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城关镇渔湾村在5年前掌握了一个财富密码:把村里的青山绿水变现。

怎么变?

渔湾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西安海和田文化策划营销有限公司合作,投建渔湾逸谷农创田园综合体,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10075元增长至2022年的13000元,40多名村民实现在村里就业,月收入2500元至3000元。” 8月14日,渔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夏世飞说,现在,村里每个月还举办一次“秦岭好市”集市活动,村民可以集中售卖自家的土特产。

在夏世飞眼里,原来的渔湾村和县里大部分村庄差不多。

宁陕县位于秦岭腹地,全县森林面积达530万亩、人均76亩,森林覆盖率达96.24%、居全国第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全县包括渔湾村在内的68个村庄,都被绿水青山包围,空气好、景色美,但对村民来说,“这些不能直接当饭吃”。村里的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在村里种几分薄田。如果要说渔湾村有特别之处,那就是有野生朱鹮长居于此,并且村子离城市近一些,出入较方便。

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探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通过给予税收、财政等政策支持,招引西安海和田文化策划营销有限公司落户。渔湾村借此机会携手该公司,按照1:9的股份比例,成立宁陕县渔湾逸谷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渔湾逸谷农创田园综合体。

也是从那时起,郭强作为渔湾逸谷农创田园综合体项目负责人,从西安来到了渔湾村。“ 目前,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包括3号、4号民宿群以及房车营地、茶园、创客中心等在内的二期项目正在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用。”郭强说,“公司在宁陕县城关镇八亩村投资建设的39间民宿预计今年年底也将投运。”

生态旅游产业如火如荼,实现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在百舸争流中取胜并不容易。5年多来,渔湾村通过启动“鹮”田复耕计划,恢复水田120余亩、荒地200余亩,采取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纯天然方式种植水稻,“留住”国宝朱鹮。宁陕县渔湾逸谷田园综合体有限公司借此开发文创产品“朱鹭山米”,通过宣传吸引了20多家企业认领朱鹮保育田种植的稻米。与此同时,该公司流转村里的闲置房屋,先后建设汉唐驿山居青旅、天空下生态农场、鹿柴山集民宿,在百亩生态稻田上搭建帐篷营地,把村里的废弃水电站改建为天空下自然书店、鹿柴咖啡馆、放电美术馆等景点,并打造研学教育基地,初步构建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休闲农业为核心、民宿酒店为抓手、康养度假为亮点、科普教育为助力的生态循环特色产业体系。

“今年截至目前,项目已实现营收200多万元,民宿天天爆满,供不应求。”郭强说。

渔湾村的发展,为宁陕县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

依托好山好水,近年来,宁陕县把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加快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建设,先后建成筒车湾国家4A级旅游休闲景区、秦岭峡谷乐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上坝河、悠然山、子午梅苑等旅游景区,陆续建成仙居缘森林疗养基地、苦竹沟养老小镇、溪山小镇等一批旅游康养项目;相继打造了皇冠健康小镇、广货街运动小镇以及“秦岭人家﹒子午驿站”等乡村旅游品牌,培育出七里、蒿沟、海棠园等特色旅游村,持续举办山地越野、峡谷漂流、狩猎射击等体育赛事。

曾经在村民眼里“不能当饭吃”的好生态,如今却成端在他们手里的“金饭碗”。近5年,宁陕全县年均接待游客538.8万人次,年均旅游综合收入29.32亿元,农民群众每年通过景区销售农产品3600多万元、1600多人在景区务工就业。

来源:群众新闻