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县委十四届七次全委会精神的思考

县委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指出,要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围绕“建设大西安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让城乡因生态而美,使百姓因生态而富,全力打造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强县,奋力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其核心要义是: 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吃生态饭,坚定不移地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这是新的县委常委会班子向全县干部群众发出的开拓创新、科学务实、克难奋进的号令,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宁陕的具体体现,这是对加快宁陕发展的又一次认识和实践的创新。

一、打生态牌,叫响生态这张名片

生态一词有多种含义,一般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绿色的、健康的、美的、和谐的事物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在《江南好》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均以鲜丽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一幅幅原生态的绿色春景,春天孕育着希望,绿色象征着生命,古代诗人们“春”和“绿”的向往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所追求的生态家园。当前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时代,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最高级别的文明形态和普遍的价值追求,人类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进入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相对于国内省内其他地区来说,满目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是我们宁陕最大的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加快发展的本钱。发展全域旅游,促进经济发展,围绕“建设大西安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打造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强县,是指导和统领宁陕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实施这个战略决策,宁陕必须要打生态牌,叫响生态这张名片,以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城乡因生态而美、百姓因生态而富,使宁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为安康乃至全省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有生态 “底牌”。全县林地面积50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3%,活立木蓄积3000万立方米,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5万个,是秦岭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和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所在地,野生动植物有2600余种,是全国大熊猫、朱鹮、羚牛、金丝猴四大国宝野外齐聚分布的唯一之地。有大小河流120条,年水资源总量为14.4亿立方。地处南北气候分界线,位于长江黄河分水岭,四季分明,青山绿水,风景如画,被誉为“天然氧吧”、“自然空调城”、“原生态净化器”。 美丽大秦岭,生态在宁陕,秦岭生态看宁陕。我们有生态这张“底牌”,就能打好生态这张“王牌”,就能叫响做大生态这张大“名片”。

有历史机遇。宁陕属于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分中列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汉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是我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供水区。维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的区位作用无与伦比,提供生态产品的重要性无可代替。120日,习近平在云南大理调研时强调,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这预示着生态文明建设必将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和活力。130日,省政府专题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保护,继续按照“循环、集中、工程、补偿、问责”的要求,强化水源涵养和水质保护,大力推进生态保护、移民搬迁、旅游产业和循环发展。天津市对口支援陕西3亿元的南水北调专项资金已经到位。随着西部大开发新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秦巴连片脱贫攻坚规划和陕南循环发展等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国家和省上层面对宁陕发展的这些战略定位说明,宁陕的发展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打生态牌的历史机遇已经到来,也只有打好生态牌,才实现保护自然生态的政治使命与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循环发展的有机统一。

有现实基础。近年来,宁陕坚持自身功能定位,在发挥生态优势、统筹循环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得到全县人民的肯定和外界的关注。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山水更加优美,风景更加美丽。已经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县、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化先进县,正在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示范区、省级森林县城建设。县内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建成了一批生态旅游重点项目,在省内外的影响力大步提升,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城镇建设已经初具雏形。全县上下“正能量”逐渐形成,“好声音”不断涌现,“好机制”初步建立,抓改革求发展的氛围浓厚。只要我们借势而为,继续打好生态这张“王牌”,叫响生态这张大名片,集中培育生态旅游、绿色干果、林下药材、有机产品、生态养殖、健康食品等一系列生态品牌、生态名牌,就一定能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宁陕成为现实,就一定会真正走上生态受保护、百姓得实惠、社会更繁荣的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二、走生态路,坚定生态立县战略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不简单以GDP论英雄这一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各地在保持合理经济增长率的同时,不再一味地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正逐渐把主要精力放到以改革创新换取优质增长上来。在这个大背景下,宁陕要摆脱目前欠发达状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走出一条符合县情、稳定求实、绿色环保的发展新路子。这条新路子就是进一步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战略,生态立县是根本、基础、前提,文化兴县是内涵、载体、名片,旅游富民是路径、引领、目标。宁陕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为“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态立县”战略,它并不是单纯的生态保护,而是要将生态保护和产业、产品、项目建设结合起来,把生态作为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商品、品牌、市场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生态立县”的康庄大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这就要求全县干部群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统揽全局,树立新的生态观。

第一、生态是资源的观念。按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载体,而且能供给有限的生产要素。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的禀赋条件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在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生态资源将更为稀缺。我县的生态资源从质量和总量上来看,属于全省首位。生态是我县的优势资源,主要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一笔巨大的可以永续利用的绿色财富。按照国家林业局2010年公布的数据保守估算,我县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每年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200亿元以上,森林和林地净产值为250亿元以上,是2014年全县GDP10倍以上。生态资源是宁陕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聚集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是引领全县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于生态资源,我们一是要保护好,二要科学开发利用好。

第二、生态是商品的观念。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说法,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体现商品的属性,来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比如:林下产业经营、林产品开发利用等,可以使生态直接变成商品;各地的名山、名潮、森林、草原、峡谷、漂流等,把生态系统、生态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当作商品消费,最直接的消费体现就是门票收入;还有水资源的南水北调、天然林禁伐等,其本质是科学合理进行生态产品的区间调节和控制。目前,国家和省上对我县财政的转移支付、公益林生态补偿、退耕还林项目、水资源补偿、移民搬迁等资金支持,都是直接和间接的生态商品化的具体体现。随着生态这种生产要素日益稀缺,建设的成本越来越高,生态的商品属性也就越来越突出,我县优良的生态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大,生态就是我们今后永远的饭碗。

