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兵 杜敏 刘顺枫 姜方平

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变成网红打卡点、一间间闲置的山里老屋被改造成一座座精品民宿,一个个一度沉寂的景区景点变得热闹非凡、一条条宽敞的公路整洁平整......

这些变化,源于宁陕举全县之力,大抓生态旅游提速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围绕“建成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宁陕县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把生态旅游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首位产业,以精品民宿为抓手,大力实施“六大工程”,积极做活“旅游+”文章,推动了全县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系统谋划 全员参与

“看到了不足,思想还不够解放,超前谋划不够,资产盘活的能力不足,下一步,一是下大力气抓好现有项目推进,抓好新项目的推动,二是精准摸排优势资源,三是深入对接做好民宿的设计。”6月4日晚,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酉田村召开的考察学习交流座谈会上,广货街镇党委书记李钐林深有感触地说。

6月2日—6日,宁陕县委书记周锦政带领县四大班子领导,各镇、县直有关部门和部分旅游企业负责人,赴浙江金华市金东区、丽水市松阳县等地考察学习旅游民宿产业情况,旨在通过组织考察旅游民宿,让大家看出自信,看出思路,看出动力,加快推进民宿产业发展。

地处秦岭腹地的宁陕县,依靠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紧邻西安客源市场的区位条件,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了悠然山、上坝河、筒车湾、秦岭峡谷乐园等核心旅游产品,形成了“两线、三环、六区、多点”开发布局,荣获省级旅游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亚洲金旅奖·最佳生态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入围“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

虽然宁陕县旅游产业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与旅游消费趋势、市场需求大势和区域竞争态势相比,还存在全域旅游发展放缓、景区特色不够突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市场开发还需拓展、“旅游 +”效应未充分展现等突出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宁陕旅游实现“二次腾飞”,成为了摆在宁陕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考题。

面对问题,宁陕县委、县政府班子在外出考察学习、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宁陕的生态条件、区位优势、旅游产业优势,确定了发展生态旅游,并把民宿作为突破口和切入口。相继出台《关于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设全国生态经济强县 建成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决定》《关于加快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生态旅游作为全县首位产业,提出要把宁陕“建成全国生态经济强县、建成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战略目标。随后,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又先后印发《宁陕县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陕县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并出台支持民宿发展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向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聚焦。

该县建立生态旅游产业链,坚持“十个围绕”,构建以精品景区、旅游县城为核心,以旅游村镇、森林康养基地、科普研学基地、文化产业园为依托,以精品民宿为支撑的全域生态旅游体系。

为推进生态旅游,成立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统筹,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支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三十条措施》,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六大工程”推动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并将生态旅游任务作为各镇各部门各单位重点考核指标,细化年度任务,加大考核权重,形成“全员抓、全域抓、全面抓、全时抓生态旅游”合力。

然而,面对民宿这一新业态,干部中还存在怀疑、观望的态度。为启迪干部思维、解放思想,宁陕县通过“走出去”的形式,组织干部外出考察学习,打消思想上的疑虑。全县54个单位1128名干部赴浙江省等地考察学习生态旅游、美丽乡村、民宿建设情况。同时,各镇之间也加强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县人大、县政协也分别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今年以来,宁陕扎实推进民宿项目建设,一些重点项目纷纷建成投入运营,在此带动下,一些企业和群众也开始投资建设民宿。

皇冠镇精品民宿雅轩居负责人王昭军是四亩地镇人,以前在外地做生意,2022年返乡后,看到县上正在大力发展民宿,她就在南京坪村流转了群众的闲置住房,投资1000万元,打造了复古加现代风格的“雅轩居”民宿。民宿建成后,自入夏以来,每到周末,生意都非常好。

在皇冠镇,像雅轩居这样由私人投资的民宿还有五六家。而在全县,像王昭军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多。

据统计,全县社会投资的民宿已建成运营9家,在建的还有七里人家、蜂情谷等6家,民宿产业遍地开花的局面正在加快形成,全员参与民宿开发的态势正在形成。


民宿引领 全面发展

9月28日,梅子镇“望梅山居”民宿四号院开业运营,加上“五一”运营的1—3号院子,“望梅山居”民宿一期四个院子全部投入运营。

“望梅山居”精品民宿群是宁陕县18个精品民宿集群项目之一,由政府投资1000万元,通过流转群众闲置房屋改造而成,也是宁陕县“梅兰竹菊”四大主题精品民宿之一。4处院落共16个家庭套房、18间青旅及餐饮包间等,可同时接纳50余人住宿。

