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花馍,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在北方很多地区,每年过春节,都有张罗着蒸年馍的习俗,其中,以“蒸花馍”最凸显地方风土人情。
“蒸花馍”,有蒸蒸日上的口彩。欢欢喜喜、红红火火的日子,就在这一锅热气腾腾、别致生动的花馍中。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陕耀”中国年》系列主题报道,本期走近陕西的面花艺术,寻找“藏”在一个个俏丽花馍里的浓浓年味。
三秦大地,沃野千里,麦浪翻滚。小麦,是陕西很多地方的主食,对坐拥“碳水大户”之称的陕西人来说,无论多么丰盛的佳肴,少了馒头,就少了那么点味道。
三餐主角“馍馍”,由此衍生出更多花样。“面花”,民间称之为“花馍”,是陕西人过年餐桌上的一道“重头戏”,每至年节都会有许多家庭制作花馍,以此庆贺团圆,祈愿来年丰登。
宝鸡“满月花馍” 马爱萍摄
陕西的花馍,花饰内涵丰富,色彩鲜艳,造型粗犷生动、夸张变体,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均可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造型,表达对长辈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一个个千姿百态的花馍象征着吉祥与如意,也链接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
富平花馍 杨宏侠摄
春节里的花馍,蕴藏更为丰富的寓意。年节下“蒸花馍”更富有“氛围感”和“仪式感”。庆贺新年的花馍,以龙、马、猪、牛、羊、鸡等生肖动物造型为主,也会迸发出枣花馍、元宝馍、花型饱满的牡丹、芍药、荷花等奇思妙想的创意。
为了烘托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讲究“点红”,让最终成型的花馍更富灵动和喜气儿。一抹殷红点上去,花馍仿佛有了生命力,惟妙惟肖,仿若成真,看得人心间开花。一时兴起,长辈也会给家中小儿额头点上一抹,喜庆的祝福与温馨的年味,也就有了传递。
黄陵手艺人制作的“二龙戏珠”“灵狮猛虎”面花。孟军摄
与此同时,花馍也成为当地人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珍贵礼物。热气腾腾的花馍摆在桌畔,如同一盏盏妙趣横生的“花灯笼”,映照着一屋子的喜庆祥和,也盛放着主人别出心裁的待客之道。送客出门,拎些主人亲手制作的花馍,则更显诚意满满。
“每个地方在做花馍时,都反映了很多当地的个性与多样的民俗,一方水土生出的物产不一样,花馍的‘个性儿’就不一样。”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专职副主任、西安非遗推广大使王智说。
渭南合阳花馍
“红火人儿蒸红火馍”。年俗花馍,是陕西合阳人心尖上的情结、指尖上的非遗、舌尖上的美食。每个村落、每条巷道里都有几位做面花的能人巧手,心灵手巧的“能人们”制作出的面花各有千秋,做出的花儿有棱有角,有模有样,叫人看了入眼。即使只有两三厘米大的“鸟儿”,也给人以展翅欲飞之妙。蝴蝶、飞蛾点缀在花朵间,一动一静,生意盎然。
八月十五送枣糕,姑娘出嫁蒸馄饨,老人庆寿蒸寿桃,正月十五蒸花馄饨、花花馍。“合阳面花伴随民俗产生,一年四季,无论是节日民俗,还是人生仪礼,以及上梁乔迁等家庭大事,均伴有相应的面花。”当地民俗文化研究者史沛鸿解释道。最精致的花馍,需用上好的面粉,经过造型、点染、插花等主要工序精心制作而成。与其它地方的面花比,合阳花馍色泽更为鲜艳、造型灵动而不失淳朴。
延安黄陵面花
揉、捏、揪、挑、压、搓、拨、按......在黄陵手艺人的巧手中摆弄几番,一个憨态可掬的“二龙戏珠”花馍立时活灵活现跃入眼帘。
黄陵面花也称“花供”“罐罐”“油饽饽”“喜斗子”等,在当地,岁时节令里的花馍,彰显着当地人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过年时要为老人蒸油馍,油包包;为孩子蒸老虎馍、兔馍、馄饨(蛇头鱼尾),祝福老人健康长寿,祝愿孩子机敏聪慧,可爱可亲。
“面鱼”花馍,更显趣意横生。用面团做成小鱼的形状,在上面点上红点或画上鱼鳞纹,蒸熟后形态逼真,寄寓着年年有鱼的朴素期愿。
咸阳彬州花馍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面花会变幻成任何一种生动的造型。在渭南合阳、华县一带,花馍往往做成虎头、鱼尾、龙身为一体。陕北府谷一带,面花往往做成长脖面人。蓝田、长安一带多以花糕为主,主糕足有三四层,最高可达到一米多,要用三四十斤面粉做成。造型各有不同,吉祥、平安、祝福、和顺的美好寓意是永恒的主题。
宝鸡岐山面花
一个个在巧手中绽放的花馍,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符号,汇聚成民间习俗、文化遗产、乡土风貌。它们成为三秦大地上,四时风物、乡土记忆的温情“宝藏”,也成为人们了解中华传统年俗文化的一个窗口。
当一锅锅圆滚滚、热乎乎的花馍绽放在千家万户的蒸笼上,一份温情与暖意也在无形中流淌。在热气腾腾的小麦香中,人们期待着,一年更胜一年。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