第三、生态是品牌的观念。说生态是品牌,就是因为一个地方优良的生态环境将给这个地方本身及其生产的产品带来更为广泛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当今社会,人们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越来越追求生活的品位与质量,“绿色消费” 应运而生,而且日益兴盛。我县优良的生态环境,如明媚的阳光,洁净的空气,清秀的山水,天然的有机食品等正好满足了人们日益迫切的“绿色需求”。大凡来过宁陕的客人,无不为优良的生态而感叹,对精美的县城而赞誉。生态是我县的优势,已经成为了我县的品牌,我们要进一步做美叫响生态这个品牌,通过这张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发展。

第四、生态是市场的观念。市场通常被认为是买卖商品的场所,“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使人们得以“交换而还,各得其所”。生态消费既然是未来消费的主流,生态必然“至天下之民”。在这方面,它首先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对象和场所,进而成为人们经济活动既商品流通的载体。2014年我县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14亿元。我县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就是满足了人们对生态消费这个需求,也促进来了我县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看重闲暇和自由,更崇尚回归自然,这是未来社会生活的大趋势。因此,我们要顺应这种趋势,按照市场运行规律,适应生态消费的需求,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挖掘和开发大城市所没有的生态消费项目和产品,想方设法把宁陕培育成陕西生态旅游消费的大市场。

三、吃生态饭,发展生态循环产业

生态是宁陕最强的优势、最大的本钱,宁陕的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得天独厚的生态为依托,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清山”的理念,坚持“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城镇建设,实现旅游全域化、农业产业化、工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四化”同步发展,努力把宁陕建设成为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秦巴山区生态经济强县,让宁陕真正打响生态牌、走好生态路、吃上生态饭,使生态成为宁陕的金饭碗。

第一、做大生态旅游,推进旅游全域化

生态旅游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文化的有目的人类活动。学术界对生态旅游有不同的阐述,有的认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没有受到外界干扰和破坏的地区旅行,其目的是研究欣赏该地区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以及现存的古今文化足迹”。生态旅游应是旅游者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并对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改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积极贡献的旅游活动。它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善的情景之中,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20148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这意味着国家将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生态是我县的基本县情和优势资源,更是我县优良的生态旅游资源。我们应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全域化”的科学发展理念,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山、林、水为开发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和区位的优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旅游,把旅游打造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力争早日建成大西安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和秦巴生态旅游圈核心示范区。

第二、做优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进一步指明了农业的发展出路就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生态农业,不仅要“产出高效”,还要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农业就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具有多功能、重生态、节资源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形式和体系。

从农业资源、市场需求和基础条件来看,我县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生态效益农业转变,努力建成陕西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新设施、新技术、新品种为手段,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大力促进生态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开发。要集中各方力量,重点培育果(板栗、核桃)、菌(食用菌)、药(天麻、猪苓)、鲵(大鲵、冷水鱼等)等有规模基础好的四大支柱生态农业产业,积极鼓励具有区域特色农林水产品的生产、开发和利用。培育一批省级、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观光示范园区,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建设,抓好农产品产后储藏、包装、加工和市场营销,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第三、做强生态工业,推进工业生态化

生态工业是指按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广义上的生态工业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做出贡献的工业化模式”。其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减少乃至消除废弃物,减轻工业污染程度,使工业排放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在保证现代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不断创造丰富的生态财富,实现资源的增值。生态工业就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县目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工业经济总量小,但在发展生态工业上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食品加工。我们一定要立足自身资源特点,找准工业发展定位,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坚持发展生态工业的信心不动摇。围绕一产,积极开展果、药、菌、鲵等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围绕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发展资源集约型精深加工产业,努力运用高新技术,对我县的水、非木质资源向精、深、细方向进行有序开发,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和绿色小食品 ,提高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围绕优势生态资源综合科学利用,大力发展生物能源提取加工业,积极开发生物、医药新型工业。科学开发水电能源,鼓励太阳能、风能试点开发,发展新能源工业。依托“一区两园”工业平台,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单加工、物流服务和龙头企业。整合现有矿产企业,开展扶优去劣,实行最严格审批、管理和生态恢复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今后县上原则上不再审批露天开采的矿产项目,原有的此类项目到期后不再续批。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清洁节能生产,防止工业污染。

第四、做美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

生态城镇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现在的城镇不仅仅是一个人居住的地方,而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活的地方。生态城镇与新型城镇化没有本质区别,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域旅游、生态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以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为前提,以实现“人—乡—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的全新城镇化过程。习近平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生态城镇指明了方向。

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美丽的生态环境是美丽宁陕建设的基础,生态城镇建设是宁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要强化规划引领,对城镇体系进行重新布局,逐步构建我县“1465”城镇建设体系结构。即:建好一个“山水园林、生态养生、 休闲旅游”的美丽县城,强化筒车湾、皇冠、广货街、江口四大重点镇建设,抓好四亩地、梅子、新场、金川、龙王、太山庙六个特色集镇建设,推进5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构建县城、重点镇、集镇、农村社区和中心村的四级城镇化网络,形成“县城带动、城镇联动、产镇融合、生态优先、多点均衡”的就地城镇化总体布局。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推进公益林、经济林、生态林和土地整理、中小河流治理等生态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道路、集镇、村庄、社区、河流和院落等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美化综合成效,彰显生态魅力,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大力促进县域城乡森林化。要强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作者系中共宁陕县委农工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