据民宿负责人介绍,在国庆期间,“望梅山居”客房预订率达到了80%。

宁陕把精品民宿作为生态旅游产业的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大秦岭精品民宿引领示范区,相继出台《宁陕县支持民宿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宁陕县推动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约5000万元用于精品民宿项目建设,引入社会资本,多渠道筹措资金3.5亿元,专项投入政府投资的11个民宿示范项目。

不仅如此,该县39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还将闲置资金投资到宁陕县发投集团,用于宿集项目建设。项目运营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第一年至第三年不少于6%,以后每三年增加不少于1%,直至10%封顶的方式进行保底分红。

该县坚持全员参与、系统谋划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打造特色化旅游县城,还聘请11名乡村规划师和乡村运营师,深度参与民宿产业,提升乡村民宿规划建设和运营水平。出台《宁陕县农家乐管理办法》《宁陕县星级农家乐评定办法(试行)》,改造提升农家乐54家,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截至目前,引进飞茑集、大乐之野、西坡、隐居乡里、既下山、乡伴文旅等全国民宿头部企业11家,打造出鹿柴山集、花栖玥山仓、守拙园等一批精品民宿,13家精品民宿陆续对外运营,12个精品民宿加快推进。

依托民宿产业的快速发展,宁陕旅游也迎来了“春天”,各旅游景点景区抢抓机遇,结合自身特色,持续完善设施建设,做好“吃喝玩乐”一体化服务。

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坚持“十个围绕”,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悠然山、秦岭峡谷乐园4A景区和子午梅苑、渔湾逸谷、秦岭服务区3A景区创建加快推进,冰晶顶、望山悦心谷、铂逸养生谷等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形成“精品民宿为景区添彩,景区景点为民宿引流”的良性互动。

目前,全县已建成国家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建设研学旅行基地10个。

宁陕还坚持融合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旅游+”“+旅游”产业新业态,不断推进文旅、城旅、商旅、农旅融合,丰富旅游业态,促进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发展。


品牌打造 全力推进

“绿都宁陕走进北京,通过这次进京的推介活动,我们更多的了解了宁陕县的环境非常优美。我们在未来的金秋10月,也设计了多条走进宁陕的旅游路线。通过这次活动,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走进宁陕、亲近宁陕。”9月15日,北京六零空间国际旅行社旅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李建光说对未来的宁陕之行充满期待。

当日,宁陕在北京举办“绿都宁陕·走进北京”生态旅游招商暨宁陕山珍推介会,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对外推介展示宁陕旅游,提升“秦岭之心 绿都宁陕”旅游品牌知名度。

宁陕坚持面向大西北、服务大西安,聚焦“赏秦岭山水、住秦岭山居、品秦岭山珍、乐秦岭山耕”,持续开展“一季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生态旅游宣传推介,先后走进西安、安康、汉中、重庆、北京开展“21℃的夏天·清凉宁陕”旅游季招商营销活动。推出周末游、亲子游、研学游精品旅游线路,成功举办第九届大秦岭山地越野挑战赛、陕西省青少年越野滑雪锦标赛、第六届秦岭兰花文化节等38场次体旅、文旅特色活动。随着冬季的到来,该县目前又积极策划“冰雪宁陕·童话世界”冬季旅游系列推介活动。

宁陕还围绕民宿、美景、美食等拍摄制作了一系列宣传片和宣传歌曲,《遇见宁陕》《宁陕民宿 秦岭老家》和《宁陕山珍》视频宣传短片和《醉美宁陕》《绿都宁陕》等旅游形象宣传歌曲,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称赞,宁陕旅游宣传广告在陕西电视台、安康电视台、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等多个平台精彩亮相,“秦岭之心·绿都宁陕”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广大外地游客来宁陕旅游,助推宁陕旅游市场的强劲升温。

为了让广大游客在宁陕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宁陕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全面发力,为游客提供舒心的旅游服务。制定印发了《节假日旅游接待保障工作方案》,成立假日旅游服务保障协调指挥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将符合条件的机关单位停车位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各景区制定了《景区最大承载量(超载)预案》《假日游客高峰期应急预案》,落实专班负责旅游安全工作,确保假期旅游安全总体形势稳定。

各镇、各有关部门和各景区景点围绕旅游接待服务保障工作,始终坚持以游客为中心,从细节入手,不断创新方式,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无论是节假日的到来,还是平时,都能让旅游接待服务更有温度,充分彰显宁陕旅游良好形象。据统计,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1.4%和46.3%。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随着一座座精品民宿在青山绿水间崛起,一个个景区改造升级完成,一批批旅游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宁陕正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向外界展示她崭新的面貌,生态旅游的强县富民之路也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