,我腿酸了,坐在小椅子上开始敲腿的时候,欣欣就会悄悄地跑到我的身后,给我捏捏肩,捶捶背,问我:“老师,舒服不?”虽然,她握着拳头的手小小的,可是敲在我身上的那份爱却很大,很大,我轻轻地告诉她:“很舒服,很舒服。”望着孩子们娇小稚嫩的脸庞,感受着她们给我带来的点滴温暖,我觉得我很幸福。
爱吃手指的翁晓宇
    小宇,是一个内向、安静的小男孩。从他进入我的班级,我就发现他有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习惯,那就是吃手指。不论是上课还是午睡,他总是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这个习惯也让他的父母着急。我也尝试了好多办法,都无济于事。我就上网找了一些类似的案例,我才弄明白,这样的孩子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于是,在幼儿集体活动的时候,我主动牵着他的手,每天早上入园,我主动跟他问好,并把他抱在怀里和其他的小朋友打招呼。两个月后的一天早晨,我发现他不再一个人蹲在椅子后面吮吸手指了,而是和小朋友在一起快乐的玩耍了。老师们都非常高兴,直夸他是个小男子汉。眼看着孩子一天天进步和改变,他的父母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由于家庭的原因,孩子四月份要转到她姥姥所住的地方上学。转学时,孩子舍不得,我更舍不得,他的父母也流下了眼泪,听着孩子一声声“妈妈,我可以不去姥姥家吗?”的呼喊,我的心中忽然涌上一阵悲伤。这份伤痛已经超出了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或许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情感越多,老师也就会越心痛。我不能左右孩子的家庭,只有在心底默默地祝福他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和在汤坪幼儿园中班时一样快乐。
贫困户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五月,贺校长安排我们利用周末的时间,逐户进行摸底登记,宣传教育扶贫政策,不能让一个适龄儿童因贫困而失学。
    一个星期天,我和同事带上干粮和水,骑着摩托车就向目的地出发了。离目的地越近,我的心中就越忐忑不安。我并不是怕扶贫走访的任务重,而是担忧我们能否真正的帮扶贫困户的孩子。我们走进一个叫小沟地方,不认识人又不认识路,不时还有猎狗的狂吠、蚊虫的叮咬,我的心情很是沮丧。当我看到一位70岁模样的老人正在路边玉米地里薅草,我忙上前打招呼,他听说我们此行的目的后,就主动提出为给我们带路。
    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一家一户的宣传教育扶贫政策,不知不觉就走访了十五六户。日上三竿,在老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个贫困户的家里,父母都不在,只有一个孩子和一个老奶奶在家。经了解,她们家有五口人,一个老人,离异父亲带着三个孩子,老大老二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已经上学了,家中的这个孩子已经5岁了,还没有入园。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老人告诉我说,她家离幼儿园较远,自己近70岁了,腿脚又不方便,她没有能力每天接送孩子,小孙子怕是上不成学了。我说你可以周一把孩子送来,到周五再接走,这些情况我会向校领导反映,她们也会同意的。老人说:“只要能帮我解决这些困难,为了孩子好,我再苦再累也要送孙子上学”,孩子高兴地笑了,老奶奶也激动的流出了眼泪。虽然我当时又累又饿,但我感觉到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一转眼新学期又开始了。报名那天,一个熟悉的面孔出现在我眼前,当这个叫王明忠的男孩看见我时,他大声喊着:“程老师!程老师!”,快步跑着,投入到我的怀抱中。看着手中的表册,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我摸底的贫困户的孩子一个都没落下,她们都入学了。”
    一个孩子一个故事,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就是这本书让我的教育生涯更加丰富多彩。我爱她们,她们也爱我,是爱将我们之间连得更紧。我相信,在爱的主旋律下,以后发生的故事会更加精彩。(文中的主人公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