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一大早,65岁的安康市宁陕县筒车湾镇海棠园村村民柯有忠来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叶芳为他测量血压、配药开药后,仔细叮嘱用药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柯有忠患有高血压、肺气肿等慢性疾病多年,每个月都要到村卫生室开药。“以前村卫生室的药品不全,经常要去县医院看病,很不方便。”说起过去拿药的经历,柯有忠深有感触。

“自从村卫生室加入医共体后,药品由总院统一采购配送,价格也降低了不少。总院的慢病专家还经常上门问诊,群众在家门口就医更加便捷。”叶芳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今年以来,宁陕县以组织架构统建、资金打包统合、服务能力统提、内部运行统管的“四统模式”为抓手,组建起以宁陕县医院为牵头总院,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11个镇卫生院为分院,覆盖78家医疗机构的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简称宁陕县医共体),推动管理统一、服务同质、责任共担、资源共享,让群众就近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截至今年7月底,宁陕县县域就诊率、基层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基层首诊率、下转患者,基层患者上转率、住院次均费用、门诊次均费用实现“五升三降”。

管理数智化 “家门口”挂上专家号

“我看到胆囊里面有结石,患者右上腹疼痛可能是结石造成的。”8月5日,在宁陕县医共体筒车湾分院,超声医生杨航在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20多公里外的屏幕另一端,总院医生康婷通过实时画面看到超声图像,与杨航开展远程会诊,确定患者病因和诊疗方案。

63岁的李朝峰最近感到腹部疼痛,便来到筒车湾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算上路上花费的时间,15分钟就拿到了诊断结果。“过去到县城检查得用上一天,既奔波劳累又有许多额外花销。现在出门遛个弯就做了检查,还有专家会诊,省钱省时又省心。”李朝峰说。

除了远程超声会诊外,遇到难以确诊的患者,筒车湾镇中心卫生院还能将心电图、医学影像等“一键上传”,急诊10分钟内、门诊半小时内就能传回诊断结果。

“通过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系统,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县级专家。在与专家的学习交流中,基层医生的业务水平也有了提升。”筒车湾镇中心卫生院院长齐治平说。

这样资源下沉、互联互通的远程诊疗得益于宁陕县医共体构建的数智化管理运营体系。“远程诊疗数智平台上连省市三甲医院、下接镇村、反馈及时,为群众提供远程会诊、急诊急救、上下转诊、健康随访等服务,有效解决了基层诊断水平、急救能力不高等问题,简化了就医流程,改善了就医体验。”宁陕县医共体总院院长韩斌说。

信息化赋能医共体高效管理运营和各医疗机构间互联互通。宁陕县医共体还组建起药学服务、资源调度、健康管理数智平台,落实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并通过智能审方平台规范用药管理,减少不合理用药;根据实际需求对县域内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和设备耗材进行科学调度;建立重点管理对象健康随访监测系统和健康数据管理中心,提升群众健康管理能力。

服务同质化 就医体验不断改善

每周周二上午,宁陕县医院内科一病区主任彭小刚都会来到筒车湾镇中心卫生院坐诊,为群众进行诊疗和用药指导,并通过手把手带教提升基层医生医疗水平。作为家庭签约医生,彭小刚和团队还经常到签约户家中进行随访服务。

基层医院,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然而,受医疗资源不足、服务能力有限等因素制约,过去患者往往是“大病小病都往县医院跑”。

更多像彭小刚这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下沉”到镇村,让群众更加信任基层医疗水平,愿意留在家门口看病。今年以来,宁陕县级医疗机构累计下沉20名医务人员到镇卫生院长年坐诊,74名医务人员每季度到镇村开展义诊、巡诊。

“医共体就是要从设施设备、医务人员、诊疗技术等方面,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同质化医疗服务水平,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秩序。”宁陕县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局长丁宇说。

为了提升分院首诊和分级诊疗能力,宁陕县医共体总院下沉优质资源,在各分院建立专家工作站,通过技术培训、人才培养、学科帮扶、专家巡诊等措施,提升基层应急处置、慢病管理、中医药服务等能力。对于村卫生室、镇卫生院需要向上转诊的患者,由医共体总院开辟绿色转诊通道,待其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分院进行康复治疗,实现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格局。截至7月底,宁陕县医共体分院上转总院患者同比下降16.3%,总院下转患者同比增长43.7%。

统筹资金为基层卫生院集中配置生化分析仪、心电图等诊疗设备;中医医院分院、江口分院建立“协同病区”“协同门诊”,由总院医师带教查房;统一县镇村三级诊疗目录,按病种目录开展服务……各级医疗机构设施设备、诊疗技术、质控管理、转诊分诊不断向同质化发展,群众基层就医体验不断改善。

利益共享化 医共体成员越来越“紧密”

今年,宁陕县医院康复科主任尤康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担任医共体城关分院院长。角色的转变,让他既感受到了压力,又充满了干劲。“在总院的支持下,我们要不断提升基层卫生院管理和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尤康说。

医共体打破了长期以来基层医务人员“流动难”的局面,优化了基层医务人才队伍结构。今年以来,宁陕县医共体通过开展分院长公开竞聘、副院长考察选聘、医务人员岗位竞聘等方式,实施人员统一使用、合理流转,并在“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基础上,实现县镇一套体系考核,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干事创业活力。

“医共体建设让各级医疗机构变成‘一家人’‘一盘棋’‘一本账’,从‘单打独斗’向‘同频共振’转变,推动各类医疗资源共享。”丁宇说,目前宁陕县医共体已实现行政后勤、人员队伍、财务审计、绩效分配等管理“八统一”。

资金共用。打包医保、财政、公卫、健康资金,所有经费由医共体自主管理、自动控费、统筹使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政策激励。出台医共体人员柔性流动二十条管理措施,对交流轮岗、下沉一线、支医帮扶的医务人员给予激励保障,确保“下得去、沉得住、用得好”。

科学考核。通过科学完善的评估和考核体系,推动医共体内利益共享、服务高质高效。

一系列共建共管共享措施,让医共体成员联动愈发“紧密”,县域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我们将坚持医疗、医药、医保改革联动,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等统一的紧密型医共体,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真正让群众在家门口看好病。”丁宇说。(记者 董剑南文/图)

来源:群众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