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是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陕西省汉中市地处秦岭、巴山之间,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多项殊荣。
近年来,汉中市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城乡共建、风尚共育,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提升城市文明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高位推动夯实文明根基
汉中市不断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宣讲模式,用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的语言深入基层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介绍,汉中市创新构建“一网四化三统一”基层治理体系,推行二级网格、风险台账、群众动员“三个机制”,建立“网格长+网格员”工作模式,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略阳县徐家坪镇徐家坪社区坚持“感恩奋进体现区、‘两山’理念实践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三区”战略定位,常态化开展院坝说事会和道德评议、乡贤议事“双评议”,开展高额彩礼、薄养厚葬、人情攀比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汉中市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工程,成立乡贤文化促进会1900余个,评选乡贤1万余人,率先在城固县建立全省首个县级乡贤文化促进会、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70%以上的镇村建立乡贤文化组织。”工作人员介绍。
生态建设厚植文明底色
走进天汉湿地公园,记者被眼前优美的生态环境所吸引。“现在的天汉湿地公园,不仅由水利部门落实河长制进行水环境综合管理,还融入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新媒体、热心市民、爱心志愿者和游客们的共建力量,共同呵护它成为市民群众体验生态文明的‘科普园’,亲水踏青、观花赏景的‘后花园’,游憩锻炼、放松心情的‘幸福园’。”天汉湿地公园工作人员介绍。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始终,因势利导、顺应自然,最大程度地保留汉江河道原生态岸线。”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依托江滩天然形态实施岛屿修复,洼地顺势打造雨水花园,滩地开辟成亲水溪流。区域内有大小生态岛屿219座,为水源涵养和动植物栖息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建成后,天汉湿地公园为汉江生态保护利用和环境综合整治树立了样板。近十年来,汉江汉中段水质持续保持优良,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保证了‘一泓清水永续北上’。自2019年起,我们这里代表陕西汉中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我的家》等栏目,它也是全国第三届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典型案例。”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据了解,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和陕西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汉中市的森林覆盖率达63.8%,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在此栖息繁衍。汉中市共有各类湿地992.74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湿地总面积的12.73%,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优良水体占比100%,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秦岭大熊猫保护等工作经验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案例。
文化传承铸就文明灵魂
走进位于城固县的张骞纪念馆,栩栩如生的塑像让一位目光如炬、持节不屈的外交家、探险家形象浮现眼前。
驼铃声声,凿空西域。2100多年前,张骞持节西行,将开放包容的汉文化传播到中亚、西亚以及地中海国家,加快了东西方文明的互动交流。
文明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张骞精神和丝路精神的核心内涵已深深镌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里,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勇毅前行。
据了解,汉中市大力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让“汉风古韵”绽放时代光彩。全市现有各级文保单位283处,博物馆24座;历史文化街区7片、省级以上传统村落43处、历史建筑149处;各级非遗项目640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60个;建成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增强以文兴业的产业竞争力不仅是对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更是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的应有之意。
“目前,我们分为高级绣娘、中级绣娘和初级绣娘,我们也在积极组织和开展‘绣娘’职称评定工作,有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证书,她们哪怕离开我们这里,到全国各地任意一家刺绣公司就业都可以胜任。”城固架花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丁茹告诉记者。
2018年,丁茹与市级非遗项目城固架花刺绣代表性传承人苏焕美携手投身架花事业,首次开展“锦绣城固架花培训志愿服务项目”,为当地部分农村留守妇女开展了10期架花培训课程,因效果较好,之后的每年都择期举办。
如今,丁茹带着绣娘积极创新产品图案和色彩,打造具有架花元素的文创产品,使得架花绣品不仅在国内小有名气,还“走”出国门,远销英国和新加坡等地。
据了解,汉中市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创建了省级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县(镇)13个,培育规上文化企业155户,产值增速连续5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汉中藤编、宁强羌绣等创意产品远销海外。
道德培育树立文明品牌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汉中市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
“我们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创新开展‘弘六德·展六美’公民道德建设和‘明理、感恩、诚信、自强’主题活动,37人(组)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中国好人’,1269人被评为省市道德模范、最美系列人物。”汉中市委宣传部负责同志介绍。
深化文明实践,弘扬时代新风。走进城固县龙头山镇熊家山村一处院子,记者看到了“说事大院”现场的生动一幕。
“我们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选取4户热情足、威望高、能奉献的主家作为‘说事大院’,每月开展两次活动,把群众聚集起来诵经典、讲政策、传善行、兑积分、聚民意。”熊家山村干部说。
在城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智慧云平台的具体使用。
“我们率先开发建成投用的‘城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有效实现一个平台统揽,多方联动共建,线下开展活动,线上实时记录,建立起‘中心吹哨、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动态调度、可视化管理模式。”城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智慧化管理是为了更好了解群众需求,及时响应群众需要。
汉中市着力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大力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文明素养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特色品牌塑造“四大行动”,构建起全民参与、全域推进的工作格局。全市创建省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校园115个,县级以上文明镇、村占比达85%、72%。
汉中市文明办负责同志表示:“精神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此次主题报道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举措、找准方向,聚力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明、用建筑风格提升品位、用人文精神塑造气质、用良好生态增添魅力、用有序管理改善环境